第十三節 江防兵團(1 / 3)

(一)

對於各個部隊對湯恩伯的投訴,蔣介石反應非常平淡,他說道:“這個問題我是知道的,是我讓湯恩伯在關鍵時刻再出擊的,有什麼問題嗎?他們質疑什麼才是關鍵時候,根本就是他們在找借口,都是為了逃避責任,保存實力!”

當大家想解決問題的時候,一切都是辦法,當大家向逃避責任的時候,一切都是借口。

臨沂龐炳勳和滕縣王銘章打到了什麼情況?湘軍李覺打到了什麼情況?他們地方部隊有犧牲,難道中央軍沒有犧牲?富金山中央軍德械師打的是什麼情況?

蔣介石總是用臨沂之戰、滕縣之戰和富金山之戰來激勵和勉勵,但是搞的大家都是非常的心驚膽戰,沒有人怕死,但是關鍵問題是,我們到底是在抗戰,還是有些人在借日本人之手肅清異己!

湯恩伯保存實力讓我們去送死,我們也不去!不打都不打,不守都不守!

李宗仁不讓彭小文過來,就是這個原因,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別說彭小文,就是蔣介石親自過來,他也頭疼!

存在問題是一個方麵,但是存在問題卻用強,這才是更大的問題。

(二)

這個最大的問題,是剛剛通過冬季攻勢實現了真正的“中央集權”和“軍政統一”,蔣介石認為現在已經解決了“基礎問題”,他根本就不願意承認他的一係列動作嚴重傷害了各個地方部隊,他認為這一切順理成章,沒有任何問題。

“委員長,從交戰前三天的情況看,五戰區的戰鬥力下降很厲害,在漢水以東圍殲日軍主力部隊的方案,似乎過於樂觀了!”這是陳誠擔任參謀總長之後的第一次大型會戰,他相當謹慎。

蔣介石卻不以為然,他說道:“辭修,要有信心,一年之前,54個中央軍整編師還沒有調動上去的時候,日軍同樣是從這條線發動了進攻,那是武漢會戰剛剛結束不久,現在的情況比當時的情況要好很多,美國和英國的援助已經開始了,而且第五戰區休整了一年多,在冬季攻勢中又對日軍造成了沉重的打擊,要有信心!”

陳誠沒有說話,他忽然覺得何應欽在這個位置上並不輕鬆,很多事情也不見得就是何應欽無能,蔣委員長現在過於自信,是個大問題。

現在執行的是第一套作戰方案,李宗仁還是按照一年之前的部署,七個兵團中有六個都在漢水以東,一旦日軍突破襄陽,從襄陽到宜昌,幾百公路的寬闊道路上,可是隻有郭懺的一個江防兵團啊!

彭小文,到哪裏了?即使襄陽守不住,彭小文能夠即使趕到宜昌不能?陳誠隻能退而求其次,彭小文是一個棋子,此外陳誠已經開始著手安排第18軍集結,關鍵時刻,隻能靠自己人!

(三)

南京,中國派遣軍司令部,板垣征四郎詢問道:“彭小文調動上來多少部隊?已經到了什麼位置?”

岡村寧次答道:“根據櫻花季節掌握的情報,此次彭小文調動的部隊是三個兵團,因為他的兵團縱隊建製稱呼很是混亂,我們無法知道這三個兵團確切地說有多少個師,依據我們的推測,至少有五到六個師的兵力,在桂南和廣州兩次戰鬥中,他的部隊規模大約是十個師,現在應該是調動了六成北上。”

日軍對於彭小文的兵力依然是按照他的兩個主戰兵團進行的分析,遊擊兵團、後勤兵團和預備兵團這三大體係,日軍沒有完全搞清楚建製。

不過對於彭小文的增援路線,日軍已經推斷的相當清楚,彭小文也的確隻有從這條路走,第一集結點衡陽,通過鐵路轉公路轉運到常德,這需要至少四天的時間,從常德向北到臨澧之後可以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從公安、鬆滋北上荊州,渡過長江之後進駐荊門,第二個是從石門平行北上,從枝城和宜都北渡長江之後進駐當陽,不管是從選擇其一還是兩條道路一齊使用,都要十五天的時間才能夠到達,而且這還指的是沒有阻撓的情況下!

木村中佐彙報道:“園部將軍發出的部署,第11軍一部在嶽陽附近發動小規模掃蕩,牽製當地駐軍,要想保證當地駐軍的物質通暢,彭小文部隊的行動必然受到阻礙,然後我軍的主要阻滯方式還是空襲,在得知彭小文部隊北上的消息之後,按照岡村將軍的規劃,前五天集中轟炸長沙和衡陽,從第六天開始將轟炸重點改為轟炸常德、宜都、荊州以及沿線的公路線,這些戰術的使用,我們確信彭小文的部隊投送時間將延長至少十天!”

板垣征四郎道:“油西,如此甚好,30天他們投送到位,我們便根據情況進行調整,隻要在這一個月之內把漢水東側的支那軍主力消滅,即使這個惡魔的部隊到了,我們也不會腹背受敵!”

岡村寧次道:“哈依,板垣閣下,最主要的是,至少兩個月之內,他們的部隊調的上來,調不回去!”

板垣征四郎讚許地說道:“岡村君,你的櫻花季節研究中國人的心理真的很深刻,知道怎麼用輿論和民意影響他們高層的判斷,的確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