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日軍入關(1 / 2)

1933年的新年,顯得格外的沉悶,北平城內沒有任何節日的喜慶氣息。因為昨晚山海關守軍發出了通電,守軍在電報中說道:“吾等愛國軍人,決心效仿19路軍將士,誓與山海關共存亡。”所以北平城的市民根本就沒心思過新年。(1925年,國民政府發布964號政令,宣布廢除陰曆,禁止過陰曆年。今後必須用國曆記年,提倡過公曆新年。)1月3日,壞消息傳來,日軍攻下了山海關,守衛山海關的東北軍將士,無一人投降,無一人臨陣脫逃,全部戰死在陣地上。1月4日,日軍主力進入山海關,虎視眈眈的注視著熱河。

山海關是連接東北和華北的咽喉要道,自古以來就是個軍事要塞,素有天下第一關的美譽。然而如今的中國,卻無力保護自己的國土。隻是短短的3天時間,這座雄關就換了主人。那麵象征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被日軍從城樓上扔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紅白相間的旭日旗。日軍占領了山海關,就等於打開了華北的大門。美麗富饒的華北平原,將直接麵對那貪婪成性的豺狼。www.zhuixiaoShuo.com

山海關的淪陷,舉國震驚,民眾嘩然。各地報紙紛紛刊載這個驚人的消息,通篇的社論都在抗議日軍的侵略行徑,譴責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責問東北軍統帥張學良,究竟要容忍日軍到什麼時候。《北平日報》發表了措辭犀利的評論,在評論中諷刺道:“中央知道山海關失陷嗎?張學良還記得山海關嗎?......中央政府仍在猶豫不決,還是那一套文章,一味的指望國聯調停。去年日軍進攻錦州,各國使館均派員視察,至今效果如何?明知不行,還要繞這個彎子,不是欺騙國民是什麼?......”

1月5日,山西的閻錫山,山東的韓複榘,分別發出通電表示誓為抗日前驅。1月8日,國民政府外交部再次照會日本駐華大使,要求日軍撤出山海關。1月9日,北大、清華、燕京等學校的學生,走上接頭遊行情願。遊行隊伍來到了少帥府,學生們高喊道:“不抵抗將軍張學良,民族罪人張學良。”龍風作為學生代表,來到府門前指著衛兵們質問道:“你們去問問少帥,他到底還是不是中國人,還是不是個東北爺們。他已經把東三省拱手送給日本人了,接下來是不是又要把熱河送給日本人了,那麼熱河送完了呢?是不是就該輪到北平和天津了呢?”麵對龍風的質問,衛兵們都低著頭,誰也不敢麵對龍風的質問。

北平少帥府內,張學良沉悶不語,臉色蒼白的坐在沙發上,整個人如同丟了靈魂一樣,兩行熱淚湧出眼眶。張學良背著“不抵抗將軍的罵名”整整苦熬了一年,終於反省到了自己的錯誤。如今日軍又進逼到山海關下,他那顆一直在滴血的心再次震顫起來。他意識到不能再指望國聯了,更不能指望蔣委員長了,他決心與日軍在山海關決死一戰。可是現實是極其殘酷的,僅僅隻過了3天時間,自己苦心經營的山海關防線,就在日軍的進攻下土崩瓦解了。這對自己絕對是個致命的打擊,日軍拿下了山海關,下一步就是熱河了。可是熱河並不在自己的控製之下,那個熱河省主席湯玉麟是父親的把兄弟,根本就不把自己放在眼裏。如今山海關已失,如果熱河再有不測,那自己就真的沒臉見人了。就在這時,他聽到了外麵的喊聲。張學良來到2樓的窗戶邊,透過窗簾的縫隙,看著院外的學生們。憤怒的學生們在院外喊著:“張學良滾出來......”

1月17日,日軍下達了準備進攻熱河的命令,關東軍各參戰部隊,都開始做著戰前準備。1月18日,張學良飛抵熱河省首府承德,要與熱河省主席湯玉麟共商抗日大計。湯玉麟攜省政府的大小官員到機場迎接,並表示熱河軍民以做好了抵抗的準備,決心迎頭痛擊來犯的日寇。當晚張學良就將現有的東北軍部隊整編了一下,成立了兩個集團軍,第一集團軍司令由張學良兼任,主要負責長城一線和平津地區的防禦。第二集團軍司令由張作相擔任,副司令由湯玉麟擔任,主要負責守衛熱河省。當晚還以張學良和湯玉麟的名義,聯合發表了決心守土抗戰的通電。

1933年2月23日,日軍殺出山海關,兵分四路撲向熱河。張學良本來指望熱河的東北軍,可以抵抗3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可是等戰鬥打響之後,張學良就徹底的絕望了。日軍的4路大軍剛開始進攻,東北軍就亂做了一團,東北軍崔興武騎兵旅望風而降,朝陽守軍董福亭旅不戰而潰。隻有淩源的萬福鱗部抵抗了一下,但擔心被日軍包圍,於3月2日退守長城上的喜峰口。至此熱和省會承德門戶洞開,直麵日軍的兵鋒了。3月4日,日軍僅以128人的騎兵隊,就兵不血刃的占領了承德。熱河省主席湯玉麟,早就攜帶著家眷和財務,望風而逃了。這場混亂的熱河保衛戰,讓國人感到了震驚,6萬多人的東北軍竟然如此的不中用,熱河的防務竟然如此的不堪一擊。各地報紙紛紛發表社論,譴責南京政府,張學良更是被國人罵得體無完膚。北平和天津的學生們憤怒的走上接頭,來到北平少帥府外,要求張學良懲辦望風而逃的熱河省主席湯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