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宦官幹政開不得玩笑。
這安德海也是因為侍奉過兩代皇帝(鹹豐帝、同治),以為自己沒有人敢動,私下給慈禧辦事情,出宮還賣官受賄,不是就被仇恨他們的朝官處決了麼?
他就是因為有慈禧的慫恿才飛橫跋扈,接著慈禧勢力打壓各路親王,挑唆兩宮太後之間的關係。
其實這人的心思很簡單,你們都鬧起來,他才能使得人手,在中間幹旋,拿使喚銀子。
所以小人不能得誌,得到點信任就害死很多人。
再說回來,抄到的任命書裏還有......奕劻同時在兼任武備院、神機營、火器營、八騎驍騎得重要職務。雖然不懂洋務,不會看外文,確是總理各國事物大臣。
很多人在這一段滿清帝國風雨飄搖,農民運動不斷迭起的歲月裏,背井離鄉,流離失所,很多朝官因為督事不利被罷了官。
這裏麵有太平天國運功,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戊戌變法,義和團反帝運動,最後還有武昌起義,袁世凱複辟......
他都一直穩坐滿清朝堂的王爺位子不動。
奕劻,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
我能找到這屋裏授予奕劻,軍機大臣,總理外務部大臣,財政處大臣,練兵處大臣。這都是當朝一品大員的官銜。
幾乎是總攬了政治、軍事、外交、財政於一身。就差一枚皇帝玉璽了。
其實明著看不出來,暗中去思量,這奕劻其實就是木偶,身後牽著繩子的就是慈禧太後。
實際上所有的一切,一切一切的作為,奕劻的身後有一個真正的話事人,慈禧。
這才是我此刻才明白過來的事實。
慈禧太後是自從進了皇宮大內,就在前朝政權爭奪和後宮女人爭風吃醋的人堆裏,爬出來的女強人。
她深諳於權謀之道,之道前朝和後宮的緊密聯係。
前麵沒有大的樹撐著,後宮的位子隨時岌岌可危。
因此慈禧的一身,依賴的人說多也不多。但是奕劻,是她用的最舒服的一個。
我突然的明白了過來,很多事情就好去查了。
慈禧用的人必須得具備三個條件,一,聽話好指派。二,貪得無厭有把柄拿在她手裏。三,此人必定沒有大的作為和野心。
這奕劻就事實上符合傀儡三要素了。
雖然別人丟官,丟爵,丟人頭。
但是後宮的慈禧不會把這些事給奕劻去做,去填坑。畢竟不用說白了去,奕劻就是她慈禧在宮外的肉身。
奕劻羅織的黨羽,就是慈禧的黨羽。奕劻搜刮的財富,其實就是慈禧暫時存在他這裏的財富。
你奕劻敢反了去,慈禧還不立刻摁滅了你?
何況奕劻雖然草包,卻不會至於這樣傻。
要不然無法解釋,滿清王朝,即使是晚期時代,很多的學子和人才都不得誌,唯獨這奕劻,一個不懂軍事的管軍隊,不懂政治的管外交,不懂洋務的管通商,不懂理財的管財政。
難道皇帝和慈禧都是瞎子,看不到這一切?
這種人一出,一總覽大權,天下才子皆仆街......
還搞什麼搞?都回家去,洗了睡......
這朝代完蛋了。
好在奕劻能賭,會嫖,善貪,能索賄,這點朝廷沒有給個正式的爵位。
之前不是說慈禧因為和珍妃因為賣官一事,在後宮鬧得婆媳不睦,導致最後大打出手麼?
其實這裏麵是有個故事的,我們切按下後麵的《珍妃軼事》不表,先談談這裏的奕劻賣官。
事實奕劻敢賣官,是得了慈禧的暗許指令的。
大家都知道,晚清四大冤案一出,朝野人等一半下野,為什麼?
其實幾個民間的民事案子,還有刑事案子,至於數百朝官下野麼?
楊乃武小白菜冤案、名伶楊月樓冤案、淮安奇案、張汶祥刺馬案。涉及到的官員被降級的幾十個,被罷免的十多個。
為什麼要這樣?一來是但是朝官昏庸無能者多,二來每次慈禧的意圖他們都違背。
這些人也是合該如此,慈禧是有恩就還,有仇必報的主子,或許他們沒有看仔細了。
再說這些官不上下挪動一下,這些人的官職如何賣出去,給老佛爺來錢修院子?頤和園是繼圓明園被燒以後,慈禧一直耿耿於懷的一件事。
她係一個女流,皇室宮歸使得她被囚禁在紫禁城的深宮之內,好不容易有了圓明園偌大的養身之處,確是被八國聯軍給燒了。
這可是曆經數代帝皇的努力,一朝沒有了,她能甘心麼?
一座大景觀園子不住,貓在一座小宮殿裏,成天都是麵對四麵圍牆,人不悶死,也是幾十年間看得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