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戰旗獵獵 五百五十九 此戰必勝,勝必在我!(1 / 2)

沙皇阿列克謝派出了他精銳的騎兵部隊,襲擊了波蘭的炮兵陣地。顯然波蘭將領對此缺乏足夠的認識,在炮兵陣地周圍僅僅安排了少量的士兵。而這造成的後果可想而知了。波蘭人的炮兵陣地遭到了殘酷的襲擊,僅僅一個下去,他們就失去了一大半的火炮!

波蘭人陷入了混亂中,洛查克將軍被解除了他的職務,以德高望重的布梅挈取而代之。布梅挈將軍到任之後,一方麵緊急撤換了幾名在此次敗陣中負有責任的軍官,一方麵加強了對俄羅斯軍隊的監視,同時,要求國內立即再向明朝請求繼續供應火炮等物資。

不過大明雖然很樂意看到波蘭和俄羅斯人的戰爭,但他們絕不當冤大頭。也絕不會一次接著一次無休止的無條件供應軍火。任何的付出總是要得到回報,才會繼續投入,尤其是在明軍已經完成戰略包圍的情況下。因此,明朝向波蘭提出了低價出售軍火的要求。

波蘭人同意了這一要求,這也是迫於前線形勢的壓迫。而為了應對這一筆開支,加上前線與俄羅斯人作戰的巨大軍費,波蘭不得不再次將這筆額外的軍事支持轉嫁到了自己國內人民頭上。波蘭的稅收被進一步提高,也為波蘭的日後埋下了隱患。

就在波蘭與俄羅斯發生激戰的時候,對於大明來說,對俄羅斯的攻擊準備也已經完成。其所配置兵力為鄭天瑞部十七萬人,火炮九千門;黃飆部十六萬人,火炮八千二百門。另有二十八萬部隊做為總預備隊,隨時可以投入一線戰場,對俄羅斯實施攻擊。

同時為了應對戰爭,將總計動員超過三百萬的民夫,負責將戰爭物資源源不斷的運送到前線。而這三百萬民夫,其主要由亞洲同盟各國派遣、曆次戰爭的戰俘等等充當。這一切將全部交由陶海負責調度。後勤對於戰爭的重要性,已經在明軍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駐紮在邊境之明軍,開始主動挑釁對麵之俄羅斯駐軍。

三月,在奧綸堡方向,我大明駐軍郭飛部前鋒與俄羅斯人發生摩擦,雙方互以火炮對射長達一個時辰,俄羅斯駐軍被毀軍營兩座,士兵傷亡一百餘人;大明傷亡二十七人。此次事件被稱為“奧綸堡”事件。由此,大明王朝與俄羅斯帝國的戰爭導火索被點燃了。

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首先挑起了炮擊事件,大量的明軍開始進入阿克托別一線,無數火炮開始運了上來,到了這個地步,無論是誰,都已經明白戰爭無法避免,唯一還不能確定的一個小小問題是,由誰來第一個挑起戰爭,由誰來打響戰爭的第一炮……

大明武英五年三月三十日,在京師的紫禁城,群臣們被緊急召見,大明的武英帝朱斌已經等了他們許久,皇帝陛下的臉上看不出什麼表情,他告訴他的大臣們:

“奧綸堡事件你們當中有的人已經聽聞,有的人還不知道。就在十多天前,俄羅斯悍然為我阿克托別發動炮擊,致使我大明將士二十七人傷亡,大明的尊嚴已經受到了最直接,最赤裸裸的挑釁。任何侵犯我大明的國家,大明必以最強勢的姿態反擊!

大明的主權絕不容許受到任何形式的傷害,我們可以容忍一些事情,但不會無限製的容忍。我們不想戰爭,但我們也不害怕戰爭。我們想竭力避免戰爭,但當戰爭來到的時候,我英勇之明軍絕不會後退半步。朕,大明之皇帝在此宣布:

武英五年三月三十日,大明王朝向俄羅斯帝國宣戰!向俄羅斯所轄所有領土宣戰!向任何給予俄羅斯幫助的國家宣戰!此戰必勝,勝必在我!”

所有的大臣都愣在了那裏,雖然他們早就猜到與俄羅斯的戰爭無法避免,但還是想不到這一天這麼快就到來了。在衛拉特聯盟被瓦解之後,明軍等待的就是這一天,皇帝陛下一直等待著的也是這一天。稍許,狂熱的呼聲頓時在朝廷裏響起:

“此戰必勝,勝必在我!”

大明的戰爭宣言,交給了那位一直在京師傻傻等待著著沙皇陛下的特使:比斯羅特夫斯基。當比斯羅特夫斯基拿到這份戰爭宣言的時候,他還根本不知道在奧綸堡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實在無法相信,難道,戰爭就這麼突然降臨了嗎?

隨著皇帝陛下對俄羅斯的戰爭令下達後,整個前線的戰爭機器便高速運轉起來。每一個人都明白這場戰爭的意義,對於大明來講,這也許是十年或者二十年中的最後一場明軍所發動的大規模戰爭了。封侯進爵,以後將很難得再有這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