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業長青》:出類拔萃的永恒品質
作者詹姆斯·柯林斯,著名商業暢銷書作家。柯林斯早年在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並獲得傑出教學獎。1996年,他回到家鄉科羅拉多州的博爾德市,創辦了自己的管理實驗室,與各種企業和社會機構的領導人一起研究商業生活。他曾在默克公司、星巴克、時代明鏡集團、麥肯錫公司等世界知名公司任高級經理和CEO。柯林斯在當代企管大師中,素以研究嚴謹而著稱,《經濟學人》、《財富》、《哈佛商業評論》、《商業周刊》等著名財經雜誌都曾深入報道他的研究及理論。
在詹姆斯·柯林斯和傑裏·波勒斯合作的《基業長青》一書中,主要探討 “高瞻遠矚”公司長生不老的秘訣。他們在這本富於創造性的書中這樣寫道:“這不是一本描寫能力卓越、高瞻遠矚的領導人的書,也與高瞻遠矚的產品概念、高瞻遠矚的產品或高瞻遠矚的市場分析無關,也不談及擁有某種公司展望。本書所談的問題更為重要、長久和真實。這是一本有關高瞻遠矚的公司的書。”
讓優秀成為習慣
【原文欣賞】
沃爾頓在沃爾瑪的早期就開始采用了一種叫做“打敗昨天”記錄的機製,這種記錄像賬薄一樣每天記載當天和去年同一天的銷售數字。沃爾瑪用這種賬簿作為刺激,把標準越推越高,直到永遠。
高瞻遠矚公司的經理根本不接受在短期績效和長期成功之間必須選擇其一的說法。他們先為長期努力,同時又用極為嚴格的短期標準自我要求。
高瞻遠矚公司的關鍵問題不是“我們做得有多好”或“我們怎麼樣才能做得很好”,也不是“我們要有多好的表現才能應付競爭”。對這些公司而言,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明天怎樣做得比今天更好”。他們把這個問題看做是生活方式,變成思想和行動的習慣。
【讀後感】
答朝榮是阜陽市公交公司的一名乘務員。她看上去像一位親切的鄰家大姐,臉上總是掛著純樸的微笑,腳上常年穿著一雙平底布鞋。聲音嘶啞則是因為她每天要成百上千遍地報站名、提醒乘客。
盡管如此,答朝榮毫無怨言。在剛上任之初,答朝榮就許下諾言,“一切為了乘客,為了乘客的一切”。 4380天裏,她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歸,總共出車35040趟。她用自己的微笑和熱忱,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乘客。人們將“阜陽的李素麗”這樣崇高的讚譽送給了她,並親切地稱她為“老年人的女兒,小孩的阿姨,病人的護士,殘疾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孕婦的親人,遠方客人的向導”。
為了提醒乘客不要錯過目的地,每次報站名,她一定會多報兩次;為了盡快地服務每位乘客,她堅持站著;為了防止乘客下車碰頭,她每次上下站踮著腳,用手擋住車門頂端,護著乘客……為了保證每位乘客坐上車,就和到了家一樣,答朝榮就自費為乘客準備了暈車藥、針線包,還親手給老人的座位縫製了棉墊。
她的敬業,不僅體現在對乘客無微不至的關懷上,還體現在對自己要求的嚴格上。12年來,她最早上班時間為4點半,最晚在晚上11點半才能回家。因為擔心遲到影響工作,她每天睡眠不足6個小時,租房時都會選擇在公司附近。
12年的乘務員生涯,3萬多趟的出車經曆,她用無微不至的真情服務,給乘客送去了許許多多的感動和溫暖。優秀已經成為她的身體基因和工作習慣。
“讓優秀成為習慣”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亞裏士多德說的一句話。他對優秀做了很精彩的描述:“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自己的重複行為所鑄造的。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失敗的人讓懶惰成為習慣,讓說謊成為習慣,讓推脫成為習慣,而成功的人讓優秀成為習慣。讓優秀成為習慣,不論做什麼事都會鬥誌昂揚,都會以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都會付出最大的努力。讓優秀成為習慣,不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學習上,不論是作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還是一個雇員,都將努力做到最好。
機會總會青睞那些讓優秀成為習慣的人,因為他們從來不會辜負機會的垂青;老板總會喜歡那些讓優秀成為習慣的人,因為他們從來不會辜負老板的信任。
你是不是覺得優秀離你很遙遠?你是不是覺得自己隻有在某些時候才優秀?那是因為優秀還沒有成為你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