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智慧故事:小故事裏的職場大道理 (5)(2 / 3)

聽了記者的問題,林肯平靜地回答說:“可能吧。不過,如果他們知道拿起筆需要的僅是一點勇氣,我想他們一定非常懊喪。”林肯說完就匆匆走了。記者一直沒有弄明白這番話的含義。

直到1914年林肯去世50周年以後,記者才在林肯留下的一封信裏找到了答案。在這封信裏,林肯講述了自己幼年時的一件事,這是一個很有啟發意義的故事,對林肯帶來了很大影響。信中說:

“我的父親曾經以較低的價格買下了西雅圖的一處農場,地上有很多石頭。母親建議把石頭搬走,但是父親說:‘如果這些石頭可以搬走的話,那原來的農場主早就搬走了,也就不會把地賣給我們了。這些石頭都是一座座小山頭,與大山連著,哪裏搬得完呢?’有一天,父親進城買馬去了,母親帶著我們在農場勞動。她說:‘讓我們把這些礙事的石頭搬走,好嗎?’於是我們就開始挖那一塊塊石頭。不長的時間,我們就把石頭搬光了。因為它們並不像父親想象的那樣,是一座座小山頭,而是一塊塊孤零零的石頭。隻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們晃動。”

思維點撥訓練

問題:

工作中的挫折,你是迎難而上還是消極退縮呢?

思考:

問題事實上並不像它們看上去那樣可怕,如果麵對問題你能夠積極地行動,那麼再難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腳比路長

據說在久遠的古代,古老的阿拉比王國坐落在大漠的深處,多年的風沙肆虐使得城堡變得滿目瘡痍。於是有一天,國王對四個兒子說,他打算將國都遷往傳說中美麗而富饒的卡倫。

人們隻知道卡倫距這裏很遠很遠,但究竟有多遠沒有人知道。

據說要翻越崇山峻嶺,要穿過草地、沼澤,還要涉過很多的河流。

國王決定讓四個兒子分頭前去探路。

大兒子乘車走了七天,翻過了三座大山,來到了一個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他問一個當地人,得知過了草地還要過沼澤,還要過大河、雪山……便調轉馬車回去了。

二兒子策馬啟程,當他穿過這片沼澤後被那條寬闊的大河擋了回來。

三王子漂過了大河卻被一片遼闊的大漠擋了回來。

一個月過去了,三個王子陸續回到了國王這裏,將各自沿途所見的講給國王聽,並再三強調他們路上問過許多人,都說去卡倫的路很遠很遠。

又過了五天,小王子風塵仆仆地回來了,他興奮地告訴父親:去卡倫的路隻要十八天的路程。

聽了小王子的回答,國王滿意地笑了:“孩子,你說得對,其實我早就去過卡倫。”

前三個王子不解地望著國王,問:“那為什麼還要派我們去探路呢?”國王一臉鄭重地說:“那是因為我想告訴你們四個字——腳比路長。”

思維點撥訓練

問題:

工作中你很好地做到執行了嗎?

思考:

任何一項工作的完成,都是20%的策略,80%在執行。執行才是完成一項工作的關鍵。

鑽石就在你腳下

有一個商人,生意總是不景氣,於是他從集市上買來一個財神,希望它能夠保佑自己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他每天向自己全心仰賴的財神膜拜,虔誠地祈禱,他認為財神一定會被自己的誠心所感動,讓自己成為一個富有的人。然而,似乎他的誠心並沒有得到什麼回報,甚至於自己的生意越來越差勁,財富也越來越少。

他心中很是疑惑,難道是自己不夠誠心?不是啊,自己每天祈禱,完全是真心實意的表達,為了祈禱,有時候還會耽誤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那為什麼財神還這麼冷漠地對待自己呢?他越想越生氣,悲傷、憤怒和失望一起湧上心頭。既然財神不能幫助自己,那麼留著它還有什麼用呢?想到這裏,他再也忍不住了,抱起財神摔了個粉碎。然而,就在他摔碎財神的同時,毀損的神像體內竟然嘩啦啦掉出了無數金幣。

他大喜過望,原來財富就藏在神像的體內,隻有打碎了才能得到啊!

思維點撥訓練

問題:

工作中你是一個敢於打破陳規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