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直腰杆做人
自尊,是站立的脊梁,是做人的根本。人活在世上若失去自尊,便失去了做人的根本。沒有了自尊就等於沒有了脊梁骨,也就失去了做人的資格。
生命有一種硬度,自尊是撐起生命硬度的骨骼。“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這曆來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至今詠來仍讓人有一種大氣凜然的感覺,更讓那些喪失人格尊嚴的人感到無地自容……
自尊,是站立的脊梁,是做人的根本。人活在世上若失去了自尊,便失去了做人的根本,沒有了自尊就等於沒有了脊梁骨,也就失去了做人的資格。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一隻骨瘦如柴的狼,因為狗總跟它過不去,好久沒有找到一口吃的了。
這天遇到了一隻高大威猛但正巧迷了路的狗,狼真恨不得撲上去把它撕成碎片,但又尋思自己不是對手。於是狼滿臉堆笑,向狗討教生活之道,話中充滿了恭維,諸如仁兄保養得好顯好年輕,真令人羨慕雲雲。
狗神氣地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你要想過我這樣的生活,就必須離開森林。
你瞧瞧你那些同伴,都像你一樣髒兮兮、餓死鬼一樣,生活沒有一點保障,為了一口吃的都要與人拚命。學我吧,包你不愁吃和喝。
“那我可以做些什麼呢?”狼疑惑地眨巴著眼問。
“你什麼都不用做,隻要搖尾乞憐,討好主人,把討吃要飯的人追咬得遠遠的,你就可以享用美味殘羹剩飯,還能夠得到主人的許多額外獎賞。”
狼沉浸在這種幸福的體會中,不覺眼圈都有些濕潤了,於是它跟著狗興衝衝地上了路。
路上,它發現狗脖子上有一圈皮上沒有毛,就納悶地問:
“這是怎麼弄的?”
“沒有什麼!”
“真的沒有什麼?”
狗搪塞說:“小事一樁。”
狗停下腳步:“到底是怎麼回事?你給我說說。”
“很可能是拴我的皮圈把脖子上的毛磨掉了。”
“怎麼!難道你是被主人拴著生活的,沒有一點自由了嗎?”狼驚訝地問
“隻要生活好,拴不拴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還沒有關係?不自由,不如死。吃你這種飯,給我開座金礦我也不幹。”
說罷這話,餓狼扭頭便跑了。
人如果柔弱得連自尊都失去了,那麼他就失去了做人的資格。
陳祖芬有句名言:“喪失了自尊心的個人,是一個沒有出息的個人;喪失了自尊心的民族,是一個無望的民族。”一個人失去了自尊,就等於失去了精神和靈魂,隻不過是行屍走肉而已。記住:挺直腰杆,做一個有自尊心的人。
在生活中誠實地進行一切活動
“用誠實來感動別人,別人也會用誠實來回報你。”你對世界是誠實的,世界對你也是誠實的。
不久前,在西方出版的《百萬富翁的智慧》一書,對美國1300名百萬富翁進行了調研。在談到為什麼能成功時,他們幾乎沒有一個人把成功歸於才華。他們說:“成功的秘密在於誠實。”美國傑遜弗說:“誠實是智慧之書的第一章。”讀完下麵一篇短文,對“誠實”這一成功人士最重視的關鍵詞或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美資企業雅利公司準備招聘4名中國高級職員,一名青年成為10名複試者中的一員。
複試由總經理貝克先生主持。當那名青年走進小客廳時,貝克先生從沙發上站了起來。他先是遲疑:“是你?你是……”隨後他轉而一臉的驚喜,並緊緊握著那青年的手,用流利的中文說:“原來是你!我找你找了很長時間了!”接著他激動地轉過身對在座的幾位“老外”嚷道:“先生們,向你們介紹一下,這就是救我女兒的那位年輕人!”青年的心狂跳起來。還沒容得他說話,貝克先生就把他拉到身邊的沙發上坐了下來,又一個勁地說道:“我劃船的技術太差了,把女兒掉進了昆明湖中,要不是你這個年輕人就麻煩了。真抱歉,當時我隻顧著女兒,沒來得及向你道謝。”青年感到很突然,他竭力抑製住自己,抿了抿發幹的嘴唇說:“很抱歉,我以前從未見過您,更沒救過您的女兒。可貝克先生依然一個勁地說:“您忘記了?4月2日,昆明湖……肯定是你!”貝克先生一臉的得意。青年很沉著,站起來說:“貝克先生,我想你肯定是弄錯了,我沒有救過您女兒。”青年說得很堅決,貝克先生一時愣住了,忽然,他又笑了:“年輕人,我很欣賞你的誠實,我決定,你複試通過了!”
那位青年最終幸運地成了雅利公司的一名職員。由於關心,有一次他問經理的助手:“救貝克先生女兒的年輕人找到沒有?”助手一時沒反應過來,可很快就朗聲大笑起來:“他女兒,有7名複試者就因為他女兒被淘汰了。其實,貝克先生根本就沒有女兒。”
我國古代學者程頤說:“用誠實來感動別人,別人也會用誠實來回報你。”你對世界是誠實的,世界對你也是誠實的。
誠實讓你坦然麵對一切,別讓誘惑使你的心性迷失。
我們的世界五彩繽紛,我們的生活絢麗多彩,來自生活中的誘惑真是太多了,有物質上的,有精神上的,名牌服裝、豪華居室、高檔家電、金錢、美色、權力、地位等等,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每天生活在其中,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嚴峻的考驗。生活的誘惑,對意誌薄弱者是毀滅,對嚴格自律者是挑戰。
誘惑是無法回避的,怕就怕麵對誘惑完全迷失自我。
農場主湯普森的小店裏有很多寄宿的人。蘇珊的媽媽每周都給他們代洗衣服,報酬僅5美元。一個周六晚上,蘇珊像往常一樣去那兒替媽媽領錢,她在馬廄裏遇到了這位農場主。
顯然他正處於氣頭上。那些總和他討價還價的馬販子激怒了他,令他火冒三丈。他手裏的錢包打開了,被鈔票塞得鼓鼓的。當蘇珊向他要錢時,他沒有像從前那樣訓斥她打擾了自己,而是馬上將一張鈔票遞給了她。
蘇珊暗暗高興自己比往常順利地過了這一關,她急忙走出馬廄。到了路上,她停下來,拿針將錢小心翼翼地別在圍巾的褶皺裏。這時,她發現湯普森給了她兩張鈔票,而不是一張!她往四周望了望,發現附近沒有人看到她。她的第一反應,是為得到了這筆飛來橫財而興奮不已。
“這全是我的了。”她心想,“我要買一件新的鬥蓬送給媽媽,媽媽就能把那件舊的給瑪麗姐姐了。這樣,明年冬天瑪麗就能同我一塊兒去上學了,說不定還可以給弟弟湯姆買雙新鞋呢!”
過了一會兒,她又認為這筆錢一定是湯普森在給她時拿錯了,她沒有權力使用它。正當她這樣想時,似乎有一個充滿誘惑的聲音說:這是他給你的,你又怎麼知道他不是想把它作為禮物送給你呢?拿去吧!他絕對不會知道的。就算他弄錯了,他那大錢包裏有那麼多張5美元鈔票,他又絕不會注意到的。
她一邊往家走,一邊進行著激烈的思想鬥爭。她一路上都在思考著拿這筆錢重要呢,還是誠實重要?
當她經過家門前那座小橋時,她想起了媽媽平時的教誨:“你想要人家怎樣對你,你就得怎樣對人。”
蘇珊猛然轉過身,向回跑去。她跑得很快,快得讓她差點連氣都喘不過來了,仿佛是在逃離什麼危險。就這樣,她徑直跑回了農場主湯普森的店門口……
湯普森注視著眼前這個小女孩,他從口袋裏取出100美元遞給了蘇珊。
“不,謝謝你,先生。”蘇珊說,“我不能僅僅因為做了件正確的事就得到報酬。”
誘惑無處不在,但隻要你有顆抗拒誘惑的心,哪怕金山銀山在前也會黯然失色,不戰而退。
人生誘惑多多,如何能在誘惑麵前不迷失自我?這說穿了,還得從“心”做起,謹防心性的迷失。
誠實,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誠實,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礎;
誠實,是人格的第一個音符;
誠實,是美德的第一首讚歌;
誠實,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衡量生活的尺子不是長度,而是誠實。”生活在誠實裏,在生活中誠實地進行一切活動,誠實的人就永遠不會吃虧。
品德成就大事
“正人先正己”是很多成大事之人的為人守則,注重自身修養,以身作則,以德服人,也正是很多成大事之人的處世之道。不管我們是已成為成大事之人,或正向成大事的方向努力,“正已”應是我們所應遵循的首要原則。
品德被稱為心靈之根本。品德由種種原則和價值觀組成,給你的生命賦予方向、意義、內涵。品德構成你的良知,使你明白事理,而非隻根據法律或行為守則去判斷是非。正直、誠實、勇敢、公正、慷慨等品德,在我們麵臨重要抉擇之時便成為我們能否成大事的首要因素。
許多人認為,成大事靠天資、活力、人緣,而曆史卻教育我們:長遠來看“真正自我”比“人家眼中的我”來得更重要。
美國建國的頭150年,幾乎所有關於成就大事的人的故事,都著眼於當事人的德行。傑出人物像富蘭克林和傑弗遜都明確強調:人生須以品德為本,才能有真正的成就和滿足。
“正人先正己”是很多成大事之人的為人守則,注重自身修養,以身作則,以德服人,也正是很多成大事之人的處世之道。不管我們是已成為成大事之人,或正向成大事的方向努力,“正己”應是我們所應遵循的首要原則。
在曆史上被稱為大治史話的“文景之治”的漢文帝、漢景帝,也都是以身垂範的楷模。他們曾先後親自下田耕作,為天下先,在生活方麵也盡量節儉,不作無謂的鋪張浪費。甚至文帝對死後的陵墓造製都寫有遺詔:“治灞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因其山,不起墳”;“原葬以破業,重服以傷生,我甚不取。”如此自樹典範,才有了“文景之治”,使之“國泰民安”,安居樂業的百姓也才有了萬眾一心的凝聚力。
唐太宗李世民對“德行”和“表率”有充分認識:“若治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也。”唐太宗是“貞觀之治”的主導者,如果沒有太宗自己的“嚴於律己”的態度,“貞觀之治”從何談起。
唐太宗李世民和漢文景都可稱為以德服人的有道君王。
縱觀古今中外的諸多商業巨子,成大事的首要因素就是嚴格要求自己,給屬下樹形象、做楷模,使得各級上行下效,形成團隊精神,以求進步。領導的示範作用力量有多大,由此可見一斑。
在現代的管理學和領導中,很多的事例裏都提到了表率和領導的成大事方略,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麵就是領導的以身作則和示範作用。員工和被領導者都是有自己的思想的,他們在為事業拚搏的同時,也正在觀察著領導者的一舉一動,領導的每個舉動,都關係著員工的切身利益,誰都不願將自己的勞動價值去交給那些庸俗無德的人管理和利用。
而隻有那些善於以身作則,嚴於要求自己的人才能打造上下統一,一呼百應的良好局麵,進而成就輝煌偉業。
注重道德,以正其身,在燈紅酒綠的現代生活模式裏,有很多小富即稍有成就者便抵擋不住誘惑而喪失操守,道德淪喪,紛紛落水,這些不得不引起渴望成大事者的注意。
修身不拘年齡,隨時可以開始,要訣是知曉推己及人。從推己及人的觀點而言,須先取得小我的勝利才有大我的勝利。信守對自己和對別人的承諾,即是小我勝利。這一類的承諾看似微不足道,卻是我們日常生活時刻要麵對的種種抉擇。修身的第一步是勇於麵對抉擇,打定了主意便要堅持下去。日複一日,你越來越能信守承諾,你的“品德賬戶”信用,“存款”也就越來越多。開始時大費氣力的事,漸漸就成了習慣。如果你能從生活小事中修養自己的品德,將來就更有打造應付大事的毅力。
恪守承諾需要學會耐心等待。例如:大多數人因不達目的苦惱時,多是他們求勝心切所至。他們忘記了好東西最終會屬於那些有耐心和毅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