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環海遊記(1 / 2)

小石頭環海遊記,是石磊以自己的身世為背景,講述了自己從小被母親帶著出海,然後跟隨一隻船隊環遊世界的故事。

小石頭,正是石磊的小名,在《小石頭環海遊記》中,石磊被母親帶著出海,經過輾轉最終到達了阿拉伯半島,然後就一直在阿拉伯半島生活,並跟隨以為睿智博學的老師學習。

在石磊十歲的時候,他的老師提出了地球引力說。

因為早在公元五百多年前,就有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和他的弟子們提出大地是球型的設想,但是他們始終搞不懂為什麼球型背麵的人不掉下去,也無法證明這個設想。

石磊老師提出的引力說,則完美解釋了哥拉斯的設想,他認為這顆球有很大的吸力,可以把人和其他物體吸附在這顆大球上,而這個球被他稱為地球。

在遊記中,石磊老師的理論提出來後但卻並沒有人相信。

為了證明地球是圓的,也為了證實自己的理論,他的老師花光了所有家財,建造了四艘海船,準備沿著非洲海岸線一直向西行駛,如果地球是圓的,那麼他則可以回到家鄉,如果他的堅信的理論是錯的,他則是永遠也無法回到家鄉。

準備時間花了一年,又花重金請來了一些船員,最後船隊終於出發了,而當時隻有十歲的石磊也跟在船上,見證了這一次偉大的環球旅行。

船隊行駛很是坎坷,花了四年時間,繞過了非洲好望角,穿過了大西洋,繞過了南美洲,穿越了太平洋最終到達了印度,船隊才算是圍繞地球航行了一圈,事實證明地球果然是圓的。

隻是可惜,在快要回到家鄉的時刻,船隊經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最終活著回來的,卻隻剩下了寥寥幾人,而石磊就是其中一個人。

當然,這些事情都是石磊編的,主要就是給南宋百姓和社會頂層看的。

這本書,石磊參考了馬可波羅遊記中的一些事情,以及麥哲倫環遊世界的經曆,和一些歐洲殖民時期的一些故事見聞,這能為他遊記的真實性做注腳。

這篇遊記石磊用半白化文寫成,預計三十萬字左右,第一卷十萬字,花費了他一個月時間。

…………

《畢氏活印》,是臨安一家出名的印刷作坊,因為這家作坊的東家是畢昇的後人。

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這在曆史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這個技術對文明的普及與傳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重要的,就是活字能夠節約成本。

這天,石磊帶著他第一卷的稿子來到了畢氏活印,接待他的是一個中年男人,名叫畢節,是印刷作坊的管事人。

得知石磊是來印書的,畢管事把石磊帶到了客堂,兩人分賓主坐下,然後相互介紹了一番。

“我能先看看你的稿子麼?”最後,畢管事看著石磊手中拿著的稿子詢問道。

“當然。”石磊點頭,把稿子遞給了畢管事。

石磊的稿子有一百多張稿紙,他把所有稿紙按前後順序裝訂了起來,變成了一本線裝書的樣子。

畢管事接過石磊的稿子,簡陋的書頁上用毛筆寫著“小石頭環海遊記”七個大字。

翻開書頁,第一張是的簡介,上麵用了兩百字講述了這本書的主旨和簡介,畢管事輕輕的念了起來。

“一千多年前,古希臘著名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猜測人們所居住的大地是圓的,而所有人都居住在一個大球上。”

“十幾年前,阿拉伯著名學者艾麥尼提出地心引力學說,認同了畢達哥拉斯的觀點,為了證明大地是圓的,艾麥尼變賣所有家財,建造了四艘海船的船隊。”

“一年後,艾麥尼的船隊出發了,船隊向西一直行駛,花費了四年時間,圍繞著大地轉了一個圈,最終船隊再次回到了他的家鄉,從而證明了大地是圓的。本書主人公小石頭正是艾麥尼的弟子,他跟隨老師一路駕船西去,從而見證了這一切。”

簡介石磊用鵝毛筆寫的,從左到右橫排排版模式,這讓畢管事有些看著不習慣。

不過看完簡介後,畢管事就被簡介上的內容吸引了。上麵提到的內容非常吸引人,那就是大地是圓的這一點。

中國古代,提到大地是什麼形狀,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地是平直的,無邊無際,天則是蓋在大地上的。

也有人認為,天圓地方,天是圓的,地是方的,人們生活在方型物體的上麵,這樣人才能不掉下去。

而這本《小石頭環海遊記》,則是為讀者打開了另一個世界觀,更真實,更合理。

強忍著好奇,畢管事翻開了第三頁,這一頁是章節目錄,他隻是稍微掃過一遍,就翻開了下一頁。

第一章:隨母遠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