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環海遊記(2 / 2)

章節標題很大,下麵則是一排排小字,從左到右橫排的字體,和畢節的閱讀習慣非常衝突,這讓他看的直皺眉。而且字體一看就不是毛筆字,因為毛筆字不可能把字寫的這麼細。

“石郎君,為何這字是從左到右橫排的?”畢管事問出了心中疑惑。

“是這樣,我是用鵝毛筆寫的,如果從右到左豎排書寫的話,我就要用左手寫字,不然會把前麵寫的字弄髒弄模糊。”石磊解釋了一下什麼是鵝毛筆,又為什麼不能從右到左書寫。

“這樣啊!”畢管事點點頭,再次把目光放在了稿子上。

“這本書的主角是你麼?”看了一段,畢管事好奇的向石磊問。

“嗬嗬,畢管事還是先把書看完再說吧。”

幾個時辰後,畢管事已經翻到了最後一頁,看了看石磊,意猶未盡。

他完全被這本書的內容吸引了,第一卷雖然才十萬多字,但是裏麵的內容卻非常精彩,第一卷結尾,此時艾麥尼的船隊已經繞過南非大陸,抵達了美洲。

書裏麵提到了非常多的異域人文地理,比如南非的黑人,全身如黑炭,還有他們的生活也極為原始等等。

還比如海上的生活,在穿越大西洋的途中,船員們得了壞血病,死了一小半人,最後找到了一個小島,補充了綠色蔬菜水果才治好。

到了南美洲後,船隊又和南美土人發生交集。

書上提到南美的白銀豐富,船隊隻用了一些瓶瓶罐罐以及鐵器農具就和當地土著交換了一船的白銀,這不禁讓畢節看的目瞪口呆。

南美還有玉米和馬鈴薯番茄花生等農作物,特別是書上提到的玉米和馬鈴薯,這兩種農作物一畝地可以盛產千斤糧食,這讓畢節更是看的不敢置信。

最後合上書頁,書頁背麵是一副地圖,上麵標注了一副不完整的世界地圖,很多大陸和板塊都沒有在前麵,不過這幅地圖中卻有南宋的位置。

在這張世界地圖中,南宋的領土相比起整個地球,就像是一個發育不良的小孩一般不起眼。

拿南宋和整個世界比,才知道世界之大,這幅世界地圖更是讓畢管事看了好半天。

“石小郎君,這本書裏麵的故事,都是真的麼?”最後,畢管事向石磊問道。

“是的,我就是這本書的主人公。”石磊點點頭。

“真是太神奇了!”畢管事不由感歎。隨後,他又問了很多問題,石磊都是一一作答。

時間不覺間就從早晨到了下午,石磊見天色不早,於是提出了出版的事情。

“真是太精彩了,沒想到石郎君竟然經理了這麼多故事。不知道石郎君準備出版多少本?”最後畢管事問道。

“一千本需要多少錢?”石磊猶豫了一下問道。

“這本書的故事非常精彩,非常神奇,我可以做主給你一個成本價,如果雕版印刷一千本的話,按照字數計算,耗費的紙張就得超過十萬張,加上印刷的油墨工本費,每本書成本價預計一貫左右,一千本估計得要一千貫左右。”

“一千貫啊!”石磊有些牙疼,沒想到在古代出版書這麼貴。

南宋物價飛漲,一斤米的價格差不多25文錢,換算成2016年的米價,2塊到3塊不等,取中間2.5的數值,一貫錢的購買力也就相當於一百塊,一千貫也才十萬塊左右,在古代那麼原始的時代出版一本超過十萬字的書,一百塊錢一本還真不算貴。

不過不管怎麼說,石磊也得有一千貫才行,他現在總共才四百多貫,而這還隻是第一卷,後麵還有兩卷,如果要印刷出來,估計三千貫不止。

或許是看出了石磊的難處,畢管事詢問道:“怎麼?可是有什麼為難之處?”

“是的,我沒有那麼多錢。”石磊點點頭說到:“目前我隻有四百貫左右,不知道能印刷多少本?”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或許可以用活字印刷,成本應該能降到六百到七百文左右,四百貫應該能印刷六百本左右。”畢管事合算了一下說到。

“不過我不建議用活字印刷,第一,活字印刷沒有雕版質量好,如果說用雕版的書可以賣三貫甚至四貫,而活字印刷則隻能賣兩貫,算起來雕版的售價要高很多。”

“這是雕版印刷的效果。”畢管事給石磊找來了兩本書,先遞了一本,後又遞上第二本,說道:“這是活字印刷的效果。”

石磊接過畢管事遞來的書各自翻看了一下,發現果然雕版印刷的效果要比活字印刷的效果好,由此可見,活字印刷的技術在現在還不怎麼成熟。

“讓我想想。”隨即兩人陷入了沉默,石磊則是思考著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