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成了,現在要怎麼賣?”石磊對宋朝書籍買賣的事情不是很清楚,所以他還是要征求一下畢家的意見。
“這個小郎君放心,我們畢家就有自己的書坊,專門售賣各種書籍。”畢管事解釋說到。
“那定價的問題呢?覺得定多少合適?”石磊再問。
“我看五貫錢比較合適。”畢昆老爺子開口說道。
“那就先五貫吧。”石磊點點頭。他對南宋的書籍價格還是有些了解的,如果是換在北宋時期,兩貫錢都賣不到,而到了南宋,由於通貨膨脹,現在的五貫錢還沒有北宋的兩貫錢有購買力。如果說北宋時期的一貫錢相當於三百人民幣購買力的話,現在的一貫錢就隻有了一百人民幣的購買力。
悄無聲息的,石磊的《小石頭環海遊記》在臨安上架銷售了,對此石磊也是非常關心,第二天一大早他就來到了畢家來的書坊。
南宋可以說是古代曆史上最開明,最繁榮的朝代,文化上更是出色,普通人識字率也是最高。
宋朝的出版業也是非常發達,各種出版的圖書層出不窮,除了官方印刷的書籍,民間更是大量印刷各類書籍。
《小石頭環海遊記》在南宋的圖書市場上可以說是很不起眼,因為南宋的商業書籍足夠多。
石磊來到畢家的書坊後,發現畢家還是非常重視他的書,他的書被擺放再了最顯眼的位置不說,還按照他的建議,用木板報的形式推薦了這本書,能夠讓人一進來就看到這本書顯眼的推薦。
“這本書賣了多少了?”石磊向畢家書坊的一個小夥計問到。
石磊這段時間經常出入畢家的印刷作坊,這個夥計也是認識石磊的,知道石磊是這本書的出版人,所以恭敬回答說道:“回小郎君話,今天剛開門,暫時還一本都沒賣出去。”
“行,你忙吧,我去城東那邊看看。”
石磊馬不停蹄,又來到城東的書坊,這也是畢家的產業,這家書坊的東家和畢昆老爺子同是畢昇的後代,隻不過相隔了很多代,早已不是一家人,也沒有家族什麼的概念,各過各的,隻是有保持合作關係而已。
城東的書籍銷售也很不理想,也是一本都沒賣出去,能夠買的起書的人大多數都是那些富足人家和權貴家出來的讀書人。
一套十萬字的書,五貫錢對於這個通貨膨脹嚴重的時代真不算多,很多富足的百姓咬咬牙也能買得起。至於為什麼沒人買,石磊分析了一下,他覺得應該是現在時間還早,他應該晚上再來看看。
由於石磊實在是關心他的書,所以沒等到晚上,他中午就再次來到了書坊,可喜的是,有一家書坊賣出了一套書,也算是終於開張了,隻不過一天時間過去也隻賣出了一套,中間雖然也有很多人詢問,但是五貫錢的價格還是讓很多人猶豫不決。
程冬是國子監的一名生員,這兩天閑來無事,他準備去附近的書坊買兩本論語給他的兩個小侄子當啟蒙書籍,他的小侄子已經到了蒙學的年紀,作為叔叔他也應該表示一下。
來到附近一家書坊中,程冬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一家書坊門前擺放了一塊木板,上麵寫著很多字,稱大地是圓的,一個叫小石頭的宋人乘船出海圍繞大地轉了一圈再次回到了大宋。這樣的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他的注意,最後他才發現這是介紹一本書,書名叫《小石頭環海遊記》。
這本書分為三冊,很厚,看起來字很多,程冬順手買回去準備當小說看打發時間了。
回到國子監,程冬把兩本論語放到一邊,然後就看起了這本《小石頭環海遊記》,他先注意到了書背麵的一張地圖,上麵寫著‘世界地圖’四個大字,最讓程冬注意的還是上麵有大宋兩個字。
“大宋竟然隻有如此之小?”程冬覺得很荒唐,不過看到蒙古那無數倍於大宋的領土麵積,他的心也是一揪一揪的。
從地圖上看,蒙古對大宋已經完全包圍,隻有北方的金國還在負隅頑抗,隻不過金國領土麵積已經縮水到了隻有大宋一個州那麼大一點。
程冬皺眉,這是他第一次直觀的從地圖上看到大宋和周邊的國際形式,大宋的處境不容樂觀啊!
作為國子監的生員,程冬當然非常關心大宋的興衰,看到這麼一張地圖,任誰也高興不起來。
凝視地圖,久久無語,最後歎了一口氣,程冬翻開了書頁。看了看書頁的簡介,他就直接翻到了正文開始閱讀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