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此同時,《小石頭環海遊記》也是呈現大賣的跡象,短短十來天時間,就賣出去了四百多套,而且銷售還在增加,估計要不了多久,一千套書就能賣光。
四百多套書,按照五貫每本的售價就是兩千多貫錢,除去成本和扣稅,石磊一個人就分到了六百多貫。
印刷作坊這邊,也再次把前麵的雕版拿了出來,準備再加印一千套書。
因為《小石頭環海遊記》的第一卷大賣,所以畢家找到石磊,要再次投錢按照第一卷那樣分利,石磊覺得這很過份,因為第二卷是他獨資印刷的,不過考慮到以後的合作,他還是同意了,不過條件從石磊出資一部分變成了畢家全部出資印刷出版,而石磊則一分錢不用出還直接分成。
和石磊合作達成,畢家又和另外兩家畢氏的作坊達成了合作,讓他們那邊的師傅幫忙雕版,為此還出了一大筆錢。
而石磊這邊則是加緊寫《小石頭環海遊記》的第三卷內容,爭取等第二卷印刷出版後第三卷能夠跟上。
半個月時間,《小石頭環海遊記》第一卷就賣了一千套,第二卷這時候也開始鋪貨,隻是一天時間,第二卷就賣了兩百多套,這讓整個臨安的出版商人都看的眼紅不已。與此同時第三卷也開始排版雕刻。有幾家作坊師傅加班加點的工作,相信要不了幾天就能開始印刷了。
經過半個月的發酵,《小石頭環海遊記》已經在臨安引起了轟動,一開始還隻是在文人士子之間傳遞,後來是官員顯貴,最後臨安城各個勾欄瓦舍中的說書人都拿這本書來編故事。這使得整個臨安的百姓都知道了有一個人叫做小石頭,他從小跟隨母親出海生活等等……
最讓老百姓津津樂道的還是北美洲西海岸的金礦以及南北美洲的那些畝產千斤的農作物。
而南宋的一些人則是更關心那張世界地圖,目前蒙古對大宋已經形成了包圍之勢,這讓很多人都是憂心不已。
從石磊第三卷寫完後,他就沒有消停過,無數人拜訪,無數權貴邀請他做客,這都讓石磊忙的腳不沾地。
《小石頭環海遊記》讓小石頭成為了整個臨安家喻戶曉的名字,而石磊,則成為了讀書人爭相拜訪的人物。
官員權貴則是自持身份,不會前來拜訪,但是他們會邀請石磊去府上做客。
《小石頭環海遊記》,不亞於《馬可波羅遊記》在歐洲引發的轟動。馬可波羅遊記讓歐洲人知道了原來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遍地黃金的國家。
而《小石頭環海遊記》則是讓大宋人知道了世界如此之大,黃金白銀遍地都是。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質疑石磊的經曆和他的書,比如非洲的黑人是否真有,美洲畝產千斤的農作物是否真實,然而最質疑的還是大地是圓的這一學說。
因為從古至今都是天圓地方這一學說描述整個宇宙,突然出現的地圓說讓所有人的三觀都毀了,很多人接受不了也很正常。
和石磊接觸的人,對石磊描述的世界深信不疑,而隻看過他的書沒見過他真人的少數人對此也是保持懷疑態度。
這本書對大宋各個階層的衝擊都不小,第三卷一出來,首先印刷的一千卷書籍就售賣一空。
第三卷的結局讓人看的很失望,因為讓人期待的,船隊從南北美帶的農作物種子和一船金銀都被一場暴風雨葬送入了海底。
不過書中提到的呂宋群島,讓南宋朝很多人都坐不住了,因為書中提到了呂宋群島上到處都是銅礦,還有些是露天銅礦直接就可以開采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