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功卓著——徐立清(2 / 3)

1938年1月,鄧小平出任129師政治委員。129師組織東進縱隊,由陳再道率領越過平漢路,挺進冀南,開展平原抗日遊擊戰爭。4月,129師粉碎了日軍對晉東南抗日根據地的九路圍攻之後,以太行山區為中心的晉冀豫抗日根據地基本形成,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遊擊戰爭,進入了一個不僅向著山地、而且向著平原發展的新時期。在這一新形勢下,129師迅即分兵,組織主力部隊向冀南、豫北、平漢路東平原地帶展開行動,建立新的遊擊區。徐向前率領769團、689團和第5支隊開赴冀南。當時冀南地區,敵我友犬牙交錯,“抗日司令”多不勝數。針對這一複雜情況,徐向前到冀南後,采取打拉、分化、收編、聯合等不同辦法,很快控製了冀南大片地區。到年底,劉伯承、鄧小平率師部和386旅等部隊進入平漢路東,直接領導冀南及魯西北的抗日鬥爭。此時,徐立清調任冀南東進縱隊政委兼第5支隊政委,在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領導下,依靠廣大群眾,積極開展工作,參加了冀南地區反“掃蕩”戰鬥,對開展平原遊擊戰爭和擴大、鞏固冀南敵後抗日根據地作出了積極貢獻。

1939年3月,日軍對冀南地區大“掃蕩”被粉碎後,敵我鬥爭重點逐漸轉向山區。劉伯承、鄧小平在妥善安排了冀南地區抗日工作之後,率師部和386旅等部隊返回太行山區,加強山區對敵鬥爭。5月,徐立清回到129師政治部再任組織部部長。6月,敵以13餘萬兵力,對晉東南抗日根據地進行第二次九路圍攻。7月,日軍又集中5萬重兵,對太行山根據地發動最大的“秋季掃蕩”。129師在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和劉伯承、鄧小平的指揮下,艱苦作戰,粉碎了敵人的圍攻和“掃蕩”。在反“掃蕩”鬥爭的同時,還進行了反對國民黨頑固派製造“磨擦”的鬥爭。

1940年,徐立清被選為中共七大代表。中共129師黨委指定由徐立清等帶領129師選出的中共七大代表,於5月赴延安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徐立清等一行,於10月到達延安後,因七大延期,參加了延安整風和大生產運動。1941年6月,徐立清進入中共中央軍委創辦的軍政學院學習。1942年初,徐立清同黨秀玉結婚。3月,徐立清轉入中共中央黨校一部學習。在二年多的學習中,清算了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的錯誤,從理論和實踐中進一步提高了階級覺悟,改造了思想。1943年,徐立清參加了中共中央組織部組織的審查處理幹部委員會,接受處理從敵占區和白區到延安的幹部。審幹工作告一段落之後,徐立清任中共中央黨校二部組教科長。中共中央黨校二部的審幹工作做得比較好,沒有處分一個人。當時,第13、17支部有百多人需要“甄別”。他們多是從敵占區和白區到延安的。參加“甄別”工作的人中,有的受極左的影響較深,把受“甄別”的人看成敵人,幾乎都給戴上了“特務”、“叛徒”、“反革命”的帽子。徐立清對受“甄別”的人非常體貼,耐心聽取意見,深入調查研究,不到一個月就弄清了問題,給受害者一一平了反。徐立清對有極左思想的同誌講,紅軍時期張國燾挖“AB團”的教訓夠深刻的了,關押、殺害了多少同誌,哪有那麼多“AB團”?他啟發同誌們堅決貫徹黨的實事求是的原則和有關政策。經過40多年的曆史證明,徐立清是對的。受過那次“甄別”的同誌,現在說起這件事來,都對徐立清深表懷念和敬佩之情。

為了防備國民黨軍胡宗南部對陝甘寧邊區的進攻,中共中央軍委從晉冀魯豫邊區部隊中抽調第771團、16團和25團,開赴陝甘寧邊區,以增強陝甘寧邊區的防衛力量。這三個團到達陝北後,中央軍委決定組建新4旅,統一領導這三個團。1944年2月,徐立清調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新4旅政治委員。在到任之前,徐立清和新4旅旅長王近山,還有16團團長程悅長等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在接見中,毛主席講了成立新4旅的意義,還講了當時全黨、全軍開展整風和大生產運動的偉大意義。毛主席的諄諄教導,徐立清終生難忘。當時毛主席還對安子文講過,徐立清是紅四方麵軍擁護黨中央、反對張國燾、有政治頭腦、經過長期考驗的優秀幹部,沒有“山頭”思想,是新4旅政委的合適人選。徐立清在新4旅堅決貫徹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指示,積極開展生產運動,不到一年時間,全旅即達到了糧食大部自給,副食全部自給。

1944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前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軍民,擔負著對日本侵略者進行大反攻的任務。陝甘寧邊區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國人民抗擊日軍的指導中心。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頑固派,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在日軍進攻麵前節節敗退,一年裏又接連丟失了河南、湖南、廣東、廣西、福建等省的大部土地。與此同時,卻又向解放區製造反共“磨擦”。在抗日戰爭即將勝利的1945年7月21日拂曉,國民黨軍胡宗南所屬暫編第59師、騎兵第2師、預備第3師,突然向關中淳化爺台山八路軍陣地進攻。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徐立清協同王近山指揮新四旅771團和16團,以五個營的兵力攻擊敵爺台山主堡,配合警1旅3團、358旅,全殲了進犯之敵,取得了爺台山反擊戰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頑固派妄圖奪取關中、鉗製陝甘寧邊區八路軍對日軍反攻的陰謀。徐立清在保衛陝甘寧邊區和爭取抗戰勝利的戰鬥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日本侵略者投降後,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反動派不斷進犯解放區,搶奪抗日戰爭勝利果實,並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準備發動全麵內戰。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采取針鋒相對的方針,“以談對談,以打對打”,一麵通過談判揭露美蔣的和談欺騙;一麵武裝自衛,對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全麵內戰作了相應的準備,並把主要精力放在對付蔣介石的軍事進攻方麵。1946年6月,美蔣反動派向解放區發動了規模空前的軍事進攻,解放區軍民奮起自衛,全麵內戰爆發了。8月,徐立清調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主任。王世泰任聯防軍司令員,習仲勳任政委,轄教導旅、新4旅、警備1旅、警備3旅、358旅。11月,聯防軍攻打橫山縣城東北之波羅堡,配合中共地下黨組織,爭取了國民黨保安司令胡景鐸部3000多人起義,改編為西北民主聯軍第76師。1947年3月,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成立,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委,轄三個縱隊和二個野戰旅。4月,徐立清調任西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

從1947年3月開始,蔣介石以胡宗南的部隊為主力,出動25萬人,向陝甘寧邊區發動重點進攻。當時西北野戰軍隻有2.5萬餘人,少敵10倍,敵我兵力極為懸殊。而且胡宗南部是蔣介石的嫡係,兵員充足,裝備優良。對付這樣的敵人,一開始部隊是有顧慮的。徐立清遵照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加強部隊的政治思想工作,教育部隊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以樹立戰勝敵人的信心。在政治教育的基礎上,開展了練兵運動。駐陝甘寧的西北人民解放軍部隊,對擔負保衛延安、保衛黨中央、保衛毛主席、保衛陝甘寧邊區的重大任務深感光榮,練兵的勁頭很大。在胡宗南的15個旅向延安進犯時,徐立清參加了延安保衛戰。當時部隊子彈很少,平均每槍不到10發。為使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安全撤離延安,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頂住了敵人向延安的進犯,硬是頂了七天七夜,到3月19日,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等安全撤離延安。從延安撤出後,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和人民解放軍總部一直留在陝北,直到西北戰場轉入進攻。毛澤東主席在領導全國解放戰爭的同時,還直接指揮陝北人民解放軍作戰,極大地鼓舞了陝甘寧邊區及各解放區軍民戰勝國民黨反動派的信心。西北野戰軍,遵照毛澤東主席提出的“采取蘑菇戰術拖疲敵人”的辦法,轉戰陝北,徐立清參加了青化砭、羊馬河、蟠龍等戰役。每次戰役徐立清都親臨前線積極參加組織指揮,進行政治動員,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承擔危急任務。在永坪抗擊戰中,徐立清指揮警衛連抗擊敵人,掩護彭德懷司令員安全轉移。8月,他參加了出擊榆林的戰鬥,調動胡宗南主力北上,策應陳(賡)謝(富治)大軍南渡黃河。隨後,他參加了沙家店戰役,殲滅胡宗南部第36師。至此,胡宗南進犯延安的20多萬軍隊,半年中被殲滅和拖垮近半數,西北戰場上人民解放軍開始轉入內線反攻。9月,徐立清參加岔口追擊戰,擊潰南撤之敵第1軍、第29軍。10月,他參加延清戰役,收複清澗縣城,活捉敵師長廖昂,迫使敵胡宗南部放棄延安以北各據點南逃。

1947年10月9日,西北野戰軍組建第6縱隊,羅元發任司令員、徐立清任政委,轄新4旅、教導旅。隨即徐立清等率6縱參加第二次打榆林,圍攻月餘未下,冬季轉入新式整軍。新式整軍是西北戰場上取得的一條寶貴經驗。徐立清領導的第6縱隊的新式整軍運動健康發展,通過訴苦、“三查”(查思想、查工作、查鬥誌),民主推選幹部,發揚三大民主(政治、經濟、軍事民主),開展群眾性練兵運動,大大提高了官兵的思想覺悟和軍事素質,增強了部隊的戰鬥力。1948年二、三月,西北野戰軍在彭德懷司令員的指揮下,采取圍城打援的戰法圍攻宜川城,迫敵求援。徐立清和羅元發指揮新四旅771團和教導旅2團,參加了打敵援兵的戰鬥。前來援救宜川之敵的整編29軍兩個師、四個旅、八個團,在瓦子街被我打援部隊全殲,隨即西北野戰軍攻克宜川城,又殲滅守敵一個旅。此役共殲敵3萬多人,斃敵軍長劉戡、師長嚴明,俘敵軍參謀長劉振世、副師長李奇亨、師參謀長曾文思等,獲得全勝。隨後徐立清等率6縱參加了洛川戰役。

瓦子街、洛川戰役勝利後,1948年4月,在彭德懷司令員指揮下,乘勝組織西府、隴東戰役,向胡宗南後方挺進。徐立清等率第6縱隊進到長武、靈台,擔任截斷西蘭公路、阻擊隴東之敵馬步芳部東進、保證進攻西府的野戰軍主力安全等任務。西北野戰軍主力英勇出擊,解放寶雞,威脅西安,迫敵逃離延安,放棄陝北,改變了西北戰場的局麵,西北野戰軍完全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在西府戰役中,胡宗南不僅調集了他在西北戰場的兵力,還從河南調來了大批兵力,向西北野戰軍夾擊。在此艱險情況下,徐立清臨危受命,他和羅元發指揮新4旅於4月27日南下風翔以東三十裏鋪,抗擊增援寶雞之敵,掩護主力向北轉移。與此同時,6縱機關和教導旅5月4日進到長武、鎮原一線,頂住隴東之敵馬步芳部,掩護西北野戰軍總部和彭德懷司令員轉移、援救兄弟部隊突圍。這一仗打得十分險惡,6縱二個旅經過三天三夜激戰,終使野戰軍總部機關和彭德懷司令員脫離險境。而徐立清所率的部隊,卻陷入了敵人的重圍。在接到野戰軍總部命令突圍的第二天,徐立清等率部向西峰鎮進軍途中,又與敵馬繼援部遭遇,經堅決抗擊擺脫馬敵之後,當黃昏轉移時又被跟追的敵胡宗南部合圍,截斷了前進道路。部隊在夜間從戰場上撤下來時,已是疲憊不堪,建製混亂,沒有飯吃,沒有水喝,彈藥將盡。徐立清臨危不亂,他和旅長組織指揮部隊頑強堅持戰鬥,直到勝利完成任務。在西北野戰軍召開的土橋會議上,彭德懷司令員表揚徐立清臨危顧大局、挺身入險境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西府、隴東戰役後,徐立清和羅元發率6縱於8月參加黃龍戰役,10月又參加合(陽)澄(城)和荔北戰役,都取得了重大勝利。隨後在合陽、澄城一帶進行冬訓。

1949年2月1日,人民解放軍實行統一編製,西北野戰軍整編為第一野戰軍,第6縱隊整編為第6軍。徐立清同羅元發率第6軍出擊渭北,解放富平、大荔等城鎮之後,5月20日參加解放西安的戰鬥。6月,第一野戰軍以第3、第4、第6軍組成第二兵團,徐立清被任命為第二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他同兵團司令員許光達、政委王世泰率第二兵團參加了扶 戰役。7月11日,由禮泉經乾縣西渡漆水河,從胡宗南、馬步芳、馬鴻逵防線之間楔入,迂回到胡宗南部側後。次日拂曉,第二兵團先後占領青化、益店、羅局鎮與眉縣車站,斷敵退路,阻敵突圍,配合擔任正麵主攻任務的第十八兵團,將敵三個軍和一個兵團部壓縮在高王寺以南、羅局鎮以東、午井以西之渭水河灘,經五小時激戰,將敵全殲。同日午夜,第二兵團與第十八兵團會師後,又乘勝西進,第4軍克寶雞,第3軍占鳳翔,扶眉戰役勝利結束,共殲敵四萬餘人。第二兵團乘勝追殲向隴東逃竄之敵,先後占領安口窯、華亭、化平、通渭等地,爾後同第十九兵團一起追擊千裏,殲敵萬餘,迫敵馬步芳、馬鴻逵部敗退隴中、寧夏,造成人民解放軍各個殲滅敵人的有利態勢。

8月,在彭德懷的指揮下,第一野戰軍發動了蘭州戰役,集中第一、第二和第十九兵團八個軍分三路圍殲國民黨軍馬步芳部。第一兵團為左路,進軍西寧,截斷蘭州之敵的退路;第二兵團為中路,向蘭州城南、城西攻擊前進;第十九兵團為右路,向蘭州城北、城東攻擊前進。8月20日,第一野戰軍兩個兵團兵臨蘭州城下。25日拂曉發起攻擊,第二兵團第4軍首先突破敵堅固工事,攻占了沈家嶺、狗娃山;第6軍攻占了敵南山營盤嶺主陣地三營子;在63軍攻占馬家山的配合下,守敵全線潰退。26日2時,第二兵團第3軍攻入蘭州西關,搶占黃河鐵橋,切斷敵軍退路,並迅速攻入城內與敵展開激烈巷戰,於當日12時肅清城內殘敵,蘭州解放。隨即遵照彭德懷司令員的命令,第二兵團沿蘭新公路西進,9月21日與北越祁連山的第一兵團會師於張掖。在西北盤踞了80多年的馬家封建世襲統治被徹底摧毀。

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反攻作戰節節勝利的影響下,國民黨新疆警備總司令陶峙嶽和新疆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包爾漢,於1949年9月25日、26日分別通電宣布起義,新疆和平解放。

彭德懷司令員報請中共中央軍委批準,命令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率第2軍和第6軍進駐新疆。在準備進疆的時候,1949年9月徐立清升任第1兵團政委。起義將領陶峙嶽等來到酒泉,同王震司令員和徐立清政委共同商討進疆事宜。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成立時,王震任書記、徐立清任副書記。成立新疆軍區時,徐立清兼任軍區政治部主任。為爭取部隊早日進疆,徐立清同王震等乘飛機到達烏魯木齊。當時,新疆局麵相當複雜,任務十分艱巨。一些反動的民族主義分子,不甘心和平解放新疆,妄圖勾結帝國主義勢力舉行叛亂;長期反動統治所造成的民族隔閡,亟待消除;中共各級組織需要建立、發展;舊的政權機構需要清理,新的政權機構需要建立;生產亟待恢複發展;三區(伊犁、塔城、阿山)建立起來的民族武裝,需要按照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體製進行整編和加強;起義部隊要團結、教育、改造。總之,新疆呈現的是“百結待解”、“百廢待興”的紛繁局麵。

進軍新疆工作的大政方針,都是按照毛澤東主席、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指示決定的,各項工作開展得比較順利,很快打開了局麵。當時關係到全局的一項工作是從進疆部隊中抽調幹部,到地方去建立人民政權,到民族軍、起義部隊去進行工作,尤其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群眾工作,以及大力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生活等等。這項繁重的工作主要由徐立清具體負責。那時,幹部的思想覺悟雖然很高,指到哪裏打到哪裏,組織紀律性強,服從命令聽指揮,但要他們離開老部隊,到人地生疏、語言不通、民族習俗和信仰不同的地方去工作時也難免產生一些顧慮。徐立清根據革命工作需要,量才選人。許多幹部都是由他親自談話做思想工作,幫助解決實際問題,走上新崗位的。他對幹部既嚴格又實事求是。遇到思想一時不通的幹部,他耐心開導以誠相待。凡是經他談過話的幹部都反映心情舒暢。由於徐立清精明的組織才能和積極熱情的工作,在比較短的時間裏,從第一兵團抽調大批幹部的工作,進行得井井有條十分順利,從而使中共新疆分局的工作也很快地開展起來。

當時,駐在伊犁的民族軍是擁護共產黨、歡迎解放軍的。但由於他們一直處於邊疆,沒有受過中國共產黨的直接領導,對黨的民族政策不太了解,因而部隊思想比較動蕩,加上曆史形成的民族隔閡,不少人心存疑慮。1950年4月,徐立清帶工作組到伊犁去做民族軍的工作。他們在伊犁找了民族軍許多同誌談話,多次召開座談會,耐心解釋黨的民族政策,肯定了民族軍在反對國民黨統治時所起的作用,宣傳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宗旨和光榮傳統。徐立清還特地囑咐從第一兵團派到民族軍工作的幹部,認真執行黨的民族政策。經過徐立清和工作組耐心細致的工作,使民族軍許多幹部、戰士消除了民族隔閡和疑慮,因而很快打開了局麵。民族軍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軍的工作也得以順利進行。賽福鼎和民族軍的許多領導幹部都一致反映徐立清的工作做得好,部隊思想穩定了,第一兵團派去的幹部和原民族軍的幹部密切了關係,增強了團結與合作。

徐立清在新疆時期,領導改造起義部隊的工作也做得非常出色,表現出他在長期革命鬥爭中鍛煉出來的政治工作領導才能。起義部隊的士兵多是貧苦家庭出身,不少人是被抓夫或被拐騙、買賣、抵債來當的兵,又由於他們長期受壓迫,幾乎每個人都有一本血淚史。從第一兵團派到起義部隊工作的幹部,在徐立清的領導下,首先發動士兵憶苦,回憶階級苦、誓報血淚仇。憶苦的“火種”一經點燃,士兵的覺悟很快提高,積壓多年的舊仇新恨像火山一樣爆發了出來,有的士兵甚至想對那些軍閥習氣嚴重的軍官進行報複。有兩個連隊的起義軍官,以為這是派進來的解放軍幹部有意整他們,因而,煽動士兵嘩變,形勢十分緊迫。徐立清聞訊後,立即趕赴現場,經過深入了解,弄清了前因後果。他采取把士兵和軍官分開學習的辦法,發揚民主廣泛聽取意見,然後把士兵對軍官的意見轉告給軍官,做耐心的說服工作。通過從兩方麵分別做工作,既穩定了軍官的情緒,又提高了士兵的覺悟,及時防止了嘩變,受到了陶峙嶽和起義部隊的歡迎。後來,這一士兵和軍官分開學習的方法被普遍推廣。新疆起義部隊順利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兵團以後,在建設和保衛新疆的事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適應人民解放軍向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發展的需要,建立統一的幹部管理製度,實行統一的幹部管理,中共中央軍委1950年9月作出決定,成立總幹部管理部,大軍區、省軍區、軍分區和軍、師、團,按級成立幹部管理部門。10月,中共中央任命徐立清為軍委總幹部管理部副部長,在軍委總政治部主任兼總幹部管理部部長羅榮桓的領導下,分管全軍幹部任免和組織調配等工作。

建國初期,軍隊幹部工作由過去戰爭年代各解放區分散管理的做法,走向全國全軍統一管理,任務十分繁重。軍委和大軍區、軍兵種、院校領導機構需要組建、充實、加強;急需考察了解全軍幹部的情況,以實現“知人善任”;急需妥善撫恤犧牲烈士的家屬和致傷致殘、年老體弱的幹部;急需抽調大批幹部轉業,支援國家和地方建設;急需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按軍隊正規化建設的要求,建立健全正規、統一的幹部服役和幹部工作規章製度及其實施辦法。徐立清到職後,立即投入了緊張的工作。他善於用腦,親自動手。在羅榮桓部長的領導下,他組織機關幹部,遵照毛澤東主席和中央軍委關於軍隊幹部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指示,擬製貫徹執行辦法並組織實施。根據軍委總部機構組建的需要,到1954年的四年裏徐立清積極參與領導了從全軍選調了近三萬名軍事、政治、後勤和各類技術幹部,逐步建立、健全和加強了總參謀部、訓練總監部、總政治部、總幹部部、武裝力量監察部、總後方勤務部、總財務部、總軍械部,同時調配了近20萬名幹部組建了海軍、空軍、防空軍、公安軍、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鐵道兵等軍兵種,以及民航局、氣象局、軍事學院、政治學院、後勤學院、軍事工程學院等領導機構,從而使人民解放軍由單一的步兵,走向諸軍兵種合成的軍隊,完成了重大的曆史轉變。幹部工作,在這個重大轉變中措施得力、成績顯著,發揮了重大作用。在加強軍隊建設的同時,總幹部部向地方輸送了80多萬名幹部。在80萬軍隊幹部轉業地方的工作中,徐立清提出做好工作,務必使“走者愉快,留者安心”,既支援了國家政權建設和經濟建設,又推動了軍隊本身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