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快速造紙(1 / 3)

有很多事情要做,意伊左思右想下,決定先造紙。新灶房旁邊那一塊巨大的岩石可以派上用場了,可以打製石磨,石缸和石槽,用於造紙。

這塊石頭已被意伊新砌的圍牆圈在了院子裏,他拿著刀子走向那一塊巨石。刀子飛射出去,將圓潤的大青石削去凸出的部分,截成了一個平麵,然後再在削平的石頭上設計石槽等的排布和大小。在北向向西的位置做一個石磨,從磨槽延伸向南的位置打一條石槽,連接南邊一口石缸,再又在中間位置製一口深於南麵的石缸。

畫上線圖後,意伊拿著刀子,順著刻畫的線條下刀。先是切割掉磨槽部分的石料,形成一個圓槽後,將中間的圓部分在平麵上刻上放射狀的條紋,以增加摩擦。意伊將之前從大青石頂端削掉的石塊切割成了帶柄的磨盤,在磨盤邊和石柄上各自打上了一個洞。再將整個磨盤刻上增強摩擦力的條痕。然後是石槽,意伊從磨槽開一個口,順著這個口從北東方向往南切割石槽,然後在南邊製了一個圓槽,在中南和中西的位置打了兩口缸。在缸底各自打了一個出水口。意伊將竹管延接了一根竹子,一直接到了大青石上中央,就著竹管裏的水衝洗了石磨、石槽、石缸等。意伊削了兩個木塞子,裹上麻布後塞在石缸底的洞口。

意伊審視了一番他的成果,還算滿意。他拿著刀子,轉身去了臥房。意伊摸出碳枝在絹布上寫古代的造紙之法。

天工開物是本好書,意伊慶幸他曾拜讀過。許多古科技可從裏麵取得。隻是知道技術,還從來沒實施過,要動手還需要仔細推敲一番。

意伊仔細研究了一番古方,不由蹙眉。古法造紙工序十分繁雜。大工序十幾道,細分小工序百多道。若以竹為原料,必須破竹、漚竹、蒸竹,舂搗、抄紙壓榨、烘幹等。光是漚竹、蒸竹,舂竹製出紙漿來就要經過五六十到工序。而要最終成紙起碼需三個月。

意伊瞧著絹布皺眉,他要立馬用上紙是不能按照一般工序來的。不如略施手段,將原料一步到位變成紙漿,之後抄紙壓榨分紙曬幹就簡單多了。且書用紙先不急,首要的是解決衛生紙的問題。而衛生紙宜用原木漿,家裏正好有木料,可以馬上開始實施。

意伊思索後,行動起來,他到院外提了兩根木料和一捆竹子進院,然後把院門閂上。將木頭截斷後擱在其中起左邊的石缸裏。意伊轉身拿了幾塊石磚在大青石周圍布了道幻陣。然後站到石磨上,雙手結花,擱地上的竹子紛紛飄了起來,散開,一根根得排列開來,然後竹子發出爆破的響聲,一根根竹子破開,成了竹片,竹片重新排布,很快整齊的散成了一個圓,豎插入地。圍上竹欄後,意伊跳下青石,站在石缸邊,雙手平舉,對著石缸裏的木頭。缸裏的木料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成了粉末。意伊思索片刻,拿著刀子,背著一個背簍出了門。

意伊來到山破上,割草。除了木料,最好再加些軟和的草料。山坡漫山遍野的絨草,意伊幾鐮刀下去就收割了滿背簍,又添了幾捧在上麵,用繩子捆住。意伊背起背簍,往回走。

遠遠地,村上忙著搬運木頭和竹子的村民喊著號子,轟轟烈烈地行動著。五六十歲的老年人也一起忙活。意伊站在山坡上看著,漫山的綠樹翠竹青草,還有數條緩急有序的河溝。這是一片自然環境極好的土地。清澈豐富的流水和茂林修竹,非常適合造紙這項業務。在古代,造紙業務應該是一個極好的營生。

“蘭娃兒,你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