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時,很多進步人士,有著這樣那樣的稱謂,宣傳家、國學大師、新文學的先驅等等
在這之前,他們大部分都有一個職業,那就是大中學校的教師。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也是有著進步思想的學者、教授們,對政府的失望,對民眾麻木的痛惜。讓他們不得不憑著滿腔的熱血,走出象牙塔,來到街頭,用一遍遍的口號來喚起民眾的覺醒。
曾讓站在由幾個木質箱子壘成的高台上,聲嘶力竭的喊道:“同學們,同胞們,巴黎和會的失敗,不是一個政府的恥辱,而是我們所有中國人的恥辱。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戰勝國,勝利之後,還要被割讓領土,日本人強占了山東的青島,還霸占了膠東鐵路。將我國民視為牛羊,任其屠宰,難道我們還要默默忍受亡家、亡國,徹底的成為列強的奴隸嗎?”
“就在去年,我們很多青年學子,放下書本,走上大街,向政府請願,要求拒絕列強的無理要求,堅決捍衛國家主權。難道也錯了嗎?但是看看,政府是怎樣對待我們的,又是軍棍,又是高壓水龍頭,還將抓捕了近七百名同學,直到現在他們有的人都還在監獄,受盡折磨,我們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被反動軍警迫害嗎?”
“不——”一聲大鑼般的聲音在人群中炸開,一時間,人群頓時有些慌亂。畢竟任誰,好好聽台上的演講者,突然在身邊還埋伏著一個大嗓門,一驚一炸的,誰受得了。
“呼啦——”都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人群從中間開了個口子,直指聲音的發生地。
當事者愣了一下,沒想到,他不過是在人群中,也能這麼容易被大家發現。不過他是有備而來的,緊走兩步,來到台前,手裏拽著用小竹棍粘著的標語,神情激憤的高聲喊道:“寧玉碎,勿瓦全;堅決抵製列強侵略,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堅決抵製日貨——”
“還我青島”
“收回山東權利”
“廢除二十一條”
“抵製日貨”
“寧玉碎,勿瓦全”
“外爭國權,內懲****”
…….
帶著曾一陽出門吃中飯,沒想到,才年僅五歲的小孩子,都學會了宰冤大頭,李大釗努力的甩了甩頭,安慰著想到:“這麼大點的年紀,應該不會如此勢力,相比是自己多心了。可是,就兩個人一頓中飯竟然吃了他四個大洋,他還沒吃飽,這讓他有些無語了,這孩子的嘴也太叼了吧。”
牽著曾一陽的小手,走到了會場之內,正好看到了曾讓站在台上振臂高呼,神情激動,極富有感染力。
口號聲,如潮水般的一浪高過一浪,兩人隱隱的都退到門外。看架勢,遊行馬上就要開始,擋在門口可不是好主意。
“唉,接下去應該是一群憤怒的人群,走到大街上,又是喊口號,又是發傳單,一路喊道政府門口,被軍警用棍子打了一頭包,帶著一身的痛,回家洗洗睡。”曾一陽的話讓李大釗,李大教授心裏一突,難道每次不都是這樣嗎?
李大釗疑惑著問:“難道這樣不好嗎?民眾還懵懵懂懂,不這樣做,怎麼能夠喚醒他們的愛國熱情、如何才能讓他們投入到抗擊列強的鬥爭中去?”
李大釗說完,自嘲的嗬嗬一笑,和一個才幾歲的孩子,有必要談論這麼重要的事情嗎?再說了,這也要曾一陽聽的懂啊!
曾一陽小臉一揚,被忽視的悲哀,讓他不服氣的說:“我當然有更好的辦法。”
“哦——”李大釗驚訝道。
“可以唱愛國歌曲,歌曲要朗朗上口,而且還能激發民眾的愛國熱情。不但不識字的人能明白報效國家,農民也能從歌曲上獲得無窮的力量,從而引導他們走上抗擊列強的道路。即便沒有戰鬥在第一線,還可以抵製列強的商品,這就是藝術的力量。”曾一陽氣極。
“唱歌比口號更有威力?”李大釗思索著,想不明白所以,五四以來,追求新生活,提倡新文學,不但出現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優秀小說,還有詩歌散文,不但豐富了藝術的表達形式,而且讓人看起來更容易懂。
曾一陽繼續說:“歌曲鼓舞人的力量在於重複,隻有不斷的重複才能起到積累的作用。而文字的啟迪作用在於體會,可是據我了解,滿大街的人中,識字的人不多。學生雖然看得懂文章,即便是用古文寫的文章看起來也不費勁。白話文的小說,很好,好在能通過聽,就能弄懂其中的意思,但是誰來讀給不識字的人聽呢?擴且我們這裏是國都,不識字的人都這麼多,要是在農村,識字人都可以當神人一樣供起來了。但歌曲就不一樣了,他是通過傳唱來傳播,一個人會了,可以再很短的時間內教會十個人,而十個人會了,就有一百個、一千個人會…….一首好歌,可以讓全國都唱遍,這就是其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