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一切就讓我們兩個等待明天到來吧,隻要明天順利的話,我們的親事就成功一半了”,說完雙手緊緊摟住曉蘭,不想立刻分開。
翌日,垂拱殿內如死寂一般,因為今天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國運安危,社稷福運,大廈前景就取決於這場看似微不足道卻領導著帝國命運走向深淵最終死無葬身之地的倒蔡朝會。
眾位臣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自己的命運都操縱於蔡攸蔡絛兩隻貴手,隻要他們輕輕一抬自己能不能做個鬼都是個未知數,不過他們有的卻還是有著一絲喜悅,因為隻要自己一方勝利了,等著自己的那就是榮華富貴,那就是平步青雲,那就是金玉滿堂,說不定還能借助兩位隻手遮天的權勢名留青史。
可是就在此時,有一個人卻是如此得意,因為自己所學終有所用,實現自己人生抱負的一刻即將到來,於是他滿心得意的打包著行李走向實現自己人生夢想的最終旅途,於是他衝衝離開了這個讓人厭惡了幾十年的故鄉,朝著東京這個繁華都市在那裏將會是自己人生最得意的一筆,也將是自己人生最後的一筆。
金上京會寧府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城南2公裏,根據現今考古發現:金上京城仿照北宋都城的規模建築,城市布局與汴京(今開封)基本相同,規模宏偉,雄渾壯觀。由毗連的南北二城和皇城組成。南城略大於北城,二城均為長方形,平麵上一縱一橫相互銜接,連為一體,在金太宗時最常見的有乾元殿、明德宮等,此地雖然曆經800餘年,然而至今仍然讓我們回想起800餘年前那個決定北宋滅亡,建炎南渡,民族大融合的重大決定。
“陛下,南國國主背信棄義,臣等計議立刻獎率三軍,以大山壓頂之勢屈服南人,負我大金盟約的代價是其無法承受的,我大金國威更是不能褻瀆的”完顏粘罕(宗翰)信誓旦旦的說道。
“大將軍說得極是,可現下我大金立國不久,各猛安各謀克對討伐南國之事是否持有異議尚且不知,還是聽聽各位大臣的意見吧。”
金太宗(完顏吳乞買,漢名晟)剛剛登臨大寶,為了鞏固地位,對大金立國有重大功勞的相國完顏撒改一族不好得罪,因此希望利用眾位大臣的壓力迫使完顏粘罕讓步,已達到自己休養生息,振興國力的目的,於是他轉而對殿下一言不發的國相完顏撒改道:“丞相對大將軍之言有何看法,你我君臣就知無不言吧”
“陛下,南國不可信。天會元年(1124)海上約定,我大金攻擊前遼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西大名城)、東京析津府(今遼寧遼陽)。南國攻擊南京(今北京),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可南國手無縛雞之力,對我大金背信棄義,遼人以戰敗之軀尚能使南國喪師三十萬眾,可見南國將帥乏人,表麵強大實則軟弱。而今趙氏背棄城下之盟,答應割讓的太原、中山、河朔三鎮也反悔,足見其對我大金的不臣之心。吾觀南朝國政,內有方臘餘波起義不斷,屍位素餐之人閉塞朝堂,打擊朋黨,陷害忠良,堵塞言路,南邊一個宋,北邊一個宋,父子二人爭權奪利,政令不修,正是我大金南討之時,望陛下速下決斷”完顏撒改說完退了下去,
金太宗心裏雖有千般不願,因為那些主張南伐之人大都是這位開國功臣家族勢力,自己的那些王宮貴胄大多還是希望休養生息的,可是此時的大金不能離開這些力主南伐人群的支持,“丞相說得在理,現下南國內憂不斷似有大廈將傾之勢,可是那些南人和我們不同,別看他們平素你爭我鬥,四分五裂,你死我活,可一旦遇到同一個敵人,他們就會立刻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同仇敵愾,當沉睡的老虎被無奈叫醒之後就將發揮無盡的力量,南國就像一隻沉睡的老虎,隻是現今他還想睡覺並不想醒來。可是我大金立國以來,戰亂不斷,內鬥不止,雖先後滅亡前遼,屈服南國,實在也已經國困民窮,各猛安謀克大都對朝廷一味征發的國策持有怨言,實在不宜再起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