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1 / 2)

齊嘉敏心下一跳,愈加警戒了起來。

來者不是旁人,卻正是此前砸過他們家店鋪的那天煞災星,不想他的身份竟是個王爺,眼見著他身後帶著的重兵,齊嘉敏一時半刻倒也分辨不出是敵是友。

雙拳難敵四手。

若是為敵,那她今日可就算是凶多吉少了。

譚老爺子一見高騅及他身後的重兵,心下紮紮實實鬆下了一口氣,任憑齊嘉敏再是如何厲害不要命,有這麼多的士兵和高騅這活羅刹在。

今個兒,也是栽定了。

“老臣參見鄆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譚家一家子礙於齊嘉敏挾持著譚凱擋在路前不好動彈,隻要在原地跪拜行禮,心中卻希翼著能借助著高騅解決了齊嘉敏。

鄆王再是張牙舞爪喜怒無常,卻紮紮實實是個保皇黨。

雖無交際,亦是自己人。

高騅看也不看他們一眼,逼問道,“譚厚,本王問的話,你還沒回答呢!說說吧,今個兒你們家是打算幹什麼呢?”

齊嘉敏這才知道自己曾救過的天煞災星。

竟是鄆王高騅。

齊嘉敏和高騅前世自那一救之後雖是再無交際,但在那以譚折雪為主角的話本中,鄆王高騅卻紮紮實實是個重要人物,就是因為他的保駕護航譚折雪和譚家才能一次次的化險為夷。

鄆王高騅乃是當今攝政王高徵一母同胞的幺弟。

攝政王生母宸貴太皇太妃,在懷高騅之時驚夢而醒,夢蛇而孕,蛇性本屬淫邪本就不吉,加之宸貴妃懷子之後身體愈加不適極端勞累,同懷高徵之時截然不同,對腹中幺子的印象就愈發不喜了起來,總覺得此子生而不祥。

越臨近臨盆宸貴妃的這種預感就越發強烈。

果不其然,宸貴妃臨盆之時出乎太醫院太醫預計,竟一胎生下了一對雙生子,雙生之子於普通百姓家倒是還好,但於皇家卻是極度不祥的大凶之兆。

而高騅更是命硬,出生不到三日便生生克死了他的孿生兄長。

後不到一月,宸貴妃的母親又驟然猝死家中,同一年北興大旱顆粒無收,地震不斷,天災降下,生生愁得穆舜帝急出了白發。

宸貴妃和穆舜帝當即對此子生出了深深的恐懼來,親請了諸多民間高人道士和尚同欽天監,太史局共同為新生的小皇子批命。

得出的結論卻是,此子乃白虎星拖世,命格凶險乃是個真正的天煞孤星之命,克絕六親,唯有為此子建個寺廟托養在廟中由高僧震住,才能壓製住他命裏帶來的煞氣。

穆舜帝和宸貴妃深信不疑。

當即讓大師將此子帶出宮外,並在未曾過百天的高騅身上烙下了震煞印,托說小皇子身體孱弱要舍到宮外廟中才能平安成長,便在無人過問此子,話本中更為具體寫出為高騅被托養而建設寺廟位於何處。

直到穆舜帝和先皇相繼過世。

攝政王權傾朝野眼見著就要顛覆大興朝堂,皇太後上官氏這才急中生智召了這位被托養在外的王爺回來,壓製攝政王宸貴太妃母子。

高騅長於民間,大字不識一個,蠻橫且不講理,十足十的是個地痞流氓亡命徒模子,小皇帝在用著他克製攝政王的同時,又極其畏懼他。

日日不得暗寢,唯恐攝政王倒了,高騅又要起來。

折騰得他們母子永無寧日。

直到小皇帝命中的小仙女譚折雪出現,不好用的高騅才變作了一匹好用的良駒。

原因無他,恰是因為譚折雪死了好幾年的姐姐譚隨梅曾有幸救過高騅這白虎星一命,高騅雖素來狂放不羈不講道理,但卻著實是個重情義的。自回京以後,便是找了當初救過自己的女子好幾年,卻遍尋不到佳人芳蹤,救過他的女子僅是在那寺廟中住過些許時日的香客,並不知其姓名,高騅僅憑模糊猜測以為那女子姓譚,天下之大找一個人又談何容易,高騅在漫長的等待中堅持找尋著,此事幾乎成了他的一個心結。

直至,譚折雪成了新皇妃嬪,一日宮宴上。

高騅乍見譚折雪,認出了她是自己要找的人的妹妹,當麵問詢佳人下落,方知救過自己的女子早已在自己回京的那一年便已與世長辭。

高騅痛哭流涕,直言是自己克死了譚妃之姐。

並迎娶了譚隨梅的靈位回家,終身未娶,自此同譚家締結了秦晉之好,事事護著譚家及譚妃,成為了新帝和譚妃最有力的靠山,最後更是為了營救畏難之中的譚凱而死。

齊嘉敏在讀話本時,並未多思向來身體孱弱連吹風都會病倒的譚隨梅,是在什麼樣的時候什麼樣的契機裏才得緣救下高騅,連死了都為家中增添了這般大的福祉的。

可在見到鄆王高騅本人後。

齊嘉敏卻當真是覺得造化已是弄人到了可笑的田地。

救下高騅的竟是自己......而自己,救下的人為了報答自己,卻拚了命去保護害得自己一家不得好死的仇人,而這一切自己活了兩世竟都不知曉,連話本中都未曾寫出,簡直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盲區,這真真是個天大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