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母——造紙術 宋元明清的造紙術
宋元和明清時期,造紙用的竹簾多用細密竹條,這就要求紙的打漿度必須相當高,而造出的紙也必然很細密勻稱。
這一時期的楮紙、桑皮紙等皮紙和竹紙特別盛行,消耗量也特別大。紙質的提高,也促進了經濟、文化等行業的發展。
張大千是四川內江人,是我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傳說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裏夢一老翁送一小猿入宅,所以在他21歲的時候,改名猨,又名爰、季爰。後出家為僧,法號大千,所以世人也稱其為“大千居士”。
有一次,張大千邀約好友晏濟元一道,來到夾江縣馬村石堰山中,找到大槽戶石子青。在仔細觀看了紙的配料和生產過程後,他心中有了底,開始與晏濟元配製製造新紙的藥料。
兩個月過去了,張大千拿著配製好的藥液叫石子青試製新紙,造出的紙,抗水性和潔白度果然好多了。但美中不足的是這種紙抗拉力不強,受不了重筆。
在和幾個經驗豐富的造紙師傅商量後,張大千又決定在純竹漿中加入少量的麻料纖維。曆盡兩個月艱辛,新一代的夾江紙終於試製成功了。
新紙潔白如雪,柔軟似綿,張大千對其偏愛有加,親自設計紙簾、紙樣,同樣命名為“大風紙”。
新大風紙簾紋比宣紙略寬,在紙的兩端做有荷葉花邊,暗花紋為雲紋,設在紙的兩端四寸偏內處,一邊各有“蜀箋”和“大風堂監製”的暗印。
張大千共訂造了200刀夾江新紙,每刀96張,經徐悲鴻、傅抱石先生試用,齊聲稱道。從此以後,夾江紙名聲大振。
夾江手工造紙始於唐代,明清時期夾江紙業進入興盛時期,全縣紙產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
據史載,1661年,夾江所送的“長簾文卷”和“方細土連”兩紙經康熙親自試筆後,被欽定為“文闈卷紙”和“宮廷用紙”。
夾江紙名聲大嘩,除每年定期解送京城供科舉考試和皇宮禦用外,各地商人雲集夾江,爭相采購夾江紙品。因此,夾江有了“蜀紙之鄉”的美譽。其實,夾江紙和其他科技成果一樣,也是在此前的造紙技術基礎上取得的。
唐代用澱粉糊劑做施膠劑,兼有填料和降低纖維下沉槽底的作用。至宋代以後,多用植物黏液做“紙藥”,使紙漿均勻。
常用的紙藥是楊桃藤、黃蜀葵等浸出液。這種技術早在唐代已經采用,但是宋代以後就盛行起來,以致不再采用澱粉糊劑了。
這時候的各種加工紙品種繁多,紙的用途日廣,除書畫、印刷和日用外,我國還最先在世界上發行紙幣。
這種紙幣在宋代稱作“交子”,元明時期後繼續發行,後來世界各國也相繼跟著發行了紙幣。
元代造紙業凋零,隻在江南還勉強保持昔日的景象。至明代,造紙業才又興旺發達起來,主要名品是宣紙、竹紙、宣德紙、鬆江潭箋。
明清時期,用於室內裝飾用的壁紙、紙花、剪紙等也很美觀,並且行銷於國內外。各種彩色的蠟箋、冷金、泥金、螺紋、泥金銀加繪、砑花紙等,多為封建統治階級所享用,造價很高,質量也在一般用紙之上。
這一時期裏,有關造紙的著作也不斷出現。如北宋時期官員蘇易簡的《紙譜》、明代官員王宗沐的《楮書》,尤其是明代科學家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對我國古代造紙技術都有不少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