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母——造紙術 傳統造紙術的傳承
東漢年間經蔡倫綜合革新改造,提高造紙技術和質量。傳統造紙術曾經在西安南麵的北張村得到傳承,清代時曾被用作奏折和科舉考試用紙。
楮皮紙抄製技傳承人是張逢學生產的紙漿,經過備料、切穰、等幾道工序,造從的紙稱為“白麻紙”。為傳統造紙術的發展傳承作出了貢獻。
從西安出發南行20多千米,西麵是水資源豐富的灃河,自南向北流入渭河,東麵是當地人稱“灃惠渠”的人工河。長安北張村就處於兩條流水之間。
相傳東漢時,蔡倫因政治鬥爭被抓到京都接受審判,他不願忍受屈辱,在他的造紙發明地和封地龍亭縣服毒自盡。
蔡倫家族中人也受到連累四處逃命藏匿,其中一部分人逃至安康,經子午道越秦嶺,向北走出秦嶺山口時,將當時最先進的植物纖維造紙技術傳授給北張村一帶。於是,北張村人至今仍在沿用的就是蔡倫發明的用植物纖維為原料的造紙法。
北張村南麵的秦嶺灌木叢生,楮樹、桑樹隨處可見,成為造紙用之不盡的優質原料,滔滔灃河水又為楮樹皮的浸泡、發酵、漂洗、打漿提供了便利條件。
1000多年來,長安北張村的紙匠們一直使用原始、簡單的工具,按照東漢蔡倫發明的複雜、完整的流程,製造出純天然的楮皮紙。這套工藝被專家們稱作“研究手工紙工藝演化進程的活化石”。
北張村自古以來人多地少,手工造紙在很長的曆史時期裏都是當地村民生活的主要來源。流傳在北張村一帶的民謠講述了蔡倫實驗造紙、攻克一道技術難關的故事。
民謠說道:
蔡倫造紙不成張,觀音老母說藥方。
張郎就把石灰燒,李郎抄紙成了張。
村裏幾乎每家造紙作坊的牆壁上,都供奉著造紙祖師爺蔡倫的神像,村外還有一座蔡倫廟,供奉著“紙聖”蔡倫祖師,接受紙工和村民的頂禮膜拜。
“倉頡字,雷公瓦,灃出紙,水漂簾。”流傳下來的北張村民謠,不但描述了最早紙的誕生,而且成為灃河一帶造紙曆史悠久的有力佐證。
楮皮紙抄製技藝的傳承人是張逢學。張家生產紙漿要經過備料、切穰、踏碓、搗漿、淘漿這樣幾道工序。
具體流程是:先篩選出用清水泡過的新鮮枸樹皮,放到石灰水裏泡兩三天,然後在大鍋裏蒸一天一夜。待纖維徹底軟化,拿到河裏將石灰和其他雜質徹底洗幹淨後放到石碾上碾成穰,再用鍘刀切碎,然後用工具壓成鬆散狀。
之後,還要放到石缸裏用石具搗,使植物纖維變得更軟更細,最後放到石槽裏淘漿變成均勻的紙漿。
張家後院有一個5米長,3米寬浸泡紙漿的水槽。據說,這個水槽一定要用石頭壘砌,才能保證水不變臭。
人站進一個水槽邊一米見方的洞裏,手持飛杆在水中來回攪動,讓纖維均勻分布在水中,隨後巧妙地使漿中的纖維覆蓋在紙簾上,形成濕紙,一張張疊放於紙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