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在軍事上的應用(1 / 3)

強大戰神——黑火藥 火藥在軍事上的應用

在火藥發明之前,攻城守城常用一種拋石機拋擲石頭和油脂火球,來消滅敵人;火藥發明之後,利用拋石機拋擲火藥包以代替石頭和油脂火球。

根據史料記載,火藥首次用於戰爭是在唐代。自從火藥被用於軍事後,對戰爭的勝負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萬戶是明代人,他熱愛科學,尤其對火藥感興趣,想利用這種具有巨大能量的東西,將自己送上藍天,去親眼觀察高空的景象。為此,他做了充分的準備。

1483年的一天,萬戶手持兩個大風箏,坐在一輛捆綁著47支火箭的蛇形飛車上。然後,他命令他的仆人點燃第一排火箭。

隻見一位仆人手舉火把,來到萬戶的麵前,心情非常沉痛地說道:“主人,我心裏很害怕。”

萬戶問道:“怕什麼?”

那仆人說:“倘若飛天不成,主人的性命怕是難保。”

萬戶仰天大笑,說道:“飛天,乃是我中華千年之夙願。今天,我縱然粉身碎骨,血濺天疆,也要為後世闖出一條探天的道路來。你不必害怕,快來點火!”

仆人們隻好服從萬戶的命令,舉起了熊熊燃燒的火把。隻聽“轟!”的一聲巨響,飛車周圍濃煙滾滾,烈焰翻騰。頃刻間,飛車已經離開地麵,徐徐升向半空。

地麵上的人群發出歡呼。緊接著,第二排火箭自行點燃了,飛車繼續飛升。

突然,橫空一聲爆響,隻見藍天上萬戶乘坐的飛車變成了一團火,萬戶從燃燒著的飛車上跌落下來,手中還緊緊握著兩支著了火的巨大風箏,摔在萬家山上。這樣,勇敢的萬戶長眠在鮮花盛開的萬家山。當然,他進行的飛天事業停止了。

萬戶乘坐火箭飛天,承載了人類的飛天夢想。他開創的飛天事業,得到了世界的公認。

事實上,火藥發明後,經進一步研究和推廣,在軍事上得到了廣泛應用。

據宋代史學家路振的《九國誌》記載,唐哀帝時,鄭王番率軍攻打豫章,即今江西省南昌,“發機飛火”,燒毀該城的龍沙門。這可能是有關用火藥攻城的最早記載。

至兩宋時期,火藥武器發展很快。據《宋史·兵記》記載,970年兵部令史馮繼升進獻火箭法,這種方法是在箭杆前端縛火藥筒,點燃後利用火藥燃燒向後噴出的氣體的反作用力把箭鏃射出,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噴射火器。

馮繼升的祖父是一個煉丹家,馮繼升從小就在火藥堆中長大,他最初製成類似現在的鞭炮之類的物品,以供玩耍。後來漸漸發現火藥的膨脹力足以使房屋炸毀。

經過慢慢地摸索,發明了火箭。這種火箭是把火藥綁在箭頭上,用引線點著後射向敵人。引起大火而燒殺敵人或糧草等。

馮繼升把此方法獻給當時的皇帝,皇帝大悅,遂封給馮繼升一個專門監督製造火箭的中級官職。馮繼升上任後,曾為北宋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受到皇帝的嘉獎。

宋太祖滅南唐時,曾經使用過用弓弩發射的火箭和用炮拋射的火炮,正是因為改用裝有火藥的彈丸來代替石頭。

原來古代人打仗,距離近了用刀槍,遠了用弓箭,後來還用拋石機,把大石球拋出去,打擊距離較遠的敵人。

拋石機大約在我國春秋末期就出現了。《範蠡兵法》中記載:“飛石重十二斤,為機發射二百步。”

拋石機就是最初的炮,炮就是拋的意思,最早拋的是石頭,所以是“石”字旁。至於“火”字旁的“炮”字,本來指一種烹飪的方法,或者一種製藥的方法。把這個“炮”字也作為武器的名詞來用,那是用了火藥以後的事情了。

第一枚以火藥作推力的火箭是宋代士兵出身的神衛隊長唐福於1000年製造的。使用方法是:點燃竹筒內的火藥,使其燃燒,產生推力,使火箭飛向敵陣,之後箭上所帶的火藥再次爆炸燃燒,殺傷敵人。

不久,冀州團練使石普也製成了火箭、火球等火器,並做了表演。

火藥兵器在戰場上的出現,預示著軍事史上將發生一係列的變革。從使用冷兵器階段向使用火器階段過渡。火藥應用於武器的最初形式,主要是利用火藥的燃燒性能。隨著火藥和火藥武器的發展,逐步過渡到利用火藥的爆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