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在軍事上的應用(3 / 3)

明燕王朱棣,即後來的明成祖與建文帝戰於白溝河,就曾使用了“一窩蜂”。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多發齊射火箭,堪稱是現代多管火箭炮的鼻祖。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當時水戰中使用的一種叫“火龍出水”的火器。據《武備誌》記載,這種火器可以在距離水麵三四尺高處飛行,遠達兩三千米。

這種火箭用竹木製成,在龍形的外殼上縛4支大“起火”,腹內藏數支小火箭,大“起火”點燃後推動箭體飛行,“如火龍出於水麵。”火藥燃盡後點燃腹內小火箭,從龍口射出。擊中目標將使敵方“人船俱焚。”

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二級火箭。

另外,《武備誌》還記載了“神火飛鴉”等具有一定爆炸和燃燒性能的雛形飛彈。“神火飛鴉”用細竹篾綿紙紮糊成烏鴉形,內裝火藥,由4支火箭推進。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多火藥筒並聯火箭,它與今天的大型捆綁式運載火箭的工作原理很相近。

世界上首次使用火藥兵器的海戰發生在宋金之間。1161年9月,完顏亮發兵60萬人進攻南宋。在大敵當前的緊急關頭,南宋嶽飛部將、浙西馬步軍副總管李寶自告奮勇,願率所部戰船120艘、水軍3000人,浮海北上,阻擊金國水軍。

宋軍在戰區夜擊鼓為號,向金軍發起攻擊。當時南風正勁,宋軍前鋒艦隊首先向敵發起攻擊,放射火箭、火炮,焚燒敵艦。

金軍倉促迎戰,金軍船上的帆采用油絹製成,成了最好的引火物,強勁的南風將金艦隊吹擠在一起,風助火勢,一時間,烈焰衝天,數百艘金艦被煙火吞沒。

至當晚淩晨時,戰鬥結束,殘餘逃竄的幾十艘金軍艦被宋軍艦追擊50多千米後被殲滅。由於海戰失敗,陸上又受挫,導致金代朝廷內訌,最後完顏亮被殺,金軍的南侵以失敗告終。

這是火藥武器首次運用在海戰上麵,並且發揮了立竿見影的作用。

[旁注]

路振 (957年~1014年)北宋時期史學家。路振年幼聰悟,5歲誦《孝經》、《論語》。在母親嚴加教誨下,不管隆冬盛暑,從未鬆懈。路振文詞溫麗,屢奏賦頌,為人稱道。尤長詩詠,內多警句。代表作品有《祭戰馬文》、《伐棘篇》等。

團練使 全名“團練守捉使”,唐代官製,負責一方團練,即自衛隊的軍事官職。唐代初期團練使有都團練使、州團練使兩種,皆負責統領地方自衛隊,地位低於節度使。一般都團練使多由觀察使兼任,州團練使常由刺史兼任。明代時廢除。

陳規 宋代官員,武器發明家。他為官清廉,樂善如施。另據史料記載,最早研製管形火器,並在實戰中運用,效果明顯。這種武器就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被後人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武備誌》 明代茅元儀輯的大型軍事類書,由兵訣評、戰略考、陣練製、軍資乘、占度載五部分組成。其中存錄很多十分珍貴的資料,如《鄭和航海圖》、雜家陣圖陣法和某些兵器,為他書罕載。故該書在軍事史上占有較高地位,為後世所推重。清乾隆年間被列為禁書。

嶽飛 (1103年~1142年)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此外,其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是千古傳誦的名篇。

[閱讀鏈接]

據史料記載,最早研製和使用管形火器的是宋代德安知府,即今湖北省安陸的陳規。這種管形火器用長竹竿做成,竹管當槍管。使用前先把火藥裝在竹筒內,交戰中從尾後點火,以燃燒的火藥噴向敵人,火藥可噴出幾丈遠。

1132年,金軍南侵,一群散兵遊勇攻打德安城,陳規運用他發明的火槍組成一支60多人的火槍隊,兩三人操持一杆火槍,最終將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這種武器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陳規也被後人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