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五章 入京(結局3)(1 / 3)

此後不久,朝廷便有正式的詔書下達:次年八月,長樂公主出番和親,帝擬隨行陪嫁牡丹一百二十株,由新任花官姚家選出牡丹良品及陪嫁入外番的牡丹花農,擇日送入京城。次年十二月,太後大壽,賀壽牡丹亦是同此。

此詔一出,墨蘭更是早晚忙於花田,常常入夜才歸。而李氏亦考慮到墨蘭確有皇命在身的,若真有個什麼差池,周家也脫不了幹係,後來這段時間,對墨蘭也就寬容許多。

周舫之鄉試得中,信心倍增,對幾年前馮先生的話更是深信不不疑。想他與墨蘭兩年的磨合之期己過,料想此次會試得官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讀起書來也就勁頭十足,將心頭對墨蘭的念想也就暫時壓下。

而丁玉竹********的都在照顧周舫之的日常起居之上,與墨蘭有時幾日都難得見上一麵。

昭興帝的詔書竟給周家帶來難得的風平浪靜。

而長樂公主此次和親,是當朝與外番和好之後的首次和親,牡丹又是番王心頭所好,昭興帝十分重視這次的陪嫁牡丹,帝擔心新上任的姚家父子不能完全勝任,所以在詔書的最後,帝命卸任花官魏家從旁協助,姚魏兩家合力,勿必完成此次重任,成同賞,敗則同罰。

這道詔書的到達給了姚魏兩家一個重修舊好的機會。

雖然魏槿沒有明說,但是事情一路發展而來,魏老爺對於魏槿與墨蘭的事情也了解大概。尤其是墨蘭嫁入周家以後,魏槿的落寞他更是看在眼裏,愧在心裏。

如今他放下一切名利,反而將所有的事情看得清楚想的明白,前世因今世果,魏槿與墨蘭之所以有情不能相守,都是他自己多年前因貪念而種下的因果。

趁著這個能與姚老太爺見麵的機會,魏老爺跪在老太爺麵前痛哭流涕,誠心懺悔他過去所犯下的過錯,並許諾願意盡一切能力去彌補。

姚老太爺經過先前一番生死,如今身體亦大不如前,心中的恩怨早己看得淡了許多。他親手將魏老爺扶起,表示願與魏家摒棄前嫌,如今兩家合力完成聖命才是頭等大事。

魏老爺感激涕零,依聖旨所言,與魏槿一起,很盡心的指導姚家送牡丹入京的各項事宜。自此以後,姚魏二家合好如初。

魏老爺對過去之事心懷愧疚,常備禮品與姚家往來。

姚老太爺頗欣賞魏槿,大有將之前結親的話題重提之意。而姚家女子當中,唯有寒蘭待嫁,姚老爺亦向魏老爺暗示過一回,表示兩家可趁結親之機交換花種。

對於姚家的提議,魏老爺是滿心歡喜的。

魏槿的終身一直是魏老爺的心頭大石,上次虛驚一場,好在事後知道魏槿並沒有所謂的隱疾,倒是讓他舒了口氣。雖然知道魏槿屬意墨蘭,可是墨蘭己經再嫁,魏老爺想,魏槿總不能獨守一輩子吧?魏家能與姚家結親,也算是了結前事,與姚家重修舊好。

雖然斟酌著想了很久,結親的話,魏老爺還是猶豫著,看著魏槿的臉色說的,一邊捧著茶盞在手中不安的揉搓,“槿兒啊,你如今年紀不小了,你瞧瞧,連柯兒都要做爹爹了。爹的意思,哦,不是,你娘親若是地下有知,也定然為你的終身發愁啊,你看……”

自魏老爺辭官以後,魏槿與他的關係己經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魏槿待魏老爺也不似原來那般冷冰冰的,所以一家人才會有這種一起坐下來喝茶閑聊的機會。

聽了魏老爺的話,魏槿的臉色己是一沉,“這件事情,爹就甭為我操心了罷,我心裏有數。”

“有數,你有什麼數?”魏老爺低聲嘟嚷了一句,抬眼看他,“姚家三姑娘都嫁到周家了,你還想怎麼樣?姚家的意思,將六姑娘許給你……”

“爹!”魏槿低吼一聲,“砰”的將手中的茶盞擲在桌上,茶杯在桌上打了個滾才停在桌沿,隨著翻了一桌的茶水。

魏老爺先是給突如其來的響聲嚇得一個哆嗦,等他反應過來,魏槿己經起身離座,大步離去。

魏老爺也是一陣惱怒,跟著重重的將茶盞拍在桌上,瞪著魏槿離開的方向,低聲喝道,“臭小子!有沒有把我當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