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度基本上就是足不出戶的,以他從羅馬人那裏掠奪來的書籍,他需要足夠的時間潛心閱讀。僅僅是迅速一瞥,他都感覺到這個看起來浮躁而荒誕的文明有著足夠讓他可以學習的部分,也是從這個時候他開始有了一種收集書籍的癖好。
他的這個退隱的決定是無比正確的,公元2世紀以後,羅馬帝國逐漸衰弱,各地奴隸暴亂時有發生,日耳曼人又不斷謀劃著給羅馬人搗亂,可以說這個時候的羅馬帝國境內紛亂無比。特別是公元205到304年,羅馬曆任皇帝都對基督教徒進行全麵的迫害,與基督教會關係重大的哈度自然不會傻乎乎的跑過去挨刀。除此之外,公元170年左右,歐洲北地氣溫驟降,掀起了大規模的蠻族遷徙運動,就是在這個時期,東哥特人、勃艮第人、汪達爾人遷徙到羅馬帝國邊境區域,朱特人、盎格魯人和薩克遜人遷往英格蘭並建立盎格魯-薩克遜王國,法蘭克人也開始向羅馬帝國的高盧區域移動。
在哈度手上,有不少建築方麵的手稿,其中一種就是從上日耳曼行省搜刮來的日耳曼部落畫冊。有一張畫風很粗獷的手稿吸引了哈度的注意:這應該是日耳曼人中祭祀用的建築設計,高聳的券塔直插向天空,好像要從地麵直升天堂的想法在其中。特別是日耳曼地區在法蘭克人南遷、日耳曼人西進、基督教徒北逃的大交融下,不少日耳曼部落都投身於基督教的懷抱,他們的文化中也融入了建設禮拜堂和教堂的思想。可能是這種設計獨特而令人眼前一亮,這些手稿被羅馬軍團的將軍搜刮到以後並沒有直接付之一炬,而是較為完好的保存了下來,不得不說是其中的藝術水平征服了羅馬人。
不過這種建築物哈度從沒有看到實際的建造過,當然這也沒有關係,他完全可以拓展他山洞裏的空間,切削出這樣美麗的建築結構出來——他也確實覺得山洞裏的空間不夠,至少是放不下那麼多的書籍畫卷。
在審視了洞內空間好一段時間後,哈度認為應該從起居室後麵向後進行拓展,首先擴大天花板區域,然後向後向下挖掘出足夠大的空間,將他從羅馬帶回來的東西暫時寄存在洞口。他是這麼想的,也就是這樣做的,接著就捏了個矮凳,坐在那裏看書,時不時的去深洞內劃拉幾下,把書籍中關於雕刻的知識進行一下實操。中間哈度出洞的時間也不多,族內還是按照以前的約定送來過兩次孩童,哈度也對外麵的世界稍稍打聽了一下,才知道自己沒有出來的這段時間發生了不少事情:基督徒們在各地興建了不少教堂,這些拱頂建築物給他們帶來了足夠的精神慰藉;聽聞基督教在羅馬各地流轉的比例甚至高於羅馬諸神,為了響應羅馬公民的號召,君士坦丁大帝表示赦免對基督徒的迫害,並立基督教為國教;惡魔教會同樣在大舉發展著,他們選定在羅馬城西北部台伯河岸建立他們自己的小型保護國;聽說前幾年惡魔教會第聶伯河分會傳來消息,說有一群非常善於馴馬和騎獵的部落軍隊從東北方遷來,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所不為,據可靠消息稱,他們是一支叫做“匈”的馬背民族;西哥特人起義軍沿多瑙河一直往東南方向進發,最後還推進到了君士坦丁堡附近的阿德裏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