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迫不得已——康熙第一次廢太子
這次廢皇太子,對康熙精神上刺激很大,致使他六天六夜不能入睡。後患中風,隻能用左手批閱奏折,到底經曆怎樣的痛苦煎熬康熙才決定廢掉太子?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在不知不覺中,康熙的二十個兒子都一年一年漸漸長大成人。雖說其中亦有庸碌之輩,更多數卻是精明強幹,抱負不凡。
皇子都認為自己是龍兒,誰不想將來去做皇上?尤其那大阿哥胤禔,排行第一,從小心裏早就盤算該由自己去坐龍椅;八阿哥允禩,自認為生辰八字主貴;四阿哥胤禛,更是胸懷大誌,與眾不同。因此他們早就各立黨派,培置親信,網羅黨羽了。
胤禔有“大阿哥黨”,胤禩有“八阿哥黨”。胤礽是太子,自有許多人趨前奉迎巴結,因而也有“太子黨”。這些黨派你算計我,我陷害他;你打我一拳,我踢他一腳。整日裏策劃於密室,表麵上兄弟情誼很重,背地裏都巴不得兄弟們一下子全死光才好,全沒了兄弟情意。四阿哥更比別人多了一招:表麵上並不飛揚跋扈,暗地裏卻結交劍客,剪除異己。那些來無蹤、去無影的神秘人物,後來都為他謀奪皇位、鞏固統治出了大力。
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牆。阿哥們之間的爭鬥自然會傳到康熙耳中。因胤礽是太子的緣故,‘槍打出頭鳥’,眾阿哥便將主要攻擊目標—齊指向了他。關於太子的種種流言蜚語一起飛進康熙的耳朵裏。先是說胤礽嗜淫、陰鬱,後來又說他暴虐、狂躁、圖謀不軌等等。種種說法對皇太子很不利。
久而久之,康熙對太子的看法在潛移默化中有所改變。這天,康熙冷丁想起來,大學士索額圖曾對康熙倡議,皇太子服禦應俱用黃色,這樣一來太子與皇帝的服飾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了。康熙當時果斷地拒絕了這個建議。康熙心想:此話雖是出自索額圖之口,莫非與胤礽毫無關係麼?另外,康熙與噶爾丹打仗的時候,有人說太子在京私製龍袍,私坐龍椅,康熙朕想到太子胤礽對自己的疾病漠不關心的態度,康熙倒吸了一口涼氣,心裏頓時如同萬千個蜜蜂一起飛舞。
康熙四十七年八月,康熙出塞行圍,忽聞皇十八子病重,君臣均麵有憂色,康熙親自回京看視。九月,康熙的十八皇子死,時年僅八歲。胤礽對十八皇弟之死,毫無弟兄友愛之情,這就更加深了康熙對他的嫌惡。
胤礽受到康熙的斥責之後,非但不反躬自省,反而嫉恨在心;在行軍途中,每夜逼近父皇所居的幃幄,扒裂縫隙,鬼頭鬼腦地向裏窺視,不知意欲何為。這位臨禦47年的皇帝,每到夜深人靜時想到那些躲在暗處的窺探者正盯著自己,頓時日夜戒備,不得安寧。
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裏,康熙的精神一直處於一種病態的緊張之中,防不勝防,苦不堪言。雖然他可以指揮千軍萬馬,卻約束不了自己的子嗣;
雖然他無論是上朝還是退朝,都有一大群人前呼後擁,但卻沒有人能分擔他精神上的孤獨、苦悶;雖然他無論是深居大內還是出巡在外,禦前侍衛從來都是目不交睫、晝夜護衛在身邊,但他依然感到危機重重。一時間,一世果敢英明的康熙變成了一個是孤獨苦悶的皇帝。一個疑慮重重,疑神疑鬼的皇帝。
另外,皇太子集團的勢力也讓康熙不得不采取必要的行動。皇太子胤礽的生母皇後赫舍裏氏的祖父是索尼,父親是領侍衛內大臣噶布喇,叔父是當朝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索額圖一夥曾秘密結黨,趨奉皇太子,議論國政,密謀大事。
康熙曾警告索額圖說:“你們背後謀劃的事,你們勾結一處的所作所為,你們背後說的怨恨之言,都不能擺在桌麵兒上說,你心裏很清楚!”康熙深感自己的皇位和生命受到威脅,說:“說不定哪天就被鴆殺,或者被謀害,真是日夜警惕,心神不寧。”
後來康熙下令將索額圖處死,同時警告皇太子說:“從前索額圖幫著你謀劃的那些事情,我知道得清清楚楚,所以將索額圖處死。”但皇太子並未因此而收斂,反而更加乖張。
胤礽平時對臣民百姓,稍有不從便任意毆打,其侍從肆意敲詐勒索,仗勢欺人,也激起公憤。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蘭圍場的布爾哈蘇台行宮,康熙對胤礽的行徑忍無可忍,特令隨行文武官員齊集塞外行宮,勒令皇太子胤礽跪下,曆數其罪狀:“胤礽不聽教誨,目無法度,朕包容二十多年,他不但不改悔,反而愈演愈烈,實難承祖宗的宏業。”
康熙邊哭邊訴,竟至氣倒在地,大臣急忙將他扶起。群臣也為之傷感,泣不成聲。康熙下令,首先懲辦了慫恿皇太子的官員,繼而又廢了皇太子,令大阿哥胤禔監視胤礽。這次廢皇太子,對康熙精神上刺激很大,致使他六天六夜不能入睡。後患中風,隻能用左手批閱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