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愛的輪回(3)(2 / 3)

她依舊毫無懸念地漂亮。常常,誤了她的,就是這麼一點點不尋常的漂亮。因為漂亮,她認定應該剔除掉自己生活中粗陋的瑕疵;因為漂亮,她覺得自己受了生活和造主物的欺侮。既然是一朵花,即使不開在富麗的皇家花苑,也要開在花園裏接受無數路人讚歎目光的朝拜才是。怎麼就偏偏生在了尋常百姓家的矮牆裏?“因為社會地位和出身弟門對女人來說,本來就沒有意義,她們的美貌、優雅和嫵媚就是她們的社會地位和出身門弟。她們天生的聰慧機敏,風趣優雅,就是她們惟一的等級,使得平民人家的一些姑娘可以和身份最高貴的夫人相媲美。”

漂亮不是致命的,時刻跳蕩出內心****著她靈魂四壁的欲望的小火苗才是危險的。她身上有著所有年青女人都具有的通病:耽於幻想,並且沉迷。現實生存空間的逼仄,讓她們年輕的夢幻憔悴甚至枯萎。簡陋的住房,寒酸的牆壁,磨損的座椅……漸漸地,她的眸子裏浮現出另外一番場景:“……靜靜的會客廳,牆壁上掛著東方式的帷幕,被又高又大的分枝的銅燭台照得通亮;暖氣爐裏散發出一股暖烘烘的空氣,兩個穿短套褲長襪的身材魁梧的男仆,在這使人暈暈乎乎的暖空氣中,倒在寬大的扶手椅裏睡著了。”多少年了,每次看到這樣的描述,誰能抗拒自己內心深處油然而生的暖意?烘烤上你的臉頰的,分明是一個年青女人滾燙焦灼的充滿渴求的內心。是憧憬最先裝飾了不盡如人意的現實生活。即使麵對一個女人並不恰如其分的渴望,善良的智者總會微笑著默許。在他心髒的位置,曾經或正在綻放對於生活和未來的熱望。

是的,你一定記起來了,她叫瑪蒂爾德。我第一次聽說她的故事,在中學的課堂上。那時候,語文課的重要一環就是在對課文進行一番細致的分析後,大家集思廣益,總結中心思想。我已經忘記了那堂課的具體情形,但是瑪蒂爾德在一代孩子的心中已經成為一個不甚光彩的名字。她愛慕虛榮,簡直就是一個可憐的小醜。盡管她為一串假鑽石項鏈付出了青春和金錢的代價,但沒有人同情她。這個荒唐可鄙愛慕虛榮的女人理應受到這樣的懲罰。隱約記得,那篇課文要求總結一下這個女人所具有的微乎其微的美德,老師勉強地找到一點:她很誠實,並且能夠為此背負沉重的債務。即使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讚美,也讓一顆童稚的心靈極為不舒服。一個貪圖虛榮享樂的女人怎麼居然還能說她有美德呢?

那時,我還不是女人,我連一枚青澀的果子都算不上。充其量是一枚尚在沉睡的果核。因此,多年後,我再次翻開書頁,摩挲著她內心深處那些寂寞、委屈,和燭花一樣爆發出來的短暫的快樂的假象,無比摯誠地,請求瑪蒂爾德的寬恕和原諒。請原諒我的無知和愚蠢,原諒我的魯莽和盲從。我曾經那麼愚魯,像個虛偽的假聖人,背叛了一個女人的溫柔細致的內心。

她早早來到我們的生命裏。我們盡量按捺住她的不安從而按捺住自己的焦躁和痛苦。有時候,她還是會從我們的身體裏跑出來,我們微微吃了一驚,隨即又安靜下來,她並不讓我們陌生。她一直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當她堅持從我們的身體或人群中脫穎而出,我們暗中嫉妒卻要大聲詛咒,以此證明自己和她不同。但每次,她都以沉默和執拗回擊眾人的叫罵。她輸得徹底,贏得不動聲色。

她叫風,一個漂亮女人,生活優裕,某醫院院長,丈夫在某所大學任教。有房有車,這樣的生活,讓很多人羨慕。風幼時家貧,媽媽沒有工作,育有三男二女,七口人的生活著落全由父親一個人起早摸黑地擔負著。數九寒天裏,風伸出布滿細小的血紅裂口的黑色小手幫家裏拾煤核兒的時候,生活就已教會她最實用的真理,而不是那些風花雪月的形而上的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