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脈穴位詳解(2 / 3)

【解剖】在腹內、外斜肌腱膜,腹橫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動、靜脈肌支;布有第十二肋間神經及髂腹下神經。

【功效】散熱生氣。

【主治】陰部痛,子宮脫垂,遺精,帶下,月經不調,痛經,不妊,泄瀉,痢疾。陽痿、早泄、膀胱疾病等。該穴為人體足少陰腎經上的重要穴道。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穴位詳解

大赫:大,大也、盛也。赫,紅如火燒十分顯耀也。大赫,意指體內衝脈的高溫高濕之氣由本穴而出腎經。本穴物質為體內衝脈外出的高溫高壓水濕之氣,因其高溫而如火燒一般顯耀,因其高壓而氣強勁盛大,故名大赫。

衝脈、足少陰之會:理同大赫穴位詳解。

氣穴

【穴位一找準】該穴位於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取穴時,可采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該位於人體的下腹部,關元穴左右一指寬處。

【解剖】在腹內、外斜肌腱膜,腹橫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動、靜脈肌支;布有第十二肋間神經及髂腹下神經。

【主治】月經不調,白帶,小便不通,泄瀉,痢疾,腰脊痛,陽痿,生理不順、腰部疼痛、冷感症等。該穴為人體足少陰腎經上的重要穴道。

【功效】補益衝任。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8~1.2寸;可灸。

氣穴:穴內物質為氣態物也。本穴物質為大赫穴傳來的高溫高壓水氣,至本穴後,快速強勁的高溫高壓水氣勢弱緩行並擴散為溫熱之性的氣態物,故而得名。

胞門:胞,胞宮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胞門,意指胞宮的外輸氣血由此外出衝脈。本穴物質為天部的溫熱之氣,此氣來源於胞宮,在本穴開始向衝脈以外傳輸,是衝脈氣血外出的主要門戶,故名胞宮。子戶名意與胞宮同。

衝脈、足少陰之會:本穴物質既有腎經氣血又有衝脈氣血,故為衝脈、足少陰之會。

四滿

【穴位一找準】該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當臍中下2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解剖】在腹內、外斜肌腱膜,腹橫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動、靜脈肌支;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

【功效】除濕降濁。

【主治】月經不調,崩漏,帶下,不孕,產後惡露不淨,小腹痛,遺精,遺尿,疝氣,便秘,水腫。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穴位詳解

四滿,衝脈、足少陰之會,又名髓府穴,髓中穴,髓海穴。

四滿:四,四麵八方也。滿,充斥、充滿也。該穴意指腎經衝脈氣血在此散熱冷凝、充斥穴內各個空間。本穴物質為氣穴傳來的熱性水氣,水氣上行至此後熱散冷凝化為霧狀水滴並充滿穴周,故名。

衝脈、足少陰之會:本穴物質既有腎經氣血又有衝脈氣血,故為衝脈、足少陰之會。

中注

【穴位一找準】該穴位於人體下腹部,當臍中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解剖】在腹內、外斜肌腱膜,腹橫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動、靜脈肌支;布有第十肋間神經。

【功效】利濕健脾。

【主治】月經不調,腰腹疼痛,大便燥結,泄瀉,痢疾。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穴位詳解

中注為衝脈、足少陰之會。

中注:中,與外相對,指裏部。注,注入也。該穴意指腎經衝脈的冷降經水由此注入體內。本穴物質為四滿穴傳來水津濕氣,至本穴後則散熱冷降為地部經水並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體內,故名。

衝脈、足少陰之會:本穴物質既有腎經氣血又有衝脈氣血,故為衝脈、足少陰之會。

陰交

【穴位一找準】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寸。

【解剖】在脛骨後緣和比目魚肌之間,深層有屈趾長肌;有大隱靜脈,脛後動、靜脈;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後方有脛神經。

【功效】利水消腫,止瀉。

【主治】繞臍冷痛,腹滿水腫,泄瀉,疝氣,陰癢,小便不利,奔豚,血崩,帶下,產後惡露不止,小兒陷囟,腰膝拘攣。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孕婦慎用。

肓腧

【穴位一找準】該穴位於人體的腹中部,當臍中旁開0.5寸。

【解剖】在腹內、外斜肌腱膜,腹橫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動、靜脈肌支;布有第十肋間神經。

【功效】積脂散熱。

【主治】腹痛繞臍,嘔吐,腹脹,痢疾,泄瀉,便秘,疝氣,月經不調,腰脊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肓腧,衝脈、足少陰之會,又名盲腧穴,子戶。

肓腧:肓,心下膈膜也,此指穴內物質為膏脂之類。腧,輸也。該穴意指胞宮中的膏脂之物由此外輸體表。本穴物質為來自胞宮中的膏脂之物,膏脂之物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外輸體表,故而得名(何以知本穴物質來自胞宮?其理如下。本穴位居臍旁,而臍則為人體胸腹部體表的重力場中心,本穴外輸的氣血物質必定是來自與之全息對應的體內重力場中心附近髒器。體內的重力場中心為二腎,相鄰的髒器有胞宮和膀胱,但本穴位於衝脈,這就決定了本穴的氣血物質是來自胞宮而非膀胱)。

盲腧:盲,昏暗之意,指穴內外輸的氣血物質為膏脂,混濁不清,有別於腎經經水應有的清也。腧,輸也。盲腧穴,意指本穴氣血為胞宮外傳的膏脂之物。理同肓腧穴位詳解。子戶名意與肓腧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