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腸經的養生(1 / 1)

第四章腸經的養生

《內經·靈蘭秘典論》上說:“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受盛”“化物”是指小腸能夠將胃輸送來的食物,進行加工,分清泌濁0,清者化生成氣血津液,給全身供應營養,中醫叫“運化精微”。小腸的這種功能決定了小腸經的養生範圍。《靈樞·經脈篇》說,小腸經是“主液所生病者”。“液”包括月經、乳汁、白帶、精液以及現代醫學所稱的腺液,如胃液、胰腺、前列腺和滑膜分泌的滑液等,所以凡與“液”有關的疾病,都可以先從小腸經來尋找解決辦法。

小腸經,十二經脈之一。首載於長沙出土的馬王堆漢墓醫書。其中《帛書·經脈》甲種本,即《足臂十一脈灸經》稱為“臂泰(太)陽癬(脈)”;乙種本,即《陰陽十一脈灸經》稱為“肩脈(脈)”。《靈樞·經脈》稱為“小腸手太陽之脈”。現通稱為手太陽小腸經,簡稱小腸經。

《靈樞·經脈》: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

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

其支者:別頰上,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1.踝——此指手腕後方小指側的高骨。

2.臂骨——指尺骨。

3.兩骨——指尺骨鷹嘴和肱骨內上髁。

4.目銳眥——《靈樞·癲狂》:“目眥外決於麵者為銳眥。”指目外角。目大角為內眥。

手太陽經小腸脈,小指之端起少澤,循手外側,出踝中循臂骨出肘內側,上循臑外出後廉,直過肩解繞肩胛,交肩下入缺盆內,向腋絡心循咽嗌,下膈抵胃屬小腸。一支缺盆貫頸頰,至目銳眥卻入耳,複從耳前仍上頰,抵鼻升至目內眥,斜絡於顴別絡接。

譯文:

手太陽小腸之脈:從小指內側少陰之脈少衝穴循小指之端少澤穴起,循手外側,前穀、後溪穴,從後溪上腕至腕骨穴,從腕骨出踝中,入陽穀、養老穴也。從養老直上,循臂骨下廉,支正穴也。從支正出肘內側兩筋間,小海穴也。從小海上循臑外後廉,也肩解,肩貞穴,繞肩胛,臑腧穴,上肩,天宗穴也。從天宗循行秉風、曲垣等穴,從肩中腧入缺盆穴,散而內行,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之分。其支者,從缺盆循頸入天窗、天容穴,上頰顴髎穴,至目銳眥,卻入耳中,聚於聽宮穴也。其別支從頰上(出頁)抵鼻,至目內眥,以交於足太陽經。此外,小腸與足陽明胃經的下巨虛脈氣相通。

腸經的常見症狀

小腸力傳導之官,主要生理功能是傳導、排泄糟粕。大腸病的病理變化為傳導功能失常。常見的病證如便秘、泄瀉、痢疾等。

小腸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種:

小腸濕熱證:多因感受濕熱外邪,或飲食不節等濕熱因素侵襲小腸所致。症見腹痛,下利赤白黏凍,裏急後重;或暴注下泄,色黃而臭。伴見肛門灼熱,小便短赤,口渴,或有惡寒發熱,但熱不寒等症。舌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治宜清熱利濕,疏調胃腸氣機,如傷食型之泄瀉采用摩腹治療為主,並在中脘、天樞、建裏、上巨虛、合穀、裏內庭等穴處按揉。

小腸液虧:多因素體陰虧,或久病傷陰、或熱病後津傷未複,或婦女產後出血過多等因素引起的津液不足,不能濡潤小腸所致。症見大便秘結幹燥,難以排出,常數日一行。口幹咽燥,或伴見口臭頭暈等症,舌紅少津,脈細澀。治宜增液潤腸,如血虛型之便秘,可橫擦左側腰背、骶部八髎穴至透熱為度,並用一指禪推法、摩法、按法、揉法在中脘、天樞、大橫、大腸腧、足三裏、支溝等穴處治療。

腸虛滑瀉證:多因久瀉,久痢遷延不愈致大腸陽氣虛衰,不能固攝所表現的症候。症見久痢不止,或大便失禁。甚則脫肛,腹痛隱隱,喜按喜熱,舌淡苔白滑,脈沉弱。治宜補腸固攝,如氣虛型之脫肛。可配取百會、關元、氣海、大腸腧、天樞、長強等穴處用輕柔的揉法、按法、振法、托法、一指禪推法,並用摩法在腹部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