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小腸經的養生(1 / 1)

第十章小腸經的養生

手太陽小腸經就好比一麵能反映心髒能力的鏡子,通過了解心髒和小腸經的表裏關係,我們不但能預測心髒的功能狀況,還能夠用調節小腸經的方法來治療心髒方麵的疾患。小腸經與手少陰心經相表裏,臨床上經常用瀉小腸火來去心火,因為中醫上講“小腸主液”,心火也經常下移小腸,比如口舌生瘡,舌尖紅痛,就可以用利小便的方法來治療,這個時候泡一點竹葉喝,或者再加一點冰糖,熱就能從小便導出來了。所以,請好好關注你身體裏心髒的晴雨表——小腸經吧!

小腸經的循行和大腸經比較相似,隻是位置上要比大腸經靠後,從作用上來講也沒有大腸經那麼廣。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到目銳,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抵鼻,至目內,斜絡於顴。

譯文:

手太陽小腸之脈,從小指內側少陰之脈少衝穴循小指之端少澤穴起,循手外側前穀後溪穴,從後溪上腕至腕骨穴,從腕骨出踝中,入陽穀、養老穴也。從養老直上,循臂骨下廉,支正穴也。從支正出肘內側兩筋間,小海穴也。從小海上循外後廉,出肩解肩貞穴,繞肩胛腧穴上肩,天宗穴也。從天宗循行秉風、曲垣等穴,從肩中腧入缺盆穴,散而內行,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之分。其支者,從缺盆循頸入天窗、天容穴,上頰顴穴,至目銳,卻入耳中聚於聽宮穴也,其別支從頰上抵鼻,至目內,以交於足太陽經。

小腸經的常見症狀

小腸經最常見的症狀是肩臂疼痛,其他的小腸經證候還有重聽、眼黃、眼澀等與體液有關的不適,有時還可能出現尿頻、腹脹。梳理小腸經,刺激小腸經上的穴位是很有效的方法。

有的人脾氣很急,總是心煩氣躁,動輒要與人爭吵嚷嚷,中醫認為是心火亢盛。由於火氣太大,無處宣泄,就拿小腸經“撒氣”了,結果小腸經就會腫脹、硬痛。順著小腸經就會牽連到耳朵、喉嚨、脖子、肩膀、肘、臂、腕、小手指,造成這些地方或疼痛或麻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