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經的關鍵穴位(1 / 1)

小腸經的關鍵穴位

後溪:快速緩解頸肩痛

後溪穴的功能很強大,按摩又極為方便,後溪穴是小腸經的重要穴位,是治療小腸經循行部位頸肩痛的首選穴位。那如何定位呢?

後溪穴的位置在手掌感情線小指側盡頭處,可握拳取穴。後溪穴為小腸經的“腧木穴”,腧主“體重節痛”,因此此穴可治腰膝痛、肩膀痛、落枕。又因後溪是八脈交彙穴,通督脈,督脈入腦,所以又治後頭痛、頸椎病和神誌病。此穴還有個特殊的功效,就是可以治療麥粒腫,但最好用艾灸的方法,可做成麥粒大的艾柱,用凡士林粘在後溪穴點燃,通常連灸三柱就會有效,病在左取右後溪,病在右取左後溪。灸後一天,麥粒腫通常可自行消退。

如果你是在辦公桌前,打開手掌,有三條掌紋,將最上麵的那條對準桌子的邊緣,然後小臂外旋使手掌垂直做“手刀”狀,此時桌沿接觸的部位就是後溪穴。上下動一動手掌,感到接觸點酸痛。保持這一動作,或用手指按揉此穴,邊按揉邊做聳肩縮脖或向左右兩側看或搖頭晃腦的動作,就可以很快消除頸肩酸痛症狀。平時可能還感覺不到此穴的威力,有痛症時,針刺此穴位就可以顯出其功效。後溪是小腸經“輸”穴,還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督脈,所以腰背疼痛取此穴也非常有效。

養老:髒腑疾病就找它

小腸經上還有一個必須要提的穴位,即養老穴。取穴時以掌心對著自己的胸部,當尺骨莖突橈側緣凹緣中,小臂內旋則找不到這個穴位,為小腸經“郤穴”。郤穴是經脈氣血曲折深聚處的穴位,常用來治療本經循行所過部位及所屬髒腑的急性病症。

陰經郤穴多用於治療血分病症,陽經郤穴多用於治療氣分病症,如急性疼痛、氣形兩傷等。當髒腑發生病變時,常在相應的郤穴產生疼痛、酸脹及反應物,臨床常用作診斷疾病的參考。針刺或按摩郤穴也能梳理經絡氣機,從而起到調理髒腑的作用。此穴能改善老年人的視力模糊,而且還可蓄元氣、調精神。腰腿疼痛者,針刺此穴雖不能針到病除,永不複發,但即時症狀減輕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