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脾經的養生(1 / 1)

第十一章脾經的養生

中醫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所以我們要想氣血充沛,必須要先把脾經調養好才行。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脾氣主升,具有運化水穀、水濕之功,並能統攝血液,是消化係統的主要髒腑之一,對於維持消化功能及將食物化為氣血起著重要的作用。其在誌為思,在液為涎,在體合肌肉、主四肢,其竅為口,其華在唇。其經脈與胃相連,形成表裏關係。

《靈樞·經脈》上說: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複從胃,別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

1.白肉際——指四肢掌蹠麵與背麵交接的邊緣。掌蹠麵的皮膚較厚而色淺,稱白肉,又稱赤白肉際。

2.核骨——張介賓注:“大指本節後0內側圓骨。”其形如半個果核,故名核骨。即指第1蹠骨的頭部突起。

3.內踝——脛骨下端的突出處。

4.踹——音篆。小腿肚,即腓腸肌部。

5.厥陰——指足厥陰肝經。

6.咽——張介賓注:“咽以咽物,居吼之後。”此兼指食管而言。

7.舌本——指舌根部。

譯文:

足太陰脾經:從大趾末端開始(隱白),沿大趾內側赤白肉際(大都),經核骨(第一骨小頭後(太白、公孫),上向內踝前邊(商丘),上小腿內側,沿脛骨後(三陰交、漏穀),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地機、陰陵泉),上膝股內側前邊(血海、箕門),進入腹部(衝門、府舍、腹結、大橫、中極、關元,屬於脾,絡於胃(腹哀、會下脘、日月、期門),通過膈肌,夾食管旁(食竇、天溪、胸鄉、周榮、絡大包、會中府),連舌根,散布舌下。

它的支脈:從胃部分出,上過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陰心經。

脾經的常見症狀

脾經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種:

脾經濕熱型:證見鼻涕黃而量多,鼻塞重而持續,嗅覺差並見發熱,頭重如裹,體倦肢重,胸悶腹脹,食欲不振,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厚膩,脈濡數或滑數。

脾經失調主要與運化功能失調有關。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對於維持消化功能及將食物化為氣血起著重要的作用。若脾經出現問題,會出現腹脹、便溏、下痢、胃脘痛、噯氣、身重無力等。此外,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等均顯示脾經失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