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修道(1 / 3)

葛青成為掌教首徒後,日夜隨在德元真人身後,忙碌時端茶奉水,閑暇時則靜坐聆聽教誨。德元真人本喜極他這個徒兒,傳授道法時候,自是傾囊相授、不餘遺力。

且說修道界中門派林立、以百計數,各門各派自有其修煉體係,譬如蜀山劍派以道家“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這十六字做境界劃分,而昆侖仙門則以“築基、開光、辟穀、心動、金丹、出竅、分神、合體、大乘”做境界劃分,至於琅琊劍宗的修煉體係,便就算得上古怪稀奇了,統共隻有“劍之形、劍之罡、劍之心”三層境界,至於其他諸多門派,修煉體係更是花樣百出,在這裏就不一一贅敘了!

以蜀山劍派、昆侖仙門、琅琊劍宗三派修煉體係而言,當屬昆侖仙門之修煉體係最為繁瑣,但卻也最為具體,數千年來為修道界諸多門派爭相效仿,是以如今昆侖仙門已然坐穩修道界第一仙門的位置,穩穩壓過其他四大宗門一頭。

但亦是因為這過於繁瑣、具體的修煉體係,導致昆侖仙門除了當今掌教天玄真人、以及為數不多的幾位長老之外,再無其他其修道高手,這一點倒反而不如門人相對稀少的蜀山劍派。蜀山劍派立派曆史之悠久,遠在昆侖仙門之上,數萬年日積月累,其底蘊之厚,當屬如今修道界第一無誤,別的不說,便是那十數萬宛若老神仙的長老,便已足以震懾整個修道界了!

不過長老們每日除了靜心修道之外,從不移動半分,據說他們的修為早已經到了煉虛合道的地步,但奈何近萬年前不知何故,仙界與人間的通道突然被毀,天刑不再,也隻能無可奈何留在人間。

葛青天資聰穎,天賦極高,不過十餘年的時間,便將蜀山派諸多道術融會貫通,一身道法隱隱已在德元真人之上,直逼那十餘位長老。對於這般傑出弟子,德元真人卻隻能無奈苦笑,教無可教,便讓他去後山禁地“劍塚”自行閉關去了。

然而世事總是坎坷多於平靜,就在葛青閉關的第三年,因運功不慎誤入歧途,一身通天道法盡都化為烏有。是時,德元真人心有感應,禦劍疾馳而入劍塚,於危難之際將他擄了出來,不然的話,隻怕他一條小命,便就要這般喪去。

德元真人痛惜萬分,欲再以道術相傳,葛青卻微笑搖頭拒絕,拱手作辭之後,手執一柄殘劍,施施然進了劍塚之內。

自此之後,世人再也不見他的蹤影,隻當他已然死在那劍靈肆掠之地。

對於這位突然出現而又突然隕落的天才,蜀山眾位長老皆表遺憾,而掌門德元真人雖心中不信,數度闖入劍塚卻無法尋到愛徒,卻也隻能無奈認可這既成事實。

而“掌教首徒”這四個字,也漸漸成為蜀山派眾弟子的忌諱了!

日出日降,花開花落,匆匆甲子光陰,荏苒而去。

昔日的儒雅道人,如今已經兩鬢微白,光陰不曾在他身上刻下痕跡,卻平白為他添了幾許滄桑。

這一日,德元真人處理完門內大小事務,忽又念起了已去的愛徒,長歎一聲,禦劍而起,隻幾個呼吸的時間,便已經來到劍塚外圍惜竹峰上,俯身向下,去看那雲霧繚繞。

若然青兒還在的話,隻怕他一身道法,早已經驚天地泣鬼神了罷!

然而歎息終歸隻是歎息,那一抹如玉青衣,卻終是無法平白出現在他眼前。

待歎息之後,德元真人搖了搖頭,隨手一招,便欲禦劍離去,卻見那雲霧繚繞深處,驀現一個巨大漩渦,不斷吸噬周邊霧氣,以圖壯大己身。劍塚平靜之地,隻瞬間功夫,便已然鬼哭狼嚎、陰風密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