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1 / 1)

1979年至1984年,中國邊防部隊為了保衛廣西、雲南邊境,展開了對越南侵略軍的自衛反擊戰。中越兩國本是山水相連,睦鄰友好源遠流長的 “同誌加兄弟”的親密關係。中越邊境全長1300公裏。在越南抗法、抗美救國戰爭期間,中國對越南進行了全麵無私的援助,作出了巨大的犧牲。但1973年越南抗美戰爭勝利後,越南當局出於地區霸權主義的野心,繼侵占我國南海中一些島嶼之後,又在中越邊境地區集結重兵,不斷挑起邊境衝突,並大肆迫害、驅逐越南南北方華僑和華裔越南人20萬人。他們派出武裝人員侵入中國境內,埋地雷,設路障,開槍開炮,襲擊我邊防哨所和火車,使我邊防軍民每天都有人遭到傷亡,無法進行和平勞動,生命財產得不到保障。據不完全統計,越軍在邊境製造的挑釁事件,1974年121起,1975年439次,1976年986起,1977年752起,1978年1100起,被打傷打死邊防軍民200多人。1978年夏天,越南共產黨四屆四中全會竟把中國列為 “最直接、最危險的敵人”、“新的作戰對象”,並叫囂打敗中國。1979年1月至2月中旬,越軍在中越邊境全線加緊進行作戰準備,大搞軍事演習,頻繁調動部隊,宣布進入一級戰備狀態,並叫喊隨時準備同 “新的作戰對象”打一場大規模戰爭,要決一死戰。不斷對中國邊防軍民進行戰爭威脅和挑釁。在越南公開反華的較長一段時間裏,中國政府出於中越兩國人民長期的友誼,采取克製忍讓的態度,希望通過和平協商的外交途徑,解決中越之間的爭端。中央軍委嚴令廣西、雲南邊防部隊執行政策,不主動惹事,對越軍的挑釁,不對罵,不對打,不開槍動武,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說理鬥爭。中國政府的仁至義盡,受到了東南亞以至全世界熱愛和平人民的好評。可是,越南當局不聽中國的規勸,竟把中國的克製忍讓視為軟弱可欺,把中國的嚴正警告當作兒戲,反華行動愈演愈烈,並進一步加劇中越邊境的軍事挑釁活動。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中央軍委不得不作出加強廣西、雲南邊防戰備的決定,對越采取相應的軍事措施。1979年2月8日至12日,越軍連續五天侵犯廣西、雲南9個縣所轄的邊境地區30次,打死打傷中國軍民34人,並炮轟行駛中的火車,製造多次暴行,已對我邊境地區的和平安寧構成嚴重威脅。鑒於此,1979年2月中旬,中央軍委命令廣西、雲南的邊防部隊對越軍的猖狂挑釁和侵犯活動,進行有限規模的自衛反擊作戰的決定。戰鬥從我國廣西的憑祥、龍州、靖西和雲南的河口、金平等地展開,我軍連續打下同登、諒山、祿平、高平等20多個越南城鎮和戰略要地,使越南戰略縱深門戶洞開,拔除了中越邊境全線絕大部分專門對我進行騷擾和破壞的越軍公安屯,摧毀了邊境地區越南用以對進行侵略的各種軍事設施,給予越南侵略者以嚴厲的教訓和懲罰。在達成預期目的後,從3月5日至16日,我邊防部隊全部撤回中國境內。

但是,越南當局頑固堅持與中國人民為敵的反動立場,受蘇聯當局的唆使,利欲熏心,表麵上做出願意同中國改善關係的的姿態,暗地裏卻不斷加緊擴軍備戰,繼續推行反華防華的政策,加緊侵犯中國邊境地區。僅1980年,武裝挑釁達1500餘次,還趁我軍後撤之機,侵占我法卡山、扣林山、老山和者陰山等中國領土,使中國南部邊陲人民時刻處在槍炮威脅之下,有家不能歸,有田不能耕。1981年5月,廣西邊防部隊經激戰,收複法卡山。5月7日,雲南邊防部隊收複扣林山。1984年4月28日至30日,雲南邊防部隊一舉收複老山和者陰山。隨即,我邊防部隊轉入防禦,與越軍展開逐山逐嶺的戰鬥。

1981年5月中旬到7月初,我軍在法卡山地區接連打退越軍從一個排、一個連到一個團的多次進攻,擊斃越軍1000多人。

1981年5月7日,越軍出動約一個連的兵力,侵入我扣林山地區,我邊防部隊奮勇還擊,將100多名入侵之敵全部殲滅。5月22日越軍再次入侵扣林山地區,我邊防部隊迂回敵後,將敵全部圍殲,斃敵85名。

1984年4月2日至7月2日,我雲南邊防部隊被迫對占領我老山、者陰山地區的越軍進行還擊,一舉收複失地。在轉入防禦後,先後粉碎了越軍師、團、營、連規模的多次進攻,擊斃擊傷敵630餘名,再一次嚴懲了越南侵略者。一直到1987年,我邊防部隊打退越軍數十次規模不等的進攻和襲擾,取得了對越自衛反擊作戰的重大勝利。先後湧現出陳洪遠、李海欣等英雄模範人物,也表明了人民解放軍指戰員 “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的獻身精神和堅如磐石的英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