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兵臨城下(1 / 3)

《臨江仙》reference_book_ids\":[6906739997974465544,712050472323645747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3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15,\"start_container_index\":33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10},\"quote_content\":\"《臨江仙》reference_book_ids\":[6906739997974465544,712050472323645747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3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34,\"start_container_index\":33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29},\"quote_content\":\"《臨江仙》reference_book_ids\":[6906739997974465544,712050472323645747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3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15,\"start_container_index\":33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10},\"quote_content\":\"《臨江仙》reference_book_ids\":[6906739997974465544,7120504723236457472]}],\"25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5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2,\"start_container_index\":25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8},\"quote_content\":\"《尚書》reference_book_ids\":[7356070703986117694,7314189402236783678,7071200608945966110,7078185085475752973,7294566442874178597,7293411416336239642,7337606790974032958,7316100910411680802,7312744516992109609]}],\"33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3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9,\"start_container_index\":33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quote_content\":\"《春秋左傳》reference_book_ids\":[7294563911267781666,7310139923099552780,7339796730902236222,7213279796883622970]}]},\"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遼中京城北萬歲山中,帶著濕氣的夜幕寧靜著天地。春節被窒悶了的耶律延禧急不可待地跑到這裏狩獵,跑到這裏住氈帳,當然,帶著那個肥臀女人。篝火,溫暖著。火苗,舔得那熏烤著的野味濺落著香。像火星一樣的香。像火星一樣明亮著的香。

耶律延禧在氈帳之外同他的臣子們一同,同他的將士一同,飲酒,吃肉。他忽然站起,搖搖晃晃地站起,舉杯扯著嗓子唱:“刺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粗獷,悲壯。

音落,山野寂靜。篝火發出嗶啵的聲音。

火光中,一張張黯然的臉。

蕭奉先竟至於泣下。

“蕭奉先,何至於如此生悲?”耶律延禧問。現在他對蕭奉先一點都不客氣。他已經開始討厭這個人。甚至憎恨。

蕭奉先撲通跪在了皇上麵前,道:“那是因為老臣聽出了皇上心中的悲傷啊。”

晉王府,文妃忽然闖到了書房中晉王的麵前。顯然晉王正在和郝先生在談論著什麼事,對於在深夜中突然出現在他們麵前的王妃,兩個人都有些吃驚。“大遼現分崩離析之兆,我兒憂心衝衝,為娘的甚感欣慰。我兒,隨娘到耶律餘睹大將軍府中,娘有話要跟他說。”

耶律餘睹,是母親的妹夫。在這深夜,母親要去見他能說些什麼呢?晉王迷惘。

郝先生偷瞧著文妃的臉色,那臉色蒼白著,蒼白中透著一種果決。他隱隱地,有了一種預感。這文妃可不像那個元妃隻是安逸著,她牽掛著皇上的政事,諦聽著天下的動靜。

晉王的目光望向郝先生,郝先生道:“我去準備下。”人就出去了。

兩輛馬車行進在寧靜的街上。文妃乘了一輛,晉王與郝先生乘了一輛。十餘侍衛乘馬相隨。

他們哪裏知道,後麵,一個敏捷的身影跟蹤著他們。

不速之客。耶律餘睹帶著血絲的眼睛望向夫人的姐姐。

“觀大將軍之憔悴,知大將軍也是為國事而憂心如焚。大將軍為皇戚,又執掌重兵,大將軍完全有能力左右大遼之命脈。大將軍切勿再觀望,否則大遼不存矣。如大將軍願取而代之,我當令吾兒輔佐,為臣子。”文妃忽然毫無柔弱之氣。

耶律餘睹著實嚇了一跳。“還是晉王可取而代之。”他幹澀地說。

晉王更是被母親嚇了一跳。“娘。”他道。

母親像似沒聽見兒子的話,目光炯炯地盯著妹夫:“大將軍可說的是真心話?”

“自然。應該會有很多人支持晉王的。”耶律餘睹道。

“大將軍應該明白,立晉王,非我私心,實為大遼計。”

“我可聯絡更多的人擁立晉王。希望皇上能夠遜位,讓晉王順利登基。”大將軍道。

“皇上可為太上皇。沒有人願意將他怎麼著。究竟,他是晉王的父親。如果要將他怎麼著,我相信我兒寧可不要那個皇位。我了解我的兒子,大將軍也應該了解我的兒子——你的外甥。”

大將軍點頭。而後發呆。他知道,他在了危險中。他已經嗅到了危險的氣息。“此事不可操之過急,應竭力避免引發混亂。讓皇上屈服,不是那麼容易啊。”他說,好像是另外一個人的聲音。

“成敗在大將軍。”文妃道。她所能做的,也就這麼多了。話語中,隱隱的無奈。

“我立即回城東的軍營。我呆在那裏,我們才是安全的。蕭奉先這隻老狐狸,耳目眾多啊。”耶律餘睹道。“而且,你們也不要回去了,別在這更深人靜的時候折騰了,目標過大。”

文妃點頭。

郝先生和隨同的侍衛等候在院落中。

氈帳之中,耶律延禧眉頭皺成了老大的疙瘩,望著從睡夢中將他喚醒的蕭奉先,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導致蕭奉先在午夜的時候將他喚醒?金軍殺來了?在他的忖度中,完顏阿骨打無非是要也過過做皇帝的癮,現在已經占據去了遼東部廣袤的疆域,也該知足了。而且此前不久,完顏阿骨打還派來了使者,討封。完顏阿骨打仍然將遼國看做是一個強大著的國家,底氣還不是很足呢。封的是東懷國,沒有叫做金國,完顏阿骨打不滿意而已。就因為這不滿意就繼續西進?耶律延禧穿著睡衣盤膝而坐。肥臀女人裹著被睡眼朦朧地坐了起來。

“皇上,有十分不利於皇上的事情,臣不敢不及時稟報。”匍匐著的蕭奉先道。

耶律延禧冰冷的目光望著蕭奉先。

“晉王和文妃在深夜之中一同前往大將軍耶律餘睹府邸。”

耶律延禧一驚。這確實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他知道朝野之中換皇帝的呼聲可是很高的。而且,在南京就已經上演了這一幕:皇戚耶律淳就被擁立了遼國的皇帝,把耶律延禧降做了湘陰王,而且向完顏阿骨打稱,甘願為附庸。隻是耶律淳沒做幾天皇帝,就病死了,結束了那場鬧劇。而晉王就不同了,很多王公大臣是認為晉王將是大遼的繼承人的。等不及了?文妃也等不及了?

耶律延禧回城,直接就奔了耶律餘睹的府邸。

匍匐在他麵前的是,文妃,晉王,文妃之妹耶律餘睹的夫人,就是沒有耶律餘睹。既是密謀怎麼能少得了耶律餘睹?難道藏匿在府第?

正在這時,有人向蕭奉先耳語,蕭奉先冷峻了臉,想皇上耳語。耶律餘睹已經於午夜時分出城,去了軍營。

皇上冷笑。但是,他還冷靜。“文妃,晉王,咱們一同回去吧。”他說,聲音可是從牙縫中發出的。

文妃的臉色更加蒼白,而且潤澤著,如同白色的潤澤著的象牙。

耶律延禧下令兵圍耶律餘睹的府邸。下令嚴守城池。即使天明,城門也要堅閉。下這令時他忽然感覺這中京城仿佛是了他自己的囚牢。

前往晉王府的中途,車中的耶律延禧突然發出了一聲:“停!”不用喚,蕭奉先就趕緊下了自己的車,跑到皇上的車前。“將晉王、文妃等一幹人打入牢房。朕不願意再與他們廢口舌。朕要回寢宮。”他道。

寢宮,他在那張大床的沿兒坐下,蕭奉先貓一樣地在了麵前。外邊,是最黑暗的時候。天地間沉靜著。皇上注視著這一個猥瑣著的近臣。

“耶律餘睹皇上待如何處置?還有,他們既有擁立晉王之心,晉王在,則心不死,患則仍然在。一切,都得皇上定奪。”

“天明,召耶律餘睹,看他來也還是不來。晉王、文妃,你看著辦吧。”聲音仿佛不是自己發出,而是另外一個人的。眼前,浮現的是文妃的眼睛,有些冰冷的目光,在看著她的夫君,大遼國的皇帝,而這個時候他正幹著她呢。他不明白一個女人在這種時候怎麼會有那樣的目光。

天明,城門堅閉的消息立即警覺了耶律餘睹。隨即,朝中就來了宣召的閹人。耶律餘睹繞著來人轉了一圈,忽然喝道:“給我拿下!”立即就上來了人,將閹人按倒。“城中究竟發生什麼?實情說來!否則,人頭不保!”

文妃、晉王已經被縊殺。

耶律餘睹引兵東去。

“耶律餘睹讓……讓帶話給皇上:此……此君在,則……則遼不存矣!”回來的閹人稟告。

燕京城在了麵前。童貫的身旁,除了他的將士,還跟隨著秘書丞董祥魁,皇家畫院待詔張擇端。大軍十五萬,兵臨燕京城下。宋人叫他燕京,遼人叫他南京。

城頭,遼軍高度戒備著。但是,也明白,宋軍不會沒有任何準備就攻城的。

遠遠的,童貫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粘罕。粘罕陰沉著臉望過來。而童貫滿臉堆笑。

劉長亮躍馬上前,將捆綁在箭上的勸降書信射向城頭,是用紅色的布條捆綁的,格外醒目著。而後,劉長亮又拍馬向前走了幾步,向城頭喊:“粘罕大將軍,我們童大將軍可是欣賞著你呢,箭上捆綁的,就是他給你的親筆信。”劉長亮胡扯了,那信出自董降魁的手筆。

“去問問你們的童大將軍,還有沒有膽子來這城頭喝幾杯?”粘罕喊。

“那恐怕辦不的道,我們童大將軍沒有那個閑心。”

“或者,就我和你們童大將軍,就在這城下單挑,如果你們童大將軍勝得了我,我就降了他。”

“那恐怕也辦不到,我們童大將軍要的是整個燕京城。”

“那就別他娘的廢話了,我們大遼將士候著呢。”

劉長亮馳回。勸降的程序完成了。雖然知道沒有用,但是,這是通常的程序。

“安營紮寨。”童貫下令。

大軍隻是呈簸形狀從南方兜向燕京城,分左、中、右三軍。童貫才不怕遼軍跑呢,巴不得人家跑呢,他寧願他們去對付完顏阿骨打,而不是在這裏與他童貫撕殺。而且,他也得到消息,城中遼軍達十萬。也許是因為跑回的遼國使臣通風報信的緣故,耶律延禧將遼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派了來。他所統率的,是遼國的精銳。是經常護衛在耶律延禧的精銳。分散開的宋軍是圍不住這燕京城的。

原野,已經透出了綠。大地正蒸騰著春天的氣息。

入夜,童貫徘徊在帥帳之前,不時望向黑黢黢的北方,隱約著的燕京城。張擇端、董祥魁陪在他的身旁。這兩位被童貫安排歇息在帥帳,自然,就陪在了他的身旁。春寒料峭,但是,有篝火卷著熱浪。

“真想能夠進入城中,說服留守張琳降宋。”董祥魁道。

童貫笑,道:“你可知,這城中有我們的內應。”

“如果張琳肯降,這城中內應的力量就更大了。今日之留守,非往日之留守,是掌管著城中的漢人兵馬的。耶律延禧曾經讓他招募漢人為兵,征討完顏阿骨打。可是,漢人聚而又逃,餘下的,就由張琳帶到了這燕京城。開始的時候,張琳曾經力辭此事,因為自己是個漢人,擔心疑忌。但是,耶律延禧堅請。”董祥魁道。

就是在張琳將漢兵帶往燕京的時候,扶蘇山的蘇老大率眾投奔了他,現在,就在城中。他們一直在等待著這麼一天呢。

“當今之情勢,如果我能見到張琳,必能說服他降宋。”董祥魁道。

童貫竟然冷笑了下。隨即,他也意識到這個冷笑是不妥的。“隻是這燕京城現在你是進不去的。”他說。現在,他的大軍雖然沒有包圍燕京城,但是,各方的城門可被嚴密監視著,擔心遼軍出城偷襲。按照董祥魁與完顏阿骨打達成的協議,這個時候,金軍應該在北方開始對遼軍的大舉進攻。南北夾擊,遼國受得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童貫對董祥魁那橫生的枝節不感興趣。

當童貫回到大帳之中煩躁的時候,劉長亮領來了一位黑衣人。張擇端一眼就認出,這人是扶蘇山的蘇老大。

劉長亮興奮地向童貫道:“大將軍,蘇老大親自來了。”

童貫奔向前,端著蘇老大的兩臂喜得合不攏了嘴:“哦,哦,好,好啊。”

蘇老大言簡意賅地和童貫約定,明日午夜開城門接應宋軍。

當蘇老大要離開的時候,董祥魁忽然道:“蘇壯士,可否讓我進得張琳的府邸?我非常有把握說服其祥宋。我與他是故交啊。如果他也能做內應的話,是不是咱們的力量就更大了?”

童貫瞪大了眼睛看著董祥魁。

蘇老大沉思著道:“這個人倒真是很有可能降宋。”

童貫的目光移向蘇老大。

“張琳的力量究竟是比我大許多啊。這個風險倒是值得一冒。”蘇老大讚同。

“別他娘的影響了你我的計劃。”童貫道。

“大將軍定奪。”董祥魁期望地道。顯然,他那兒是果決的。

“如果董大人甘冒此風險,正道願陪同。”張擇端道。

童貫輪番地看著這三個人,撲哧,笑了,道:“好,我冒這個風險。”

董祥魁、張擇端喬裝成遼軍的裝束,跟隨著蘇老大奔往城西,城頭,城門左側,燃著三束火把,這是沒有異常情況的標誌。蘇老大向童貫如此交代。如果不是三束火把,那就是肯定有情況。

到得城門之下,蘇老大拍了拍巴掌,從上方順下了一根繩索。蘇老大當先緣繩而上,而後,在上示意下邊的二人上。董祥魁上,張擇端上,這次可沒像上次那樣還玩了個花樣,令那個粘罕瞠目結舌。

蘇老大望了望跟來的這兩人,果斷:“我親自帶你們去。至少,給我的感覺張琳是一個寬厚的人。此人曾經對我言,如欲回扶蘇山,可自便。”

三匹馬馳在寂靜的街巷。

張琳府邸,蘇老大向侍衛道:“傳話留守,蘇老大求見。”

書房,三個人站在了張琳的麵前。張琳一眼便認出了董祥魁。他笑了,令手下退出。張琳起身,站到三人的麵前,目光停留在了張擇端的臉上。

“在下大宋皇家畫院待詔張擇端。”張擇端索性報出。

“哦,上回跟隨童貫出使的那一個。帶回的恐怕不是尋常的圖畫吧?”張琳帶笑的目光逼視著張擇端。

“如留守有此疑心,當初為何……?”張擇端也笑。

“是啊,留守當初應該察覺祥魁有南歸之心,為何……?”董祥魁也帶笑反問。

“莫非,留守也有南歸之心?”蘇老大問。

張琳大笑,道:“都是漢家人嘛。”

童貫開始像模像樣地攻城,隻在南端進攻,投入了全部的攻城設施。各色的炮架從西至北排列開去,有發射單發的,有發射雙發的,有同時發射五發的。有石炮,也有火藥製成的炮彈,這邊點燃了藥撚子,藥撚子哧哧地燃著,士兵們猛然拉動繩索,牽動杠杆,炸彈便拋向了城頭,爆炸。更多的炮彈越過了城頭,拋擲在了城中。城中有房屋被火藥製成的炸彈炸燃,黑煙、火光騰向天空。炮陣的前邊,是弓弩手掩護著進攻的士兵。城上城下,飛箭如蝗蟲蔽日。宋方,那弩也是多種多樣著,有單發的,有連發的,有勁道強勁的大弩,專尋覓著敵軍的將帥。城門處,更是濃煙衝天。數輛專門用來焚燒城門的火車堆積在那裏,車體在和燃燒物一同燃燒。緊挨城門的火已經被水澆滅。那兒的大火,隻是燒著戰爭的氣氛。即使再派火車前去,受了外圍火的阻擋,也靠近不了城門了。

“要是這麼著將城拿下了,也成。”童貫嗬嗬地笑著,道。

一輛輛尖頂的房子一樣的車靠近了城牆,車中,是帶著各種挖掘工具的士兵,他們要破壞城牆。城上,向這些車輛拋擲燃燒物,甚至就將發射到城頭上的石撣向下砸去。燃燒起來的車中跑出了士兵,他們幾乎沒有機會跑回,盡數被遼軍射殺。

搭在城頭的雲梯,也被城上的絞車一個一個地絞了上去。連梯子帶人一塊往上絞。

“娘的,這燕京城還挺結實呢。”童貫罵。他下令:“所有的火炮瞄準城門發射!”

城門處就再次險峻。濃煙升騰得更高。雖然也仍然是命中率不是很好,有的發射到了城牆上,有的越過城門發射到了城中,但是,究竟還是有命中的,城門被炸然,被熄滅,再燃。城門之上的遼軍慌亂著。

當然,那城門也不是輕易就可以炸開的。外門的厚度是抵得住一陣子那炸彈的。而且,裏邊還有一道懸門,通過絞索提起放下的門。

入夜,宋軍停止了進攻。

燕京城前,屍體遍地。插在屍體上的,插在地上的,箭如灌木之叢。

城下,有仍然燃燒著的車輛。城門前,火光已經柔弱。

大帳之中,童貫明白,粘罕、耶律大石一定在藐視著宋軍呢。他們在等著宋軍士氣衰竭呢,而後,在某一個夜晚,突然,向宋軍發起進攻。他們可是急迫著擊退擊跨垮宋軍,好去增援耶律延禧。他相信,白日的攻城無論如何是看不出破綻的,那就是真的攻城啊。

劉長亮稟報:西城門左側燃著三束火把。

城中,正在準備著。也許,有留守張琳參與了呢。

童貫調集人馬向西城門方向集結。而正南方,遼軍看得到的宋軍,必須做到毫無異樣。

城中,一隊人馬離開留守張琳的府邸。張琳和他的家人都坐在了他的那輛車中。他們直奔西城門。途中,遇到巡邏的遼軍,喝問:“幹什麼去的?”

“留守巡視城池防守情況。”這邊答。

如此非常的時期,留守巡視是多麼正常的事情。

隊伍直奔了西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