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省。要修煉自我,必須樂於自省,嚴於解剖自己。這是自身修養的手段,也是通過修養而達到的一種習慣美德。樂於自省的人是在工作、生活中深思熟慮的人,樂於自省是一個人自覺性的表現,能這樣做,其進步必然快。古人雲:“反己者,觸事皆成藥石。”一個人隻要多反省自己,任何事都可以變成自己的借鑒,作為自己行為的標準,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己。

(2)自控。自控是控製自己的感情和情緒,控製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行為以最適當的方式進行。長於自控有氣質、性格上的因素,但主要是後天實踐、修養的結果。見多識廣、看通看透、理性明智,再加上心底無私天地寬,自然能處變不驚,能容常人難容之事,善待常人難待之人。

對於自控和自省素質的培養,應多從實踐中學習,嚴格要求自己,不斷錘煉,逐步建立起優良的個人風範。

(3)多讀書、多實踐、多思考。讀書是生活中最值得也最合算的投資,支出少,收獲大。讀書可以明理,可以開闊視野,可以啟迪思維,也可以指導工作。有些書籍似乎與你的工作沒有多大聯係,但其中閃爍的智慧和思想會在潛移默化地推動你的智慧的發展。從長期看,多讀書有助於提高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當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熟悉、掌握經營事業的特點和規律,必須在長期的管理實踐中反複錘煉。實踐出人才,隻有在實踐的過程中經過檢驗有能力的人才能被信任和賞識。多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從書本上總結知識和經驗,並把這些知識和經驗變成自己的智慧,為我所用。讀書和實踐的意義也就在於此。多思考與多實踐、多讀書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學會應變能力

應變能力是適者生存的一種策略,它是機智靈活的,是對你生存方式的綜合檢驗。學會應變,學會從應變的策略中找到生存的支點,是我們應對千變萬化的生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些動物在不同的季節,會更換上應對自然顏色變化的保護色,以維係自己的生存命運。它們用無聲的語言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生存是變化的元素,要適應生存,就要先學會變化,否則,你就有遭遇淘汰的危機。

應變能力很小一部分是出自本能,而更多的部分則是後天形成的。應變的根基一方麵是依靠你的知識積累,另一方麵是產生於你的人生閱曆;因而,學會應變,必須先要把這兩個方麵的基礎打紮實,到關鍵的時候,才能應對自如。

應變有時也要勇於犧牲自我的利益,就像樹木到了秋天要犧牲它金黃的樹葉一樣,一切的舍棄,都是為來年春天更加茂盛作準備的。

應變往往發生在我們周圍的環境由優勢轉換成劣勢時。因此,我們學習應變,最重要的就是鍛煉好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應對生活裏各種變化的堅韌基石。

應變其實是在我們做某一件事的時候,所提前做好的一項周密的準備工作。有準備的應變,才是你真正成熟的表現。

當我們的劣勢突然轉化為優勢的時候,我們的應變能力大多會變得非常虛弱。因為,我們的眼睛被榮譽的光環籠罩著,這時,是人生最容易得意忘形的季節,我們務須保持清醒的應變頭腦。

不要把應變當作投機的手段來使用。應變是理智的、充滿智慧的,為應變而去投機,往往是小人的所作所為,是短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