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口之前先傾聽

在你準備開口之前先注意傾聽對方的話語,這樣會使你掌握主動權,會使你的說話更具感染力。

烏托從商店買了一套衣服,很快他就失望了,因為衣服會掉色,把他的襯衣領子染上了色。他拿著這件衣服來到商店,找到賣這件衣服的售貨員,想說說事情的經過,可沒做到。售貨員總是打斷他的話。

售貨員聲明說:“我們賣了幾千套這樣的衣服,您是第一個找上門來抱怨衣服質量不好的人。”他的語氣似乎表明:您在撒謊,您想誣賴我們。等我給您點厲害看看。

吵得正凶的時候,第二個售貨員走了過來,說:“所有深色禮服開始穿時都會褪色,一點辦法都沒有。特別是這種價錢的衣服,這種衣服是染過的。”

烏托先生敘述這件事時強調說:“我氣得差點跳起來,第一個售貨員懷疑我是否誠實,第二個售貨員說我買的是二等品。我快氣死了。我準備對他們說:你們把這件衣服收下,隨便扔到什麼地方,見鬼去吧!”正在這時,這個部門的負責人克拉出來了,他及時製止了這場無休止的爭吵。

首先,克拉一句話沒說,而是耐心地聽烏托把話講完;其次,當烏托把話講完,那兩個售貨員又開始陳述他們的觀點時,克拉開始反駁他們,幫烏托說話,他不僅指出了烏托的領子確實是因為衣服褪色而弄髒的,而且強調說商店不應當出售使顧客不滿意的商品。後來,他承認他不知道這套衣服為什麼出毛病,並且直接對烏托說:“您想怎麼處理?我一定按照您說的辦。”

9分鍾前烏托還準備把這件可惡的衣服扔給他們,可現在烏托回答說:“我想聽聽您的意見。我想知道,這套衣服以後會不會再染髒領子?能否想點什麼辦法?”克拉建議烏托再穿一星期。“如果還不能使您滿意,您把它拿來,我們想辦法解決。請原諒,給您添了這些麻煩。”他說。

烏托滿意地離開了商店。7天後,衣服不再掉色了,烏托完全相信這家商店了。

場雅夫告訴我們:許多人沒能給人留下好印象是由於他們不善於注意聽對方講話。他們如此津津有味地講著,完全不聽別人對他講些什麼,許多知名人士都是重視注意傾聽的人,而不是隻管說的人。

如果你想讓別人聽你說,那麼你首先應做一個善於傾聽別人講話的人。

要記住:與你談話的那個人,他對自己的事情比對你的事情更感興趣。

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技巧

如果你想讓別人聽你說,那麼你必須不斷提高你自己的語言技巧。隻有那些高超的、有內涵的話語,才會容易被別人所接受。

人際交往離不開說話。有一位商業界的名人,除了做生意之外,他的成功更是企業團體爭相仿效的對象。因此,除了生意往來之外,他還經常受邀到各地演講。盡管工作及演講活動是如此忙碌,他還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然而,在他35歲那一年,醫生對他宣布:“你得的是突發性腎炎,這是由於疲勞過度所引起的疾病。你必須暫停工作一陣子!”因此,在這之後的一個月,他暫停了所有的演講活動。

一個月之後,這個人接到某工商協會的演講邀請。在演講前夕,他在自己麵前放了一台錄音機,然後請太太坐在前麵,“即使隻有一位聽眾,也可以試一下是否有要改進的地方。”然後就開始模擬演講,聽過模擬的錄音帶之後,他發現了兩個缺點。

一是“嗯!”這樣舌頭打結的聲音,聽得非常清楚而刺耳。在一句話與一句話之間,這種接不上來而發出的遲疑聲,在聽眾聽來非常刺耳。“即使是下意識所發出的聲音,對於一位職業演講者而言,也未免太丟臉了!”他說。

二是“啊!”的語尾助詞太多了。適當的詞尾助詞有美化語句的作用,但太多的語尾助詞聽眾非但感受不出柔和,反而會覺得:“這個人說話的語尾助詞也未免太多了吧!”

現代人愈來愈重視說話的技巧,市麵也出版了不少有關如何增進說話技巧的書籍,不少業務員都有過閱讀這一類書籍的經驗。然而,卻很少有人在看了書之後進行實地練習,並利用鏡子來檢討自己的缺點。所謂的鏡子還包括了反映聲音的鏡子 —— 錄音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