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把還記得的一些事,記錄在紙上,一點點整理好,收起來。

賀玉教了珠璣十三年,總歸是珠璣離他先去。

珠璣離開後,他開始專心整理書籍,記錄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有許許多多舊人在他之前離開。

永安十九年,皇帝送了他一副琉璃鏡,是宋廉用過的。

樓英也不怎麼愛說話了,一天內的多半時間,都是在搖椅上哼曲渡過。

永安二十一年,六皇女趙盈病逝,那年,昭王府年年盛開的桃花,罕見的未開一朵。

永安二十三年,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太到昭王府拜會賀玉,她從包裹裏拿出了還未成書的遊記和輿圖。

“這是我母親留下的。”她說,“我母親生前所著,有一本《西南山河異誌》,聽聞齊王殿下一直在找這本書的手稿,我親來送上。”

她的女兒入了這次春闈的一甲,在吏部任職後,接她上京,她就把書稿也帶上了。

那晚,賀玉把手稿拿給樓英看,兩個人一頁一頁翻著。

“這是我家,沒錯,就在這座山下,就在這裏。”

賀玉聽樓英激動地講著,講他兒時的往事,講他的姐姐,他的家。

永安二十三年,樓英離世。

皇帝以軍禮厚葬了他,他身披鎧甲,握著未開刃的刀,還有一本《西南山河異誌》,葬在了帝陵。

昭王府,隻剩下賀玉一人。

往後十年裏,他送走了妹妹,送走了幾個黑發人,接到了西北發來的有關文寶的訃告。

王府的樹鬱鬱蔥蔥,他常坐在樹下,脊背挺直,身形幾十年如一日,清瘦如鬆,端坐著,拿著一支筆,推一推鼻梁上的琉璃鏡,一點點寫著他的回憶。

到了夜晚,就將他們收進匣子,放好。

他卯時起,酉時息。②思②兔②在②線②閱②讀②

清粥小菜,無悲無喜。

他看起來,並沒有那般蒼老,神情仿佛從未變過,像一棵活著的樹,安靜又有力量。

永安三十年,秋。

賀玉於睡夢中溘然長逝,享年八十一歲。

他的懷中捧著一本書,是先帝的那本《王允詩集》,書是打開的,停留在那一頁,過雲州,旅夜書懷。

這是他逝世前,讀的最後一首詩。

賀玉,中宗賢君,熙和十二年生,永安三十年逝世。所留的有關後宮諸君回憶的手稿,整理為《中宗後宮回憶錄》,於大統六年問世,原書稿收於乾元宮藏經閣。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a>

感謝yangsz1331<\/a>上傳分享本文,訪問用戶主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