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甲型H1N1流感的預防與控製(3 / 3)

42.如何正確戴口罩

佩戴口罩時要注意的事項:

(1)佩戴口罩前,以及脫下口罩後都必須洗手。

(2)要讓口罩緊貼麵部:①口罩有顏色的一麵向外,有金屬片的一邊向上;②係緊固定口罩的繩子,或把口罩的橡皮筋繞在耳朵上,使口罩緊貼麵部;③口罩應完全覆蓋口鼻和下巴;④把口罩上的金屬片沿鼻梁兩側按緊,使口罩緊貼麵部。

(3)佩戴口罩後,要避免觸摸口罩,以防降低保護作用;若必須觸摸口罩,在觸摸前後都要徹底洗手。

(4)脫下口罩時,應盡量避免觸摸口罩向外部分,因為這部分可能已沾染病菌。

(5)脫下口罩後,放入膠帶或紙袋內包好,再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棄置。

(6)口罩至少每天更換1次,口罩如有破損或玷汙,應立即更換。

注意:

戴口罩並不能完全阻斷甲型H1N1病毒的傳播,相反可能帶來虛假的安全感,使人們忽視洗手等防護措施。不正確地摘除口罩和使用口罩時間過長都會增加傳染的危險。

43.甲型H1N1流感職業暴露人員的防護要求

(1)一級防護:適用於發熱門(急)診的醫務人員。穿工作服、隔離衣,戴工作帽和醫用防護口罩。每次接觸患者後立即進行手的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劑(氯己定、苯紮溴銨、75%乙醇等)揉搓1~3分鍾。

(2)二級防護:適用於進入隔離留觀室和專門病區的醫務人員,接觸從患者身上采集的標本、處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過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屍體的工作人員,轉運患者的醫務人員和司機。進入隔離留觀室和專門病區必須戴醫用防護口罩,每4小時更換1次或感潮濕時更換;穿工作服、隔離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每次接觸患者後立即進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劑(氯己定、苯紮溴銨、75%乙醇等)揉搓1~3分鍾。對患者實施近距離操作時,戴防護眼鏡。注意呼吸道及黏膜防護。

(3)三級防護:適用於為患者實施吸痰、氣管切開和氣管插管的醫務人員。除二級防護外,還應當加戴全麵型呼吸防護器。

44.防護用品的要求

(1)防護服:符合GB19082-2003《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要求》,可為聯體或分體式結構,穿脫方便,結合部嚴密。袖口、腳踝口應為彈性收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靜電性、過濾性效率和無皮膚刺激性。

(2)防護口罩:符合GB19083-2003《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口罩可分長方形和密合形,應當配有鼻夾,具有良好的表麵抗濕性,對皮膚無刺激,氣流阻力在空氣流量為85L/min情況下,吸氣阻力不得超過35mmH2O,濾料的顆粒過濾效率應當不小於95%。也可選用符合N95或FFP2標準的防護口罩。

(3)其他:應當滿足實際使用需要。

45.赴疫區(點)現場調查、采訪人員

需采取的防護措施

建議采用二級防護,必須戴醫用防護口罩,穿工作服、隔離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每次接觸患者後立即進行手的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劑(氯己定、苯紮溴銨、75%乙醇等)揉搓1~3分鍾。對患者實施近距離操作時,戴防護眼鏡。注意呼吸道及黏膜防護。

46.消毒劑的選擇和使用方法

汙染場所、汙染物品的消毒處理方法與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