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梭,自從柳書梅去後,轉眼已經過了十個年頭。大牛已經二十三歲了,長得高大結實,身體強壯,且力大如牛。他幹活賣勁,是劉家一個很好勞動力。隻是這麼大年紀了還未娶妻生子,使他母親十分著急。他從小就想從軍,可他母親因為他還沒有娶妻,始終不肯放行。他雖然不急,他母親暗中留意早看中了一個姑娘,她名叫小翠,乃是劉家三小姐的丫鬟。此事還未定妥,因為楊小勇早對小翠有點意思,大牛不敢與表弟搶;再者,小姐未出閣,丫鬟豈能先嫁?
不過,聽說劉小姐一兩年將要出嫁,其夫家乃是當今十分得寵的隆平侯的世子。原來劉安與隆平侯張信乃是世交。當年,劉安之父與張信之父同時投軍,在戰場上結成生死之交。劉安之父死時,劉安還小,沒有及時繼承父職;他的職位便由張信之父擔了。同時,張信之父也將劉安撫養長大。劉安與張信從小便如親兄弟一般。劉安長大之後不願從軍,便的張家之助回家鄉經商。劉安又娶得了當地一富家小姐為妻,數年之間便成了當地首富。
張信則襲父親職位在軍做了名百戶。至建文帝登基後施行削藩政策,將燕王朱棣貶為庶人。一日,張信接到皇上密旨,要他帶兵去捉拿朱棣,並就地正法。哪知,張信心中猶豫不決,後來聽信母親之言,不但未捉拿朱棣,反而投靠了他。於是,朱棣立時發動了靖難之役。這一場皇位爭奪戰中,不少家庭支離破碎,也有人升官封侯。張信一躍成為了顯赫的隆平侯。
劉安對這位兄弟自然要特意巴結,有意將三女兒嫁給張信之子張鏞。張信也有此意,看來此事八成是成了。隻是,劉安現在無官無職,與隆平侯相差實在太遠,所謂門不當戶不對。因此他急願兒子為官,大兒子劉繼賢已經成家立業,在外經商;希望自然放在次子劉奉賢身上。怎奈劉奉賢自小貪玩,那八股文章做得確實不怎樣,要他考取功名看來是沒有希望了。好在現在有了張信,他在北京監督建造皇宮,若要在他手下先尋個一官半職倒也不難。劉安便寫信相求,得到了張信的同意。於是便叫兒子劉奉賢及早進京好謀個文職,隻待他日能夠高升。
趁著秋高氣爽,劉奉賢帶著書童楊小勇由大牛趕馬車,一行三人向北京進發。劉奉賢這一去便如脫籠之鳥,一路上遊山玩水,行走頗慢。
這日經過一片竹林,劉奉賢見竹翠林茂,景色頗佳,不覺又動了詩興,便站在車前欲吟詩一首。突聽前方傳來“叮叮當當”的聲音,其中還夾雜著男人的吆喝聲。探頭張望,但見前方不遠處有十幾個持刀大漢在打架,劉奉賢叫道:“不好,前麵有強盜搶劫。大牛,快掉頭,快掉頭!”說著鑽入馬車不敢出來。大牛卻是不怕,道:“少爺,有我呢!怕他什麼?有人敢搶我們,我一拳打扁他。”大牛能打好鬥,劉奉賢與楊小勇是知道的,但想到前麵有十幾人之多,兩人依然嚇得全身發抖,道:“他們人多,你一個怎麼行?”大牛停下馬車,道:“我先到前麵看看,你們別怕,等著我。”
大牛向前走了幾步,看清楚是十幾漢子在圍攻一個妙齡少女,那少女一身綠衣,手執短劍與十幾人相鬥已有不支之狀。大牛學武之時,柳書梅一再告誡他要多行俠義之舉,絕不可為非作歹。如今見到有十幾個大男人“欺負”一個少女,心中立有不平之感。他與人打架,最看不慣以多欺少,於是也不問誰是誰非,大聲喝道:“他媽的,這麼多大男人欺負一個小娘們,算什麼好漢?有本事的與我大牛來打。”手挽衣袖,大步向前。
那群漢子中有一人向大牛走來,想與他打聲招呼,免生誤會。大牛見他右手提刀隻道他是來打架的,喝道:“看拳!”左手一掄,右手一拳衝出,一招“永字一點”已經施出。那漢子不及防備,被一拳打中眉心,往後一倒,暈了過去。另一人見了,衝向前,喝道:“朋友,你是哪條道上的?”大牛不知道“哪條道上”是什麼意思,心想:我們這不是走在同一條路上麼?答道:“咱們是一條道路上的,但我可不是你朋友。”對方見大牛既然表明態度不是朋友,喝聲“好”舉刀攔住大牛,道:“相好的退到一邊去,別趕這趟渾水!”
就在此時,那綠衣少女喊道:“救命啊!”原來她實在難以支撐,見大牛到來也不管他武功如何,先叫來幫忙再說。大牛一聽,再不猶豫,衝向前將前麵那人打倒。一個長身漢子喝道:“閣下好身手!可否先留下萬兒?”大牛少出遠門,不懂江湖上的黑話,不知道“萬兒”就是名字,答道:“他媽的,要錢老子身上還有點,碗兒筷子則沒有。”錯把“萬兒”當成“碗兒”了。那長身漢子隻道大牛消遣他,狠狠道:“好好,我趙有泉今天就交了你這個朋友了。”大牛不知道是反話,“呸”地一聲,罵:“他媽的,隻會欺負小娘們的王八蛋,老子才不願與你們交朋友呢?”那長身漢子趙有泉被罵得氣往上衝,大喝一聲揮刀就砍。大牛依然以‘永字一點’擊出,“砰”地一聲一拳打在趙有泉鼻梁上。趙有泉便如喝醉了酒似的身子晃了晃,攤倒在地。其他喊道:“趙鏢頭……”紛紛向大牛掄刀。大牛喝道:“別以為你們人多老子就怕了你們。看拳!”‘永字一點’連續施出,中人立倒,片刻間將十數人盡數打倒。
大牛拍拍手,心道:“這些人真差勁!”回頭叫道:“少爺,不要怕,我將他們全打趴下了。”劉奉賢與楊小勇先時嚇破了膽,躲在馬車裏不敢出來,聽到大牛的喊聲才探出頭來。但見十幾名大漢全躺在地上不動,而大牛身後卻站了個美貌絕倫的綠衣少女,不由心中大喜,連忙走下車來。
劉奉賢走向前道:“大牛,這個姑娘就是剛才被……搶劫之人麼?”大牛還沒有回答,那少女說道:“是呀,多謝這位大哥出手相救!”聲音十分好聽,劉奉賢不由心起綺念,心道:“書中自有顏如玉,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什麼國色天香、閉月羞花也不過如此。”又見她手拿短劍,記起唐人小說中有紅拂女、聶隱娘等女俠,隻道這少女也如她們一般;至於這十幾名大漢自然是盜賊無疑。他平日不好讀書,閑書倒是看了不少,難免想入非非。當下,拱手道:“姑娘受驚了。小生賤姓劉,草字奉賢。不知姑娘貴姓?”其實受驚的是他自己,那少女一點也不驚,坦然道:“我叫王玉鳳,不知道這兩位的大名可否見告?”劉奉賢道:“大名是不敢當的,他是小生的書童楊小勇,這是我家幹雜活的仆人,姑娘叫他大牛就是了。”王玉鳳‘哦’了一聲,道:“你的家人武功可好得很啦!”劉奉賢笑道:“哪裏,哪裏?姑娘過獎了!大牛其實也不會什麼武功,隻有一肚子蠻力而已。”王玉鳳道:“哦?隻是力氣大而已麼?”大牛剛才三兩下將十餘人全部打倒,豈僅僅是力氣大而已?隻是她一時之間看不出他的門派來曆。楊小勇道:“是呀,大牛就是力氣大。”自然要奉承少爺的話了。王玉鳳笑問:“他的力氣有多大?”楊小勇道:“比頭牛還大。”王玉鳳似乎不信,楊小勇又道:“有一次,兩頭牯牛打架,怎麼也拉不開。大牛走過去,一手抓住一頭牛的角,硬生生將兩頭牛分開。你說力氣大不大?”王玉鳳笑道:“大,的確很大。”
劉奉賢道:“剛顧著說話,卻忘了還要趕路,不知王姑娘要去哪裏?姑娘無代步之車,是否要小生等相送一程?”王玉鳳道:“我的家在洛陽,不知道與劉公子是否同路?”劉奉賢一想到送美人回家,想也不想,便道:“同路,同路,就相送姑娘一程何妨?”大牛道:“不對,不對,我在前麵路上打聽了。我們要去北京是往北,洛陽卻在西邊,不同路,還要繞個大圈子。”劉奉賢狠狠地瞪了大牛一眼,怪他太不識趣,忙又回頭對王玉鳳道:“無妨,無妨。送送姑娘何妨?其實,洛陽是個好地方,小生急盼一遊。”王玉鳳笑道:“公子要去北京,或許有要事在身,豈敢耽誤公子的行程?前麵不遠就是黃河渡口,不如你們載我一程,到那裏之後我自可自己回家。”能與美人同行一程也是好的,劉奉賢忙道:“好,那也可以,姑娘請上車吧!”
突然,一人叫道:“不能走,先把東西留下!”眾人一看,見是被大牛打暈的一人正好醒來,大牛記得他好像叫什麼趙有泉。趙有泉比其他人結實一些,大概內力也深厚一些,是以很快就醒了過來。
劉奉賢已經恢複了鎮定,說道:“你們這些強盜真死不知悔改!我們不將你們送官查辦已經是寬恕你們了,還想搶劫?”趙有泉“呸”地一聲,喝道:“你瞎了眼,誰是強盜?”以手指著王玉鳳道:“她才是搶劫的強盜。”劉奉賢叱道:“胡說八道,你當本少爺是三歲小孩?誰是好誰是壞還分不清麼?”趙有泉坐起身來,怒極反笑道:“你不是三歲小孩,不過是個大傻瓜,你以為她生得美貌就是好人?”劉奉賢被人說中心事,不由臉上一紅,道:“與你這種人說話簡直有辱斯文!大牛,趕車。王姑娘,我們走,不用理會他。”王玉鳳盈盈一笑,瞥了趙有泉一眼,與劉奉賢上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