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馬步(2 / 2)

肖遙張大嘴巴,眼睛盯著鬆樹,目瞪口呆,這要是打在人身上,肯定骨折啊。

“小子,怎麼樣?想學嗎?”二爺轉過頭來問道。

肖遙回過神來,連忙點頭:“想,很想,我也能學嗎?”

二爺點了點頭,“當然可以,武術最簡單的也是最基本的2個動作,一是降龍騎馬樁,就是馬步。二是伏虎三才樁,也叫三體式。靜為樁,動就是拳了。今天我就先教你馬步,看看你練的效果如何。”

“馬步,二爺,這個還用教嗎?我站給你看看。”肖遙腳步半蹲,雙手平推出去,一動不動。“是這樣吧,二爺。”

二爺不說話,隻是笑嗬嗬的看著,不一會兒,肖遙就感覺到膝蓋發酸,又過了一會,兩腿有些哆嗦了,腰酸身體發熱,臉上開始冒汗,肖遙下意識的身體小小的起伏了一下,挺了過來。

二爺看到,“咦”的一聲,“先別站了,你是得形不得意啊。”嘴上說著不行,心裏卻很驚訝。

“二爺,什麼叫我得形不得意啊?”肖遙站起身後,揉了揉膝蓋,放鬆身體後問道。

二爺也不急著解釋,隻是說道:“馬步馬步,是先賢門從騎馬中領悟出來的拳術根基,人騎在馬上奔跑,會隨著馬一起一伏的啊,人騎在馬上,是借了馬的勁在起伏,但是人站在地上就不一樣了,自身起伏等於把馬站進了自己身體了,你剛開始一動不動的,身體重心全是膝蓋上,久了膝蓋肯定會有所損傷的,好在你聰明,知道起伏身體,重心一偏移,膝蓋就放鬆了,所謂站馬步要起伏蹲身若奔馬。你剛才身體有起伏是對的,但是你隻知道起伏。真正的馬步,蹲的時候一定是勁先到腳掌,起的時候腳指要像雞爪一樣緊緊的摳在地麵上,腳指一摳,會牽動小腿骨頭和肌肉,膝蓋自然就挺起來了,膝蓋一挺,大腿一繃,提腰收腹,這就是起勁;伏下的勁,你腳掌要學鴨和鵝腳蹼,五指鬆開。這樣膝蓋一鬆,大腿也鬆,腰坐,腹鼓。就這樣輕微的起伏不停,人的重心也不停轉換,就不會造成重心老在一個地方造成損傷了。”

“二爺,這我知道,起就像爬山一樣,腳是要摳在地麵上;伏就是下山,腳要張開。不過二爺,這樣一上一下次數多了人會暈的,會想吐的感覺啊,那是不是還要多看看遠方啊。”肖遙反問道。

“咦,不錯不錯,你能想到這一層真讓我意外,你是怎麼知道的啊?”二爺很驚喜。

肖遙有點不好意思的回答道:“二爺,你也知道,我經常爬山的啊,在山裏鑽來鑽去,鑽久了就有變種感覺,不過我發現眼睛看著遠處的時候就會感覺慢慢變好。”

“不錯,馬步除了下身姿勢,頭也要到位,要淩空虛頂。下身起伏的時候,眼睛要往遠看,視野開闊了,心情自然就好了,要有登高望遠的意境在裏麵,這樣的馬步才是正確的。其時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道理,隻不過先賢門把他們融入了武功中,武功不是大家想的神話,它就在生活中,你懂了就能化腐朽為神奇了。你現在再試試,記住,起伏幅度不要太大,腳指一寸的距離,越精確越好。”二爺要求肖遙重新開始站馬步。

一開始肖遙做的不夠精準,二爺在旁邊一一糾正指點,慢慢地肖遙的動作越來越標準了。站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過了一段時間,二爺看到肖遙站的滿身是汗,說道:“小子,休息會吧,正好我給你說說武功的基本知識。”

爺孫二人便在倒下的鬆樹上坐了下來。“首先,你要知道,我們練武練的是什麼?你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有所謂精氣神之一說,我們練的就是這個精氣神。精是指人的肉體、包括骨頭,血肉之類的;而氣呢,你也知道中醫的奇經八脈理論,就是人體五髒六腑運轉所需的能量;而神呢,你知道,萬物皆有靈吧,神就是我們人體各個組成部分之靈,包括人的意識,有主的,人體自然運轉的無主的。我們習武之人統稱為神。這麼說你理解吧?”。

肖遙點了點頭,等著二爺接下來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