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月了解道南邊的情況之後,想起了上官瑤華用來給自家麥田和菜地除蟲的藥粉,他不知道那種除蟲藥對蝗蟲有沒有用。
隻能跟哲王說,他家是有一種除蟲藥,但需要試過才知道能不能用來對付蝗蟲。
哲王當即就表示要去他家拿藥試試。
然後,他問上官月為何來找縣令,上官月把捐工程立碑的想法說了出來。
哲王這才知道縣令打算在縣裏大興水利。
他對此事是支持的,而且,覺得這個法子很好。
那些世家大族並不缺錢,若是出點錢就可以給他們立碑,刻寫他們的功績,他們肯定是願意的。
畢竟,誰會拒絕這種流芳百世的機會?
他覺得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在這裏適用,全國都是適用的。
得知這個方法是上官瑤華想出來的,哲王很是驚訝,他本以為上官瑤華隻是在調配藥材上有些天賦,沒想到她還懂這些。
他來的時候就看到縣城有不少人身上掛著驅蚊香囊,打聽之下得知他們都是在同一家鋪子買的,還說這香囊哲王用了都說好。
於是,他派人去調查,得知香囊是上官瑤華配製出來的,她還研製了美白散,開了鋪子在賣,鋪子現在由上官欣欣經營。
哲王在縣令的陪同下,跟隨上官月坐馬車前往上官村,路上,他看到了很多麥田。此時,麥田裏的麥子長滿了麥穗,很多麥穗都已經變黃。
尤其是其中一片麥地,金黃一片,與周圍的麥田有著明顯的差別。
哲王一直在看外麵,他看到後,讓人停下了馬車,下車查看情況。
縣令也發現了不同,他道:“這片麥子怎麼長得這麼快?都快成熟了!”
他上前看了看麥子,用手念了念,“這麥穗密密麻麻且顆顆飽滿,產量很高呀!這是誰家的地,怎麼種得如此好?”
縣令還是很關心農業生產的,之前有去別的村鎮查看麥子的生長情況,今年的麥子或多或少遭受了一些蟲害,影響了產量,別人家麥子一株的產量連這裏的半株都比不上。
上官月道:“回縣令,這是我家的麥地。”
哲王笑看著他,“不愧是能養出你這種才子的家庭,連種地都種得這麼好。”
哲王道:“不知你家的地是如何種的?”
如果可以把方法推廣出去,全國的糧食產量都可以增加很多。
“其實我們也是跟村民一樣種的,隻是在麥子生長期間,我妹妹發現麥子長了一種小蟲,她擔心麥子受到蟲害,便自製了一種殺蟲藥,我們灑了藥之後,發現這藥不僅能殺蟲,還能讓麥子長得更好,之後,麥子生長良好,也沒再生過蟲。”
哲王向來都把自己的情緒控製得很好,但現在,他有些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他道:“所以,隻要全麵推廣這種藥,我們就可以將全國的糧食產量翻一翻,對吧!”
上官月不敢打包票,他道:“這個要試過才能知道。”
縣令道:“你家這片地用的殺蟲藥不會就是你給王爺推薦的殺蟲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