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飯,就讓周媽媽服侍她歇下了。
周媽媽幫她脫去外衫,服侍她上榻,有些心事重重的樣子。
“你這是怎麼了?”
“奴婢就是忍不住會想,四奶奶真會按照老太太想的去做?”
“隻要她還想給她爹報仇,她就肯定會這麼做。方彥隻她一女,父女感情深厚,不然聽說方彥出事,她會病成那樣?現在會安分守己,不過是識時務者為俊傑,但凡給她一點希望,她就不會放過。這女子是個聰明人,她知道該怎麼做。”
“既然老太太說她是聰明人,我們今天表現得如此淺白,她了解其意,若是一朝反噬?”
“反噬?就她?我是說過她聰明,但還有一句話你忘了?終究是個女子,翻不了天。”
*
“爺,孫知府在外求見。”
宗鉞還沒說話,德旺就嚷嚷上了。
“有完沒完,這孫知府還真是不氣餒,爺懶得見他,他就天天來。”
不同德旺,德財就拘謹多了。
“爺,孫知府到底是地方官,如今我們又住在孫府,就這麼拒而不見,會不會不好?”
“有什麼不好的,爺想見就見,不想見……”
“讓他進來。”
德旺當即不說話了。
孫慶華走進來,作揖行禮:“下官見過殿下。”
“孫府台不用多禮,坐。”
德旺去搬了個墩子來,放在孫慶華腳邊,孫慶華又謝了座,方才坐下。
知道三皇子寡言,孫慶華就自顧自地說了些話,說知曉殿下為尋幕而來,特意以府衙的名義,廣招紹興當地之人才。因公文要下發到下麵州縣,看到公文的人要趕到紹興城,所以大約還需等十日左右,是時群英薈萃,定能讓殿下如願。
不得不說,孫慶華還是比較會辦事的。
這次宗鉞輕裝簡行,就是不想驚動地方,這番他以府衙為名,旁人隻當是府台大人尋幕,肯定聯想不到三皇子頭上,這麼一來,倒是給宗鉞省了不少事。
“有勞孫大人了。”
“下官為殿下辦事,乃是下官的榮幸。此為公事,下官還有一私事。”
宗鉞瞥了他一眼:“說。”
“下官聽聞殿下喜讀佛典,不巧下官有一女,對佛典也多有研究。她閑暇之餘抄錄了一冊《地藏經》,下官想請殿下品鑒一二,看一看小女是否有慧根。”
說完,孫慶華就垂下頭,上麵也沒說話,讓他更是心中忐忑,以至於大汗淋漓不止,卻強自鎮定。
正當他想放棄,忽而聽見上方傳來一個聲音:“拿來我看看。”
孫慶華心中一喜,上前一步。
這時德旺走過來,從他手裏拿過冊子:“還懂不懂點規矩,爺的跟前你能往前亂湊,站著吧你。”
冊子到了宗鉞手裏。
花紋繁複的嵌藍寶戒指,象征著富貴和權利。他態度不顯的翻了翻,抬起頭:“這佛經是你女兒抄的?”
孫慶華以為宗鉞是看中了,擦了擦額上的汗,有些欣喜道:“正是小女之作。”
“哦?是哪位姑娘?孫大人好像不止一個女兒?”宗鉞意有所指。
孫慶華又擦了擦汗,笑得汗顏:“小女頑皮,日前不小心觸犯到殿下,被殿下身邊的人趕了出來。”
“孫大人說得是前幾天那兩個亂闖的姑娘?”德旺好奇問。
“正是。小女實在頑劣,也是下官未在府中下令,她並不知榕園有人居住,貿然闖了進來,差點驚擾到殿下。”
“那不知那兩位,哪位是孫大人的女兒,該不會都是孫大人的女兒吧?”德旺看了宗鉞一眼,又問。
“那倒不是,其中一名是下官兄長之女,下官之女排行為四,閨名如意。”
孫慶華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從之前特意說‘請殿下品鑒’,就有獻女之意,如今又提到女兒的閨名。天下有哪個當父親的,沒有其他心思,會做出這等有歧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