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那達慕盛會(一)(1 / 2)

出巡狩獵的日子到了。這天淩峰早早穿戴整齊來到了善捕營等候。好一會素倫滿頭大汗的來尋淩峰,見到他一把抓住他,催促道:“你怎麼在這兒,快跟我來。”說著拽起淩峰就走,來到了乾清門,見門口已有一大群侍衛在那候著。全都金盔銀甲,挎刀騎馬威風凜凜。淩峰被看住了,素倫拿來倆套盔甲,遞給他一套催促換上。淩峰邊穿邊問:“以後我們都穿這個嗎?”素倫道:“想得美,隻是等會有個出城儀式,穿這個隻是擺擺樣子,過過場,以後還是平常侍衛服。”穿戴已畢,倆個騎在馬上,聽遠處好像有禮樂聲傳來,就聽素倫關照著:“開始了,不要說話,跟著就行。”

出城儀式由天安門開始。由於是朝廷的重大活動,又有皇帝帶隊,所以儀式排場是空前的。隊伍的最前麵是禮部的禮樂司,剛才聽到的聲音就是他們吹奏的。後麵是六十四麵龍旗,各有力士挺執而過。緊接著是五十四架蓋傘飄搖過去。眾人已是眼花繚亂。信幡紅旗導引著,又是羽葆如林從門中湧出,七尺寶扇上一麵麵都寫的有字,“教孝表節”“明邢弼教”“行慶施惠”“褒功懷遠”四褒在前;接著“振武”“敷文”“納言”“進善”隨後,四金節,四儀鍠氂,羽林大旗,前鋒大旗,五色金龍旗,旌旄蔽天而過。什麼儀鳳、翔鸞、仙鶴、孔雀、黃峼、白雉、赤鳥、華蟲、振鷺種種祥禽,遊鱗彩獅,白澤、角端、赤熊、黃熊、辟邪、犀中、天馬、天鹿諸多靈獸都繪在片金青旗上,招招搖搖浩浩蕩蕩從天安門擁出。前頭已到正陽門,後頭還在無休止的往外擁出。直到淩峰和素倫這六十四名金盔銀甲挎刀騎馬威風凜凜的踏石而過,後麵無數太監擁著黃絡龍輿出了城門。此時都知皇帝出來了。霎時文武百官並後宮嬪妃等跪下了一片,目送乾隆龍輿而去。淩峰騎在馬上,今個他才算開了眼,被眼前的場麵鎮住了。什麼十年寒窗金榜題名,什麼建牙開府起居八座,封妻蔭子光宗耀祖,比起來都變得渺小不堪一擊。為什麼天下英雄都打著討伐暴君的旗號,而最後為了爭當皇帝打得頭破血流。為什麼原本是一家兄弟姐妹,為了爭奪皇位而骨肉相殘,眾叛親離。淩峰今天算是明白了。

如今的交通工具原本就是落後,淩峰本想趁著這個機會好好的放鬆放鬆,欣賞一下這沿途沒有收到任何工業汙染的大自然美景。誰知剛出京城,乾隆便下令晝夜攢行,人員輪流休息。這樣一來大隊人馬有點像急行軍的樣子,吃不好,睡不香的,真是苦不堪言。淩峰本事遊玩的心情被破壞的一幹二淨。他很是不解,不就是打獵嗎,至於這麼急嗎。看來乾隆這家夥是個急脾氣。素倫看他這幾天興致不高,路上趁沒人時透漏給他說:“往年可不是這個樣子,那時輕鬆的很。今年情況不同,原本這次出京的時間就比往年提前了不少,主要是訥親相爺在金川那邊戰事吃緊,皇上原想趁這次圍獵籠絡一下各蒙古王爺的,正巧要趕上過幾天在蒙古草原上的那達慕,所以今這回就走的急些。這是內廷那邊傳來的信,淩兄不可再對任何人提起!”說完打馬就走了。淩峰明白了,這次的狩獵隻是個幌子,裏麵有著很深的政治目的。

原來那達慕是草原上最盛大的集會。往年都在烏蘭浩特舉辦,今年聽說乾隆有雅興與會,是科爾沁大草原上從來沒有的事。科爾沁王特地下令將會場向西移八十裏,設在木蘭附近。這裏向西是千裏的圍場,北望是平坦無垠的大草原,南邊則是燕山餘脈,精致精美,交通便利。就這樣緊趕慢趕的在路上也走了個大半月。等到所有大隊人馬全部趕到木蘭時已是這天的下午時分,科爾沁王早就先期到達,和東蒙古的察哈爾王,漠北蒙古的溫都爾汗,巴林王等眾王爺一直迎了三十裏。晚上一切請延都在臨時搭蓋的特製牛皮帳中舉行,種種盛情繁儀也不一一細述。

第二天便是那達慕的正日子。這地方太靠北,天亮的早。淩峰早早的起來了,再看眾人大都也早起。與其說早起不如說昨天根本沒睡好。這大草原的蚊子又大又狠,咬得大夥渾身上下都是包。看眾人倆眼都通紅,感情是昨晚打了一夜的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