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頓悟(下)(3 / 3)

在二人身周,站著六個人,是蘇飛,李尚,田由,伍被,毛被和晉昌,六人成包圍之勢,把二人圍在核心,顯是怕吳天星逃跑。

蘇飛道:“吳天星,交出《上清訣》,放你走路。”吳天星道:“蘇飛,你休想。別說吳某沒有《上清訣》,就是有,也不給你們這些卑鄙小人。”玄真道長三人心道:“他當然沒有《上清訣》。你們找他要,還不是白費力氣。”田由冷笑道:“你要是沒有《上清訣》,怎會上清真氣?我們已查得清清楚楚,《上清訣》就在你手裏,還是乖乖地交出來,少吃苦頭。”玄真道長三人心道:“對呀,要是沒有《上清訣》,怎會上清真氣?”百思不得其解,大是困惑。

蘇飛見玄真道長等人來到,知道他們決不會袖手不理,心想先收拾了吳天星,把《上清訣》弄到手再說,手一招,六人手一探,長劍在手,齊向吳天星招呼。

任是非喝道:“吳前輩休慌,晚輩來也。”在馬背上一按,身如淡煙,瀉落當場,拔出短劍一揮,在蘇飛七人長劍劍尖上一點,還劍入鞘。抓住吳天星肩頭,腳尖在地上一點,帶著吳天星,衝天而起,拔高數丈,一個轉折,輕飄飄地落在地上。姿勢曼妙,瀟灑自若,雖是帶著一人,仍是點塵不起。玄真道長等人,忍不住喝彩。

蘇飛七人隻覺手腕微微一振,頓失任是非和吳天星人影。任是非露了這手功夫,七人無不大驚。左吳屢受任是非戲弄,最是恨他,一見任是非,新仇舊恨,齊上心頭,喝道:“任是非,左某與你拚了。”蘇飛心想一個任是非已是難以對付,還有玄真道長和薛道衡在場,其他人雖是不知,個個神情驃悍,定非庸手,連使眼色,要左吳不要惹事。左吳仇怨上心頭,蒙蔽理智,哪管這些,長劍一抖,就要衝上去,和任是非拚命。一抖之下,手中一輕,長劍寸寸斷裂,掉在地上,手中隻餘劍柄。蘇飛等人心中一凜,一振手中長劍,也是一般,長劍寸寸斷裂,掉在地上,手中隻餘劍柄。方知任是非手下留情,隻用內力震斷了長劍,要不然的話,他短劍一揮之下,七人早已喪命。這等內力,七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額頭上直冒冷汗,嚇得呆了。

任是非向七人施禮,道:“晚輩多有得罪,請各位前輩見諒。”要是在往日,任是非早就破口大罵,連七人十九代老祖宗都倒黴了,居然向七人恭恭敬敬地施起禮來,還是破天荒第一遭。這都是董仲舒影響所致。

蘇飛七人不知,還以為任是非在奚落他們,左吳定定神,怒道:“任是非,你有什麼卑鄙陰謀,盡管施出來就是,左某要是怕了你,就不姓左。”

吳天星搶著道:“甘為人奴仆,恃強淩弱,強取豪奪,卑鄙的是你左吳,不是任少俠。”吳天星從任是非處得到《上清訣》,勤加修習,功力大增,竟能和左吳打成平手,報仇有望,對任是非好不感激,為任是非幫起腔來了。

玄真道長稽首道:“七位前輩,別來無恙,貧道有禮了。”蘇飛七人為任是非高強武功所驚,玄真道長施禮,心想他們師徒一體,定要和自己為難,此時不走,更待何時?蘇飛手一揮,帶著左吳等人落荒而逃。玄真道長等人大是搖頭,心想哪象成名數十載的前輩高人。

吳天星過來和玄真道長等人相見,道:“吳某見過道長,神醫,任少俠。吳某甚多得罪處,還請各位見諒。”玄真道長道:“吳大俠說哪裏話。吳大俠妙悟玄功,天大之喜。”吳天星歎道:“都是任少俠所賜。任少俠不計前嫌,還以《上清訣》相贈,吳某慚愧。”任是非把在東阿和吳天星作交易一事稟明師父玄真道長,請師父治罪。玄真道長還未說話,吳天星道:“道長,都是吳某不是,不關任少俠的事,要治罪就治吳某。”玄真道長歎道:“吳大俠說哪裏話。本門虧欠吳大俠實多,非兒做得對。”吳天星遭滅門之禍,禍起雷尊,下手之人是上官劍南,玄真道長說本門就是指這點而言。

吳天星道:“道長高義,不究既往,吳某既感且佩。”對任是非道:“少俠,吳某有負少俠,沒能保住《上清訣》。”任是非驚道:“給蘇飛等人搶去了。”吳天星道:“倒不是。吳某給蘇飛等人追得緊了,料想難以脫身,不敢有忘少俠叮囑,把《上清訣》給毀了。”任是非長長地出了口氣,道:“原來如此。吳前輩信人,晚輩欽佩無已。”

任是非把霍去病等人介紹給吳天星,眾人廝見,自有一番說。相見畢,玄真道長邀請吳天星和眾人一起去嵩山,吳天星也不拒絕。任是非把自己的坐騎讓給吳天星,和薛琳共騎。

眾人來到延壽城,在悅來客棧投宿。眾人剛一進門,一個大漢,三十來歲,滿臉虯髯,甚是威猛,也到店裏投宿。

玄真道長道:“有勞店家,準備十間上房。”店掌櫃道:“道爺吩咐,小店自當照辦。”大漢聽得聲音有些熟悉,向玄真道長打量一番,抱拳一禮,道:“請問道長道號,可是上玄下真?”玄真覺得眼前之人甚是眼熟,似曾見過,稽首道:“貧道玄真,請教壯士高姓大名。請恕貧道眼拙,敢問壯士何以識得貧道?”大漢向玄真道長跪倒,磕頭道:“小侄黃秉,拜見大師伯。”玄真道長把黃秉仔細打量一陣,果真是自己曾經四處尋訪而未果的四師弟之子黃秉,喜道:“原來是秉侄,快快起來。”扶了起來。玄真道長二十年前,見過黃秉,當時他隻有七歲,二十年後,由一個小孩子長成大人,容貌變化甚大,昔日容貌,畢竟難以盡去,細加打量,竟是認了出來。黃秉磕過頭,站起身來。

玄真道長道:“秉侄,此處非談話之所,我們進屋再說。”店掌櫃開了房間,把眾人引進屋,退了出去。

玄真道長道:“秉侄,你如何認出貧道?”黃秉道:“小侄聽師伯聲音甚是熟悉,才認出師伯。”玄真道長當年到四師弟黃賽斧家,黃秉很得這位師伯喜愛,牢牢記住大師伯的聲音,玄真道長數十年來,忙於奔波,容貌變化甚大,聲音沒變,竟是給黃秉從聲音認了出來。

玄真道長向薛道衡一指,道:“秉侄,見過你二師伯。”黃秉跪下磕頭,道:“小侄參見二師伯。”薛道衡道:“賢侄免禮。”扶了起來。

玄真道長把眾人一一介紹給黃秉。黃秉見一行人中,除了皇上的六大禦前侍衛,還有大司馬霍去病,心中驚訝不已。水成海六人英氣勃勃,霍去病豪氣萬千,相貌不凡,黃秉甚是喜歡,執禮甚恭。霍去病等人忙不迭還禮。

黃秉和任是非相見,道:“師弟這些年,做了不少驚天動地的大事,小兄心折不已,今日一見,師弟人中龍鳳,果是不凡。”任是非遜道:“師兄過獎,小弟胡鬧,不敢當師兄盛讚。”

薛琳見任是非和黃秉以師兄弟禮相見,要是算起輩份來,自己還矮了一輩,要是給任是非抓住把柄,大做文章,要自己叫他師叔,可大大不劃算,忙道:“小妹薛琳,見過師兄。”薛琳嬌豔,清麗脫俗,黃秉很是喜歡,道:“師妹免禮。”他不知薛琳矮他一輩。

眾人敘禮畢,玄真道長問起黃秉這些年在哪裏,何以黃賽斧失蹤二十年。黃秉一聽玄真道長提起亡父,失聲痛哭,邊哭邊述說經過。

二十年前,嬴複突然到黃賽斧家。黃賽斧乍見五師弟,很是高興,盛情款待。嬴複另有機心,要黃賽斧幫他找一樣東西,黃賽斧知道他是要找雷尊,自是不許,還好言相勸,要嬴複放棄企圖。嬴複見說不動,暴起發難,把黃賽斧打成重傷,以死相脅,黃賽斧不為所動,自絕經脈而死。嬴複知道雷尊放在江南一處地方,如此重寶,必有機關,黃賽斧精通土木建築之學,自能找到這些機關,取得雷尊,哪知他竟是寧死不屈,大怒之下,一不做,二不休,把黃賽斧一家殺得幹幹淨淨,放一把火,把房子也燒了,才揚長而去。黃秉當時和管家黃義玩耍歸來,目睹慈父重傷而死,就欲衝出拚命,黃義死命抱住,把他拖入暗處,逃了出來,才幸免於難。自此之後,主仆二人流落江湖,四處奔波,黃義是義仆,一邊撫養黃秉,一邊打聽嬴複下落,始終沒有結果。直到一月前,才從一個江湖朋友處得知嬴複已到中原,後又聽說司徒劍召開武林大會,心想嬴複要是到中原的話,定會到嵩山。黃秉安頓好黃義,快馬加鞭,趕赴嵩山,要找嬴複報仇。不意,竟在此處遇到兩位師伯和師弟師妹。

眾人聽黃秉說完經過,均是噓唏不已。玄真道長道:“賢侄不用難過,此番到嵩山,定會見到他,師伯雖是不濟,也要和他好好周旋一番。”黃秉道:“嬴複殘害同門,賣國求榮,為人不齒,黃秉誓殺此賊,為爹爹報仇。”

霍去病道:“嬴複處心積慮,欲圖為逆,戕師滅祖,殘害同道,數十年來,必有不少江湖豪傑,死於他手,八月十五這天,定有一場龍爭虎鬥。”眾人均知霍去病所言不假。

黃秉驚道:“戕師滅祖?”玄真道長黯然道:“恩師也是中了他的暗算,才為祁連四怪所乘。”將嬴複暗算修羊公一事說了,黃秉驚得目瞪口呆,道:“他,他竟敢暗算師祖?”修羊公大名播於天下,他都敢暗算,那麼殺害同門,又算得了什麼?

注:一、據史載,衛青和霍去病同為大司馬。有關二人事,此節引用較多,不一一列出,請讀者原諒。

二、有關《春秋》部分,用的是《穀梁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