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九陽真經(1 / 2)

公元1235年,理宗端平二年。這些年來穆念慈一直對楊過隱瞞自己患病的事實。而楊過隻知道穆念慈是在他十一歲的時候染病突然死去的,至於因何而死書中沒有細說,楊過也不清楚。直到九月初,穆念慈病情忽然加重臥床不起,楊過才知道實情。楊過顧不得悲傷,背著穆念慈跑遍了臨安城大大小小的醫館,醫師的答複都是冷冰冰的八個字“病入膏肓,無藥可治”,最後隻抓了幾副鎮痛的草藥回到牛家村。

至那一日起,楊過收拾心情,盡心盡力的服侍穆念慈的飲食起居,在穆念慈麵前,說學逗唱,使盡各種手段逗母親開心,變著花樣給母親改善夥食,隻求她能堅持到郭靖到來,在他看來以郭靖那深厚的內功母親或許還有的救。很快他的書法作品就擺滿了臨安城的字畫店。然而自古物以稀為貴,到了來年春天楊過的作品已經沒有人願意收購,這條財路算是斷了。

半年多的病榻生涯,昔日容貌秀麗,光彩照人的穆念慈現在已是一副病懨懨欲死的模樣。她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想到楊過如此年幼就要變成孤兒,心中悲苦。穆念慈盡自己所能的教育楊過要好好做人,為人處世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經常拿郭靖大俠作為榜樣。並勸說兒子不要那麼費心為自己延續生命,把錢留作以後的生活所需。楊過口中應承,行動卻依然如故。

公元1236年,理宗端平三年三月十五日,穆念慈於睡夢中駕鶴西去。抱著母親冰冷的屍體,楊過嚎啕泣血,哭昏了過去!醒來後,楊過遵從母親遺願,將穆念慈的屍體火化了,帶著骨灰前往嘉興鐵槍廟與楊康合葬。半個月後,楊過來到嘉興,一路打聽很快在鐵槍廟附近找到楊康的墓地,墓碑是長春子丘處機所立,上書“不肖弟子楊康之墓”。“不肖弟子”這四個字讓楊過心生不忿。人之一死,往事成空。丘處機對一個死去的人都不肯原諒,讓楊過對他的道行,不敢恭維。楊過花了三百多量銀子,買了一副上好的棺木,修葺了墓地,將父母風光合葬。重立墓碑,正文是“顯考諱康楊大人,顯妣楊氏穆夫人之墓”,落款是孝子楊過。

楊過決定不回牛家村了,就在嘉興找份工作安頓下來,等待郭靖的到來。過了半個月,當楊過身上的三十多量銀子快花完的時候,楊過在南湖邊上的蕭記字畫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成了蕭記的專職書法家。待遇優厚,每月一百兩的潤筆費,年終還有分紅。楊過每天練武,寫字,閑暇時逛逛大街,遊遊南湖,慢慢的從喪母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寒風冷冽,白雪皚皚。年關將近,這天楊過來到書店,跟老掌櫃打了一聲招呼,就要進後堂去寫字,卻被老掌櫃叫住。老掌櫃笑道:“楊過,蕭老爺剛才派人過來傳話,讓你馬上到他府上敘話。”掌櫃口中的蕭老爺是嘉興蕭家的家主蕭天賜,這蕭家與陸展元的陸家並稱嘉興兩大世家,以商賈傳家,而蕭天賜本人則以為人至孝聞名江南。蕭記字畫店就是蕭天賜名下的產業。一聽是金主有請,楊過也不敢怠慢,和掌櫃唱了諾,便向蕭府走去。來到蕭府就看到門口停著二十多輛裝滿了絲綢茶葉的馬車,每輛馬車旁都有兩個身穿黑色勁裝的騎士護衛。門子領著楊過來到蕭府的書房見到了蕭老爺,蕭老爺五十餘歲,錦衣羅衫,一臉富態,臉上掛著親和的笑容。互相見禮後說道:“楊先生,老夫對你的書法非常欽佩,這次請你來是因為過幾個月就是家母的七十大壽,家母信佛,所以我想請你上少林寺抄幾部佛經回來給家母祝壽。事成之後願奉上白銀千兩。不知先生意下如何?”楊過一聽少林寺抄經書,心頭一喜,他早就想上少林看看那卷《楞伽經》,隻是因為少林早已宣布封寺而未能成行。回道:“蕭老爺抬愛,小子豈敢推脫。不過小子聽說少林已經封寺,如何肯讓我們進去抄經?”蕭天賜笑道:“嗬嗬,這個你不用擔心,少林方丈天鳴大師是我的老朋友,這點忙他還是會幫的。眼下剛好有一批貨要送往西安,途徑登封,你下去準備一下,一會兒隨車隊一起出發。”“是,小子告退”楊過告辭離去。回到住處收拾了細軟,到書店和老掌櫃告了假,便又回到蕭府。車隊已準備妥當,蕭天賜讓人牽了一匹馬給楊過,便宣布開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