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上帝的圖書館(3 / 3)

他帶領我們走向那個建築。這時候變化已經停止了,它成了一個橢圓形的、金色的鴨蛋殼。

“空中圖書館”我喊道。

“是的,按照你們最熟悉的樣式。”他轉向我,好像他有一雙睜開的、正常的眼睛,“他希望你們喜歡這份工作,照看他的圖書館。”

我和小H停下來,小H一字一頓地重複:“照看他的圖書館?”

“不錯,照看上帝的圖書館。”老人平靜地說,“這比你們以前的任務輕鬆得多。老實說,在這裏有什麼可照看呢?對於我們這些閱讀者來說,它是一個巨大的禮物,這裏的圖書讀之不竭,而且你會發現這些書按照你的閱讀興趣排列次序,隨著你興趣的發展而重新排列、增多、進化。就像你剛才看到的圖書館千變萬化的外觀一樣,其內的書籍也處於不斷的變化中。因此,每個閱讀者走進來,他所看到的書和別人看到的都不一樣,對於每個人來說,這個圖書館都是獨一無二的、隻屬於他的。”

“不可思議。”我們幾乎同時說。

“這不好解釋,隻有你們看到了才會明白。譬如,你喜歡曆史,”他竟然指了一下小H,“你可能最先看到的是吉本的《羅馬史》;而假如我喜歡研究宗教,在我的書架上可能有你們看不到的全套宗教大百科全書;而他可能會看到亨利?詹姆斯,誰都說不準別人會在書架上看到什麼。”

這時,一扇光之門已在我們麵前打開。我沒法形容那座圖書館的輝煌,但當你看到它,你就知道數千年的人類文明和上帝的光榮都在這裏啦。當你走下去,你就發現這裏沒有所謂的盡頭,按照老人的說法,書籍仍在增長、進化中,並且也按照你的意誌進行著過濾和淘汰。因此,書籍就像魔法中持續變形的磚塊一樣,不斷建構著新的圖書館,而圖書館就像一座由書頁、符號、思想彙集而成的深邃迷宮,不可能陳舊,也不可能終止。在這裏,你會想到福樓拜所說的:“他無所不在,而又無跡可尋。”

我們慨歎著在老人的帶領下來到另一道光的門前,老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在衣服上又罩了一道長袍。他說要和我們告別,感謝我們接替了他的任務。關於這個任務,他的描述是:“有時候,閱讀者會迷失在圖書館裏,我們的任務就是幫他們找到一扇光的出口。”

我們和他一起走了一會兒,我趁機問起他的眼睛。他說:“這是我們圖書管理者和閱讀者的代價,如果你的心靈得到了太多光亮,你的眼睛就可能遭殃。何況在我當圖書管理員的年代,人們隻能在燭光下閱讀。當時,我在巴黎的聖維克多修道院圖書館。我十幾歲就到了那兒,一直到我60多歲變成盲人。這期間我不停地閱讀,但我仍然不能閱讀它所藏書籍的千分之一。”

“所以,來到這裏以後,你又恢複了閱讀?”我小心翼翼地問。

“當然,因為我又看得見了。”

“那麼,你現在要去哪兒?”小H問。

“去下麵走一走,去看看那些新的生命。到了天堂我們的活法還是一樣:讀一讀書,看一看世界。”老人微笑了。

老人走了,我們注視著他的背影。突然,一雙巨大的翅膀從他的兩肩伸出,他飛翔起來了,迅速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中。我們兩個都有點兒若有所失,一個和我們相差一千年的老圖書管理員,感覺就像我們的父親。

然後,我們往回朝圖書館走去。在某一扇光之門前,有個身影好像在佇立等待。當我們再走近一點兒,一種恐懼感倏地像火苗一樣竄起。那張天生帶點兒困惑的美麗麵容逐漸變得清晰:我們的第一個參觀者竟然是乘熱氣球離去的夏娃!“老天”我和小H幾乎同時喊了一聲,就近從兩扇不同的光中狂奔進去,消失在圖書館裏迷宮一般的、無窮無盡的書籍中。

2009年1月22日於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