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文選郎中
黃公孔昭,子亻甫,成化、弘治中俱為文選郎中,皆久任。
父子翰林
父子同在翰林者:唐應奉肅,侍講之淳。胡閣學廣,檢討童。金閣學幼孜,檢討達。王學士直,檢討資。曹學士鼐,修撰恩。倪學士謙,學士嶽。楊中允鼎,學士時暢。商殿學輅,侍講良臣。鄒少詹濟,禮部右侍郎兼左庶子。焦殿學芳,侍讀黃中。劉閣學宇,編修仁。謝殿學遷,學士丕。江學士瀾,修撰暉。楊殿學廷和,修撰慎。倫諭德文敘,諭德以訓。孫中允升,諭德鋌。晁洗馬忄栗,庶吉士東吳,陳殿學以勤,學士於陛。張殿學居正,編修嗣修,修撰懋修。內胡氏、金氏、曹氏,皆以蔭敘得之,而倪公父子光學,尤為盛事。
父子提學
父子提學凡八家:北直隸禦史顧潛,河南副使夢圭。湖廣僉事蔡朝,雲南副使雲程。貴州僉事劉彭年,湖廣副使起宗。山東副使楊博,河南副使俊民。廣西僉事袁袞,山東副使尊尼。廣東僉事潘恩,陝西副使允哲。湖廣副使喬世寧,浙江僉事因阜。江西副使金賁亨,福建副使立敬。
父子同科
會稽陶大順,前名大壯,舉癸卯順天第九人,回籍複舉戊午浙江第四人,又與子允淳嘉靖乙醜同榜。禦史蕭廩榜其門曰:“畿省兩舉經魁,父子同科進士。”先君同年陸主事杲,與子尚書光祖同順天丁酉。
子先父登進士
子先父登進士者:成化戊戌,楊少師廷和,又三年辛醜,父僉憲春。嘉靖丙辰,包憲副檉芳、曾尚書省吾,又三年己未,包之父郎中汴,又三年壬戌,曾之父參議。萬曆庚辰,董禮部嗣成,又三年癸未,父給事道醇。
五世甲科
仁和江比,子瀾,孫曉,曾孫圻,亦孫鐸。巴縣劉規,子春,孫彭年,曾孫起宗,玄孫世賞。凡五世甲科。
父子贈官一品
父子生前無俱一品者,贈則有之。太子太保儀智,太師銘。太子太保鄒濟,少保。太子太保許進,太子太保誥,少保訁讚。太子太保林瀚,少保廷昂。太子太保節瓚,太子太保廷相。實以尚書贈者三家耳。若儀、鄒二公以三四品得之,則東宮恩也。
勳臣累世不絕諡
東平朱武烈王能,子平陰武湣王勇,勇子太師莊簡公儀,儀子太傅恭僖公輔,輔子太傅榮康公鳳,鳳從子定襄恭靖王希忠,太傅忠僖公希孝。
文臣父子賜諡
父子俱得諡者凡十五家:朱忠定複,榮願。儀文簡智,忠襄銘。鄒文敏濟,康靖。王毅湣文,安簡宗彝。周莊懿,文端經。耿清惠九疇,文恪裕。白恭敏圭,文裕铖。倪文僖謙,文毅嶽。王端毅恕,康僖承裕。許襄毅進,莊敏誥,文簡訁讚,恭襄論。林文安瀚,康懿庭昂。孫忠烈燧,文恪升。陶莊敏諧,文僖大臨。楊康惠誌學,恪湣守謙。又宋忠肅崇祿仕元,而子文恪訥。案:倪父子同諡“文”,尤為卓絕。
武臣父子同諡忠
河間忠武王張玉,子定興忠烈王輔。文安忠僖侯兒,威遠忠毅伯方政,子南和忠襄侯瑛。
祖孫尚書
祖孫至尚書者:工部尚書薛公祥,南京兵部尚書遠。工部尚書王公永壽,少師、吏部尚書瓊。兵部尚書孫公原貞,南京吏部尚書需。太子賓客、戶部尚書劉公中數,太子少保、吏部尚書機。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劉莊襄公天和,蔭孫守有至太子太傅、左都督掌錦衣衛事。雖文武異途,而皆至文銜一品,亦可附見。
祖孫三品九卿
刑部尚書劉公廣衡,刑部左侍郎玉。兵部右侍郎喬公毅,少保、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宇。工部右侍郎、贈禮部尚書黃公孔昭,禮部尚書綰。禮部左侍郎李公嘉,兵部右侍郎震。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曹公鳳,南京工部尚書亨。兵部左侍郎、贈尚書陶莊敏公諧,吏部右侍郎、贈尚書文僖公大臨。
兄弟封爵
贈郢國公馮國用,宋國公勝。楚國公廖永安,德慶侯永忠。贈虢國公俞通海,南安侯通源,越雋侯通淵。江陰侯贈江國公吳良,靖海侯贈海國公禎。鞏昌侯贈陝國公郭子興,武定侯贈營國公英。歸仁伯陳友富,懷恩伯友直。沐春西平侯,弟晟襲,進封黔國公,弟昂左都督贈定邊伯,弟昕駙馬都尉。英國公贈定興王張輔,文安伯贈文安侯兒,太平侯贈裕國公兀。嗣魏國公徐欽,衍定國公景昌。恭順侯吳克忠,廣義伯管者,贈遵化伯克勤。昌平侯贈潁國公楊洪,武強伯贈武強侯能。已上各自積戰功開茅土,而輔、兒兀三人為尤盛,沐氏亦幾焉。彭城伯張昶,惠安伯。慶雲侯周壽,長寧伯。瑞安侯王源,崇善伯清,安仁伯。昌國公張鶴齡,建昌侯延齡,係戚畹。若泰安伯張富,安定伯容。高平伯穀大寬,永清伯大亮。皆閹人推恩者也,附記於後。
兄弟尚主
永樂中,西寧侯宋晟子琥、瑛,一時尚公主拜駙馬都尉,相繼嗣父爵鎮守甘肅。
兄弟尚書
南京工部尚書蔣公,少傅、太子太傅、戶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冕。太子太保、戶部尚書石公,少保、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缶。南京戶部尚書許公誥,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訁讚,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論。太子太保、工部尚書林公庭昂,南京禮部尚書庭機。案:許氏既三人,而少傅宮保複腰玉,尤人間所希。
少保、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彭公時,太子少保、禮部尚書、翰林院學士華。少師、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費公宏,少保、太子太保、禮部尚書、翰林院學士き。工部尚書掌大理寺楊公守隨,南京吏部尚書守。南京禮部尚書李公機,南京兵部尚書遂。
兄弟三品九卿
少保彭公時,尚書華,工部右侍郎禮。大理寺卿章公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律。吏部右侍郎楊公守陳,南京吏部尚書守,工部尚書守隨。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周公季麟,右都禦史季鳳。少師、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楊公廷和,兵部左侍郎廷儀。禮部尚書汪公俊,吏部左侍郎偉。少保、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席公書,吏部左侍郎春。吏部尚書羅公欽順,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欽忠。工部右侍郎陳公缶,都察院右副都禦史瑛。吏部右侍郎歐陽公鐸,禮部尚書德,南京工部侍郎塾。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劉公渠及臬。南京戶部尚書張公珩,戶部右侍郎比。工部左侍郎郭公,南京工部右侍郎{般金}。少師、大學士徐公階,南京刑部右侍郎陟。都察院副都禦史萬公潮,禮部侍郎浩。通政使汪公宗元,南京吏部尚書宗伊。兵部尚書陳公瑞,右侍郎省。都察院右副都禦史陶公大壯,吏部右侍郎大臨。若南京兵部尚書劉龍,弟左僉都禦史夔。都察院右僉都禦史高捷,弟少師、中極殿大學士拱。禮部尚書陸樹聲,弟右僉都樹德。右副都禦史張衤會,弟右僉都禦史。南京工部尚書翟公,弟太常卿瑛。近時南京吏部尚書孫公钅龍,南京禮部右侍郎鋌。通政使徐公元氣,兵部侍郎元泰。亦可附見。
兄弟翰林
兄弟三人入翰林者凡二家:王編修璉、讚善遂、侍講,在洪武、永樂間。汪尚書俊以學士,侍郎偉以侍讀,太常卿佃以侍講,在弘治、正德、嘉靖間。
若二人入翰林,沈學士度,庶子粲。周庶子述,編修孟簡。彭學士時,學士華。楊學士守陳,學士守。費學士宏,學士き。許編修訁讚,檢討誥。孫中允紹先,檢討紹祖。劉學士龍,檢討夔。秦中允鳴夏,學士鳴雷。何學士洛文,檢討洛書。張編修嗣修,修撰懋修。內沈氏以善書薦,然在翰林供奉俱三十年,實為史職。周雖從昆季,然同年及第,上禦批雲:“兄弟齊名,古今罕比。”而費氏宏,侄懋及第為宮讚,子懋中為庶吉士;張氏居正居首揆,而嗣修兄弟複以及第,凡三人,亦一時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