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五(3 / 3)

五十歲,李韓公善長為左丞相,李文達賢以吏書入內閣,餘肅敏子俊為兵部尚書,王文成守仁以尚書封伯,楊文忠廷和加少保,彭文憲時、姚文敏夔、倪文毅嶽、夏文湣言及林公廉為尚書,桂文襄萼為吏部尚書,王襄敏越、翁襄敏萬達為左都禦史,楊公博與胡公宗憲俱加太子太保,郭公樸加太子少保、禮部尚書,申公時行以少師、華蓋殿學居首揆。

五十一歲,徐天全有貞封武功伯,為華蓋殿大學士,居首揆。

晚達

劉文介儼四十九,曾學士彥五十四,唐學士皋五十八,焦五十,俱登狀元。魯祭酒鐸四十五登會元,王祭酒激以四十九登進士,近金司業達以五十八會元及第。惟張文忠四十七舉進士,六年大拜,任師臣者十二年。錢文肅習禮以練子寧姻累,三十九始中解元,登第入翰林,曆清華之務,而近八十猶為學士五品,轉禮部侍郎歸。湛文莊若水亦以父累故,四十會試,入翰林,至七十餘始拜尚書。二公皆登上壽。丘文莊、張文簡璧七十餘始入閣。焦泌陽芳七十餘始以侍郎拜太宰。王太保、陳簡肅瓚七十餘以侍郎進左都禦史。楊尚書翥八十餘以長史進禮部左侍郎,袁景襄宗皋近七十以長史為吏侍。周侍郎詔近八十以紀善拜少詹事。

文貞奇遇

楊文貞公士奇不由科目,以布衣薦,輔導東宮,居內閣首揆,典製草詔,定大禮。授冊二;,總裁國史、主會試及京試各再,備極儒林之榮,可謂遇矣。

三元

國朝商少保輅,正統乙卯領解浙江,乙醜為會試廷試第一人,士林豔羨。商公年二十二發解,十年而成進士,四年而以修撰入閣,七年而以兵侍歸,歸十年而複入,入十年而以少保歸,又十年乃卒,尤為奇也。

會元狀元

許侍中觀、吳宗伯寬、錢修撰福、倫宮諭文敘,內文敘鄉試複第三人。

解元會元

黃太常子澄、施禦史顯、陳僉事遂、林宮諭誌、洪石都英、楊司徒鼎、姚太宰夔、王少傅鏊、儲吏侍、汪宗伯俊、李太史廷機,內林誌、楊鼎、李廷機俱廷試第二,王鏊廷試第三。

解元狀元

吳學士伯宗、林侍講環、蕭修撰時中、陳少保循、柯少詹潛、彭侍講教、謝少傅遷、李少宰、楊光祿惟聰,內陳循、彭教會試第二人,謝遷會試第三人。

三試魁元

鄉、會試俱五名之內、廷試三名之內,除前所紀吳、王、陳、彭、謝、李六人外,花解元綸會試殿試俱第三,楊狀元慎鄉試第三、會試第二,陳會元瀾、袁會元煒俱鄉試第二、廷試第三,王會元錫爵鄉試第四、廷試第二,金會元達鄉廷試俱第三,靳解元貴會試廷試俱第二,謝解元丕會試第四、廷試第三,陶太史望齡鄉試第二、殿試第三。

狀元入內閣

永樂狀元胡文穆廣、陳芳洲循,宣德馬侍郎愉、曹文忠鼐,正統商文毅輅、彭文憲時,成化謝文正遷、費文憲宏,弘治顧文康鼎臣,嘉靖李文定春芳及今申公時行,凡十一人。入閣而不得大學士者,馬公及曹公也。官大學士而非入閣者,吳公伯宗也。入閣又為大學士而止五品者,胡公也。

狀元一品

少師前費公,少傅前謝公、李公,少保前陳公、商公、彭公、顧公,成化狀元、太子太傅張公,弘治狀元、太子太傅毛公澄,嘉靖狀元、少師申公時行。凡十人。

狀元二品

洪武狀元禮部任尚書亨泰、許侍中觀,天順南京禮部黎尚書淳、工部謝尚書一夔,成化禮部吳尚書寬、南吏部王尚書華,弘治南吏部朱尚書希周,嘉靖南禮部秦尚書鳴雷。凡八人。

狀元三品

前侍郎馬公、曹公及景泰狀元孫太常卿賢,成化李吏侍,正德呂禮侍冉、楊光祿惟聰,嘉靖茅吏侍瓚,隆慶,諸吏侍大綬、丁吏侍士美、羅禮侍萬化。凡十人。

榜眼入內閣

永樂苗文康衷,正弘陳莊靖文、呂文懿原,景泰徐文靖溥,萬曆呂少傅調陽、王太保錫爵,又潘太保晟。以上凡七人。

榜眼一品

自內閣徐公溥、呂公調陽外,天順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徐瓊,萬曆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潘晟,太子太保、大學士王公錫爵。凡五人。

榜眼二品

自苗衷、陳文二公外,永樂交左布政使張顯宗,正統太子少保、戶部尚書楊鼎,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周洪謨,成化南京吏部尚書楊守、南京吏部尚書黃,正德太子少保、禮部尚書白鉞,禮部尚書劉春,嘉靖南兵部尚書劉龍、南禮部尚書孫升。十一人。

榜眼三品

洪武工部侍郎張顯宗,永樂禮部侍郎杜寧,成化禮部右侍郎程敏政、禮部右侍郎費閻,弘治禮部左侍郎瓚、吏部左侍郎董,正德禮部左侍郎蔡昂,嘉靖南兵部右侍郎王教、吏部右侍郎程文德、禮部左侍郎瞿景淳,萬曆吏部侍郎陶大臨、南京吏部右侍郎趙誌皋。凡十二人。

探花入內閣

正統劉文安定之、嶽文肅正,成化王文恪鏊,弘治靳文僖貴,嘉靖徐文貞階、袁文榮煒,萬曆餘少傅,有丁。凡七人。

探花一品

自王鏊、靳貴、徐階、袁煒、餘有丁五公外,嘉靖少保、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吳山。凡六人。

探花二品

正統南京禮部尚書倪謙,景泰南京吏部尚書王亻與,天順南京禮部尚書鄭環,成化南京禮部尚書董越,弘治戶部尚書李廷相,萬曆南京禮部尚書林士章。凡六人。

探花三品

內黃鳳翔係榜眼

洪武右副都禦史練子寧,成化詹事府詹事陸簡,弘治吏部左侍郎謝丕,正德禮部右侍郎崔桐,嘉靖南太仆卿歐陽衢太常卿胡正蒙、禮侍黃鳳翔。凡七人。

會元入內閣

前商公輅、嶽公正、劉公定之、王公鏊,景泰彭文思華,成化梁文康儲,正德張文隱治,今王太保錫爵及袁公煒。凡九人。

會元一品

前少保商公、少傅王公、少師梁公、太子太保張公、少傅袁公、太子太保王公。凡六人。

會元二品

前吳文定公、彭文思公及永樂洪右都英,正統楊戶書鼎、姚吏書夔,成化章禮書懋,弘治汪禮書俊,正德霍禮書韜,嘉靖陸禮書樹聲。凡九人。案:會元至太宰者一人,而狀元遂闕。

會元三品

洪武太常卿黃子澄,前侍郎劉文安公及成化費禮侍り、儲吏部,弘治董禮侍,正德邵太仆銳,嘉請李太仆舜臣、瞿禮侍景淳、胡太常卿正蒙、田禮侍一亻雋。凡十人。

狀元得諡

狀元得諡者,胡文穆廣、曹文忠鼐、劉文介儼、商文毅輅、彭文憲時、黎文僖淳、謝文莊一夔、羅文毅倫、張文僖、吳文定寬、費文憲宏、毛文簡澄、朱恭靖希周、顧文康鼎臣、呂文簡冉、羅文恭洪先、李文定春芳、諸文懿大綬、丁文恪士美。凡十九人。

會元得諡

會元得諡者,劉文安定之、楊莊敏鼎、姚文敏夔、嶽文肅王、彭文思華、章文懿懋、王文恪鏊、梁文康儲、魯文恪鐸、儲文懿、汪文莊俊、董文簡、邵康僖銳、鄒文莊守益、霍文敏韜、張文毅治、袁文榮煒、瞿文懿景淳,並前商公、吳公。凡十八人。

榜眼得諡

榜眼得諡者,苗文康衷、陳莊靖文、呂文懿原、周文安洪謨、徐文靖溥、黃文僖、白文裕鉞、劉文簡春、劉文安龍、王文定瓚、孫文恪升、程文恭文德、呂文簡調陽、陶文僖大臨,並前劉、楊、鄒、瞿。凡十九人。

探花得諡

探花得諡者,倪文僖謙、王文肅亻與、董文僖越、靳文僖貴、李文定廷相、徐文貞階、吳文端山,並前王、袁。凡九人。

武舉首至通顯

武舉始自弘治十四年,其居首選者曰會元,如近世尹鳳、王世科之類,亦俱至都督僉事。若名位之顯者曰許泰,至左都督,封安邊伯。安國至都督同知,贈左都督,賜諡武敏。王佐以錦衣都指揮使贈右都督。三人皆有才望,而泰不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