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五(2 / 3)

萬曆十年,右讚善沈鯉超為翰林侍讀學士,俄遷禮部右侍郎,改吏部轉左,進禮部尚書,首尾僅二年。

成化中,汪直所厚禦史戴縉遷尚寶少卿,不數月,進右僉都禦史,遂為左副及右都禦史,出為南京工部尚書。

正德中,劉瑾所厚文選郎中張き超為都察院右僉都禦名、吏部尚書,加太子少保。西安府知府胡汝礪遷順天府丞、府尹、兵部左右侍郎,督理宣府兵馬糧餉,以至兵部尚書。衡州府知府劉機遷太仆少卿、太常卿、戶部右侍郎,至戶部尚書。朱恩由河南按察副使遷按察使、布政、副都、南京吏部侍郎,以至禮部尚書,首尾隻三年。

早達

宋人《春明退朝錄》有記早達者年歲,今仿之,錄於後:

四歲,洪舍人鍾,以善大書舉,入翰林肄業。

五歲,李文正東陽,以奇童舉,善大書屬對,入翰林肄業。

八歲至十歲,程學士敏政、楊文襄一清俱以有司薦,舉奇童。弘治中,董侍郎舉奇童不中格,罷歸。

九歲,張寧陽王懋襲爵英國公。

十二歲,楊少師廷和舉鄉試,大理寺卿朱奎、太常卿任道遜舉奇童,侍東宮書。

十四歲,趙中丞時春中經魁,楊少師一清中鄉舉。

十五歲,蔣文定冕中解元。

十六歲,王庶子臣登進士,李少師東陽、費少師宏、何提學景明、張太師居正、劉侍讀虞夔中鄉試,鄧寧河愈為中軍先鋒。

十七歲,李少師東陽舉會試,太常王學士獻、張宮傅、王郡守廷舉進士,馬工部拯、佘工部毅中舉解元,沐都督昂以戰功僉都督。

十八歲,王侍講洪、陳修撰景著、王兵侍偉、楊少師一清、趙中丞時春、王參政慎中、蔡侍郎汝楠俱第進士。奇童洪舍人鍾舉進士,解學士縉中解元,傅吉士新德中鄉魁。內陳為探花,趙中會元。王禮書弘誨中解元。

十九歲,解學士縉、範少宰理、李詹事泰、白中丞圻、楊少師廷和、何少宰孟春、陳中丞、蔡尚書克廉俱舉進士。今王布政象坤中解元,舒編修弘誌中探花,楊元祥改庶吉士,殷少保士儋經魁,吳吉士鴻功解元。

二十歲,費少師宏舉狀元,鄒司成守益、倫司成以訓俱會元,又與戴編修大賓俱及第。向右都寶、張學士益、王中丞雲鳳、胡司馬汝礪、李司馬昆、盛右都應期、李司徒如圭、何提學景明、王太宰用賓、王大司馬一鶚、方少保逢時、王方伯庭詩、方伯象坤、劉詹事虞夔、吳吉士鴻功俱登第。

二十一歲,喬少保宇、項吏侍文曜、邊尚書貢、顧尚書、方少保獻夫、邊左都憲成進士,徐少師階及第,拜翰林編修,金侍郎紳、俞侍郎欽為翰林庶吉士,楊少師博、胡司徒執禮、馮方伯叔吉、張中丞九一、嚴太宰清、蹇觀察達俱中進士,李夢陽中解元。

二十二歲,徐武寧王達為統帥,林修撰大欽狀元及第。

二十三歲,施修撰磐狀元及第。

二十四歲,郭太宰為布政司參議。

二十五歲,鄧寧河王愈為行省參政。

二十七歲,徐中山王達為同知樞密院。

二十八歲,項文曜為兵部侍郎,李岐陽王文忠為行省平章,沭昭靖英為都督同知,沐定遠晟封黔國公。

二十九歲,鄧寧河愈為行省平章,馮宋公勝為右都督兼詹事,韓襄毅雍為僉都禦史。

三十歲,徐太傅達為中書右丞,朱定襄王希忠加太保掌京營兵,項公文曜為吏部左侍郎。

三十一歲,鄧寧河王愈為右禦史大夫,朱東平王能封成國公。

三十二歲,李岐陽文忠封曹國公,徐太傅達為左相國,向右都寶為通政使,胡文穆廣以侍讀、楊文敏榮以侍講入內閣。

三十三歲,常開平遇春為中書平章政事,解學士縉以侍讀入內閣,於肅湣謙為兵部侍郎,朱成公希忠加太傅。

三十四歲,鄧寧河愈封衛國公,馮宋公勝封宋國公,沐昭靖英封黔寧侯,陳節湣洽為吏部右侍郎,彭少保時以修撰入內閣,張定興輔以征夷將軍平安南。

三十五歲,解公縉為翰林院學士。

三十六歲,徐中山達為中書右丞相,封信國公,張定興輔封英國公,鐵公鉉為兵部尚書,李公友直為刑部左侍郎,許公觀為禮部侍中,許公廓為工部侍郎,李公實為禮部侍郎,孫公祥為副都禦史,商少保輅以侍讀入閣,胡司徒執禮為太仆寺卿。

三十七歲,常開平遇春為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夏忠定原吉、吳公中為尚書,郭太宰為工部右侍郎,胡文穆廣為學士,黃文簡淮為侍讀學士,在內閣。今劉公虞夔以太常少卿掌翰林院。

三十八歲,胡公子昭為刑左侍,許公思溫為吏左侍,王襄敏越、胡公執禮為右副都,前劉公為詹事。

三十九歲,徐中山達為太傅,封魏國公,湯中山和為中書左丞,許公觀為禮部侍中。

四十歲,蹇忠定義為吏部尚書,黃忠宣福為工部尚書,商少保輅為兵部左侍郎,在內閣,費文憲宏為禮部侍郎,申少保時行以少詹兼學士。

四十一歲,徐少師階為禮部侍郎。

四十二歲,郭忠襄資為戶部,呂公震為刑部,俱尚書。呂文懿原以學士入閣,彭文憲時以太常少卿再入閣,馬端肅文升為大理寺卿,李泰、董文莊為詹事,費少師宏為禮部尚書,尹太傅、徐少師階俱為吏特。

四十三歲,張太師居正為武英殿大學士,胡少傅氵熒為禮侍,郭少傅樸為吏侍,孫廷為禮侍,申少保時行為禮侍,加太子賓客。

四十四歲,呂公震為禮部尚書,趙公Р為刑部尚書,白公圭為工部尚書,張居正加少保、太子太保,林尚書廉為吏部侍郎,申公時行以太子賓客、吏部左侍郎為文淵閣大學士,王太保錫爵為詹事府詹事,今李公長春為南禮部右侍郎。

四十五歲,白恭敏圭為工部尚書,王襄敏越為右都禦史,費文憲宏、方文襄獻夫加太子太保,餘肅敏子俊為兵部尚書,張公き為吏部尚書,董公、殷公士儋為吏部侍郎,王公錫爵為禮部侍郎。

四十六歲,陳節湣洽、胡公汝礪為兵部尚書,熊公概、屠太傅氵庸、胡少保宗憲、楊少師博為右都禦史,呂少傅本為少詹事,入閣,殷公士儋為禮部尚書。

四十七歲,謝文正遷以詹事入閣,趙公榮、張公氵粲俱為尚書,徐公階為禮部尚書,楊公博為兵部尚書,加太子少保,高公為戶部尚書,張公居正加少師、中極殿大學士,居首輔,陳公經邦、於公慎行為禮部尚書。

四十八歲,陸康僖瑜為刑部尚書,王襄敏越為左都禦史,項襄毅忠、餘肅敏子俊為右都禦史,劉文穆吉以禮侍入閣,徐公階、申公時行加太子太保,呂公本以內閣加禮部尚書,殷公士儋加太子太保,萬少保鏜為南院右都禦史,穀公中虛、王公遴、汪公道昆為兵左侍,曾公省吾為工書,王公弘誨為南禮部尚書。

四十九歲,劉太保以吏侍、李少師東陽以禮侍俱入內閣,王少保越、白宮傅圭俱加太子少保,蔡公克廉為戶部尚書,殷公士儋加少保、武英殿大學士,申公時行以少傅居首揆,王公家屏以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趙公賢為南吏部尚書,劉公一儒為南工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