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清晨。
林湘雅拿著郵箱裏的洛杉磯晨報,著急忙慌地推門叫醒在吃早飯的一對母女和程淼。
“媽,哥上報紙了,還是頭版!”
這大概是最不可思議的事了,發個傳單都能上報紙頭版,這麼說來,全國的報紙都不夠在校門口那些發傳單的小哥哥小姐姐分的。
收了麥當勞1000美元的記者、小編用缺乏生動詞彙的英語盡可能地描繪出一個創業青年受到麥當勞幫助的勵誌故事。
旅遊的青年深深被互聯網這一偉大的美國發明吸引,打算用它開創一番事業。
但是他的理想一開始就碰壁,多個天使投資人都並不看好他的項目。
青年用他過人的想象力,建立一個廣告網頁,打算靠賣廣告籌集創業資金。
創業的過程總是充滿艱難,充滿熱情的小夥子來到街頭,希望熱心的人們幫助他實現夢想。
他在街頭一直站了11個小時,卻還是沒有發完手中的傳單。著急的青年不知所措,離開美國的日子眼看著要到來了。
麥當勞看這位小哥辛苦,提供了他一頓午餐,小哥獨自坐在角落,孤獨的背影令人心疼。
這段文字旁邊配上林淮中午在麥當勞吃午飯的照片,拍的是背影,因為前麵會拍到林淮那略顯奢侈的午飯。
熱情而又充(閑)滿(著)責(沒)任(事)心(幹)的麥當勞出錢買下了一個巨大的格子支持這個年輕人的創業夢想。
男孩在麥當勞門口的十張照片,真實地展現了年輕人創業的艱難和麥當勞樂於奉獻的美好品質。
這就是故事的大概了。
林湘雅把報紙往餐桌上一放,問道:“我哥呢?”
小丫頭把七分熟的煎蛋撕開,讓蛋黃流淌出來,似乎這樣就能解氣似的。
“哼”了一聲,克莉絲汀有點羨慕地回答:“早上就被好事的媒體約出去采訪了。”
…………
矽穀旁的一家報社內,剛剛完成采訪的林淮和采訪他的記者男子握手告別。
“先生麻煩你了,這麼早就來采訪我。”林淮彬彬有禮地道謝。
對麵的記者很尊敬地回禮:“不,能采訪您這位未來的百萬富翁我很榮幸,我能再問你一個問題嗎?”
在美國,錢約等於實力,記者的心裏相當惆悵,自己幹了這麼多年,怎麼就沒混成個百萬富翁或知名人物呢?
“什麼問題?”心情大好的林淮不介意滿足記者的小小好奇心。
“你覺得在你離開美國之前能賣掉多少格子?”這也是很多主編也關心的問題,未來炒作就指望林淮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了。
“今天之前,我隻賣掉了一千餘個格子,但我現在我很有信心美國人民會幫我實現這個夢想的大半。”
指望從人家手裏拿錢,林淮很樂意稍稍誇他們一下。
記者收拾了下自己的稿件和錄音筆,這次采訪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是啊,麥當勞的公關在全世界都是頂尖的。”記者是道上的人,清楚這裏麵的門道。
…………
中午,林淮回到艾薇家,打算換一身行頭,繼續自己的炒作之旅。
但林樹生早上就過來看他們娘仨了。
這還是林淮重生後第一次見到活的父親呢。
一家人圍在放慢水果的茶幾旁聊天,林湘雅還抱著一隻房東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