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初步資產管理(1 / 2)

洛杉磯,長灘國際機場。

林淮在美國浪了這麼久,還鬧了個不大不小的新聞,真心不虧了。

就連國內有些消息靈通的媒體,都報道過有一位中華青年在美國創業賺了幾十萬美元。

但他們對於這位青年的名字,籍貫一概不知,有不少人視為雞血和炒作。

別人怎麼看,和林淮沒關係,自己錢沒少就行了。

總計140萬美元的收入,林淮往沈萱的賬戶打了28萬,他和林湘雅一人分得了56萬美元。

在國內,這是相當不少的一筆資產,但是現在有個問題。

中華有規定,每人持身份證件每年隻能將5萬美元以下的外彙換為人民幣。

但是親屬之間間接轉賬是合法的!隻要你找得到人,轉大半個中國都沒人管你。

共計112萬美元,這得23位親屬,林淮上哪找去……

外幣不是說用就用的,什麼動輒轉幾十萬美元成人民幣,企業可以,個人不行。

外彙的使用方式是這樣的:外企要投資國內產業,首先要把外彙寄存在外彙管理局,彙管局交給外企等量的軟妹幣,你就可以投資國內了。

等你賺夠錢,想回老家了,就可以拿著軟妹幣去找彙管局換成外幣回家了!

可那是企業級的待遇……林淮自己名下還沒有企業呢。

在國內,一般的,沒有國外業務的個人每年直接轉換約三十萬軟妹幣的外彙存款就是上限。

這可不是用美元結算的企業分紅或者股東套現的美元,那一種不算普通業務,是會特殊處理的。

“我,你,爸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賬戶都可以用!我們可以把40萬美元直接換為軟妹幣!”林湘雅精打細算地說。

“我們倆是未成年人,國內銀行開不了戶!我的大小姐!”林淮對怎麼換幣也很發愁。

但是如果雙方都接受外幣結算的話,這種限製就不成問題。

國內銀行允許個人開設外彙賬戶,這個賬戶裏的錢隻要不換城軟妹幣是不受限製的。轉外幣給別人,別人轉軟妹幣給你也是可以的。

但如果僅涉及國內的小額消費,這種方式明顯就不夠方便了。

林淮上輩子,這輩子層次都不夠,接觸不到其他方式,隻能用這種笨辦法。

“不過,哥,你打算用這筆錢幹什麼?如果不是用在生活享受的話就好說多了。”林湘雅對金融略通一二。

“一年三十萬都不夠的話,我得多奢侈?”

“那你打算怎麼處理這筆錢?移民以後進行消費?”

“我覺得吧,國內才是真正有待開發的金礦,如果能錢生錢就最好不過了。”林淮沒打算搞移民那一套,國內的發展機會簡直太多了,國外上輩子他也不了解啊!

抱著幾十萬美元混吃等死?一個重生者怎麼能這麼沒追求!

“那你是想?”林湘雅覺得自己已經知道林淮的想法了。

“我想等上了大學後去創業!我已經有清晰的想法了!”林淮這話還真沒吹牛,嚐到了百萬格子的甜頭,未來國內一幹互聯網公司已經被他上了黑名單了。

“那就好說了!我們到英屬維京群島這一類的地方注冊一個控股公司,再用它來控股國內你創立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