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傑是東浦村長大的娃,大學畢業,不顧父母反對,決定回鄉創業,欲承包惠德農產品有限公司的菌菇房。
夏傑回家跟爹娘商議這件事時,娘隻會歎氣,爹一個勁的罵娘:侍弄地還用花錢上大學啊。
爹在天井用鋤頭戳著地“突突”冒火星,我和你娘彎腰撅腚地侍弄大半輩子地,才侍弄出來個大學生,圖的是在城裏找個體麵的工作。
你看,你看看人家村東王家的閨女荷花,大學畢業在惠德上班,當了技術員,白白淨淨的,月月有工資,旱澇保收,你非要下來自己當個單幹戶。養了這麼個沒出息的狗雜種。
你還敢學人家惠德農產品有限公司老總張恩勤,什麼惠及大眾,潤澤一方啊,你這個毛孩子自己還沒把自己潤澤過來呢。你還走人家什麼惠德模式,一個剛畢業的小屁孩瞎折騰啥,有地折不上房子哦。
大學生是吃國家糧的啊,是國家人啊,怎麼現在就不稀罕了呢,世道變了,世道真的變了。爹把鋤頭往牆角一闖,點上一支煙蹲下“吧嗒”著。
真是造孽啊,怎麼養了這麼個孽種啊。
跟你爹一樣的倔驢,既然不去城裏工作,明天就去靈芝村相親,早結婚早抱孫子,媒人來過幾次了。娘說。
不去,什麼年代了還有媒人。夏傑一摔門就出去了,他心中早有意中人了。
2
東浦這地方,說不清膠河水在這裏流淌了多少年,道不明沒尾巴老李的傳說在這裏傳了多少遍。幾百年前,這裏是一片沼澤,一片汪洋,東浦荷香蜚聲一方。
這裏過去曾是商業興旺之地,南來北往的人絡繹不絕。商鋪、碼頭、酒樓、戲樓、寺廟教堂林立,小商小販,達官貴人聚首的地方。
現在,盡管蒲葦沒了,荷花不再飄香,但古老的的傳說還一直傳,黑黝黝的土地一攢出油,全是金針菇房、香菇房和菌菇生產示範園,一片一片的,蔚為壯觀。與東北鄉紅高粱遙相輝映,成為方圓幾百裏的一道迷人的土地風景線,激蕩著文人墨客的心潮。
那些紅高粱都是莫言的一根根記憶,而這些菌菇示範園都是惠德農產品有限公司的菌子產品基地,是百姓實實在在的菜籃子。金針菇清香撲鼻而且味道鮮美,深受百姓喜愛。
惠德就在東浦村旁邊,夏傑來實習的時候,一下子被這裏的廠貌和管理模式征服。慢慢了解到惠德成立菌菇專業合作社,全程提供技術指導,免費為合作社社員運送生產菌菇種,最大限度保護種植業戶的利益,實現企業與基地與農戶優勢互補和利益共享。
惠德的蕈菇,菜中珍品,其品質和精神與東浦的曆史淵源是分不開的。
現在,東浦流傳著這麼個歌謠:古為八景一,今朝菇蕈植。東浦開新篇,膠河潤福地。文源東北鄉,頤養接地氣。神筆繪宏圖,聚賢名鄉裏。
惠德就在這些文化底蘊裏熏染著,把金針菇、香菇、速凍蔬菜經營的紅紅火火。
夏傑知道這些後,大學一畢業,就下決心承包惠德產菇房,他的這個想法得到張恩勤的支持。
張恩勤拍著夏傑的肩膀說,大學生回鄉創業,是好事嘛!我和公司大力支持。
3
夏傑的意中人就是荷花,兩人的感情在地下風調雨順地進展著。兩人一個村的,青梅竹馬,從小學一直到高中都是同學,大學盡管不是同一個院校,然而他們畢業前相約來到惠德實習。
如果荷花娘知道自己的閨女跟夏傑這個黑不溜秋的折騰鬼,既不著調又不安分守己的敗家子好,還不得翻了天啊。